百善孝为先 ——郭居敬与《二十四孝》

二十四孝 | 作者:网络 [投稿]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也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文革”时期,儒家学说和忠孝思想观念受到严厉批判,孝道没有人敢过多涉及,至孝的许多典型,逐渐被人们遗忘。然而孝的问题虽然难登大雅之堂,但千百年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已经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只是不说破而已。对于不孝之子,总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仍然是一种传统美德,只是时期不同,往往被人们变作另一种说法,以免受到批判。
  改革开放以后,一些传统的伦理思想又被人们逐渐重视。其实,孝并无过错,它永远是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说到孝,不能不提及历史人物郭居敬。郭居敬,元代大学者,福建龙溪县城关镇小村人,字仪祖。性至孝。他辑录了古代24位孝子的故事,作为训导儿童的启蒙读物,后又有人将其绘制图画,形成二十四孝图,在社会中广泛流传。
  《二十四孝》所列榜样十分典型、突出,具有广泛代表性。从时间、朝代看,有虞、周、汉、魏、晋、唐、宋,从地位看,有帝王、大夫、书生、百姓;从年龄讲,有老者、成人、儿童;从内容上看,有致贫孝亲的,有富贵孝亲的,有危难救亲的。具体内容是:虞舜圣君 孝感动天,文帝侍母 亲尝汤药,曾参至孝 啮指痛心,闵子芦衣 耐寒留母,子路侍亲 百里负米,郯子鹿皮 取乳奉亲,老莱七十 戏彩娱亲,丁兰刻木 事死如生,董永卖身 天赐良缘,西汉郭巨 为母埋儿,姜诗孝亲 涌泉跃鲤,蔡顺拾椹 供养母亲,陆绩六岁 怀橘遗亲,行佣供母 逃难尽孝,黄香九岁 扇枕温衾,王裒纯孝闻雷泣墓,吴猛爱亲 恣蚊饱血,王祥卧冰 为母求鲤,孟宗哭竹 冬日生笋,杨香十四 扼虎救父,黔娄尝粪 忧亲病危,孝顺公婆 乳姑不怠,寿昌寻母 弃官不仕,庭坚事亲 涤亲溺器。这24个至孝故事,绘声绘色,图文并茂,通俗易懂,以至流传很广。孝道可褒可奖,可歌可泣,是否孝顺,成为人们选官、择人、交友的一个基本标准。而今,知道二十四孝故事的人越来越少,孝道教育也越来越淡漠。特别是独生子女,唯我独尊思想日盛,对于长辈、父母缺少孝道,缺少感恩。当然没有必要模仿二十四孝的故事,但应当学习他们孝顺父母的精神。连父母都不孝敬的人,对待他人又当如何?乌鸦反哺,羊食跪乳,不孝甚者,岂不是禽畜不如吗!官者也好,民者也罢,成人也好,幼者也罢,首先应懂得孝道。感谢郭居敬为后人留下至孝的榜样,并通过师传家教使我们的传统美德不断延续。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