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杂谈 养生误区 食疗养生 瑜伽 有氧运动 太极拳 其他运动

太极拳,强身健体好伙伴

太极拳 | 作者: [投稿]

  我已届古稀之年,但面色红润,身板硬朗,思维敏捷。从身体上说,本人是腹不隆,身板直,耳不聋,眼不花,行动利索,思维清晰,精神矍铄,身材健美;

  从业余工作上来说。本人退休后还负责单位里的老干部支部工作,热衷于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工作,每年还在报刊杂志上发表各种文章百余篇。

  太极拳,强身健体好伙伴1992年春节前,我从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说实话,在职时忙忙碌碌,真是“眼睛一睁,忙到熄灯”,工作生活很是充实。一旦退了下来,无所事事,除了吃饭就是看电视还有蒙头大睡,体重很快由原来的76千克增长到93千克,而我的身高只有174厘米,人看上去像个充了气的皮球。自我感觉整天就是迷糊,还有血压上升,视力下降,腰腿无力,整天无精打采。感觉不佳的我只得求助于医生,经过医生的检查和化验,身体无大碍,只是缺乏运动。医生给了我10个字的医嘱:要得身体好,少睡勤运动。

  于是,我尝试跳老年舞,抖空竹等运动,但这些活动对我而言兴趣不大,也就无法坚持下去。我的朋友,市体育馆的张教练综合我的各方面情况,建议我打太极拳。1992年秋天,我正式拜师于张教练,开始学打太极拳。练拳一年后,我的拳法日趋熟练,我的身体素质和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太极拳不但消除了困扰我的顽疾,体重下降到78千克,身体也恢复了健康

  在张教练的鼓励和支持下,本人参加了1995、1998年市老年武术节,并在两届武术节太极拳传统套路的比赛中分别获得银牌和金牌。太极拳,恩恩怨怨平常看我与太极拳结下了不解之缘,太极拳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许多中老年朋友要向我拜师学练太极拳,我说,拜师倒不必要,大家共同练习。找我学拳的人很多,我不能个个都答应,辅导上也不能面面俱到。

  所以就有闲言杂语说,老王有了名气,现在架子大了,摆谱了。也有的说,老王背后收礼收费,谁的钱多或谁的礼多他就收谁为徒,辅导谁多。

  还有一件事:有位中年妇女练太极拳,我连续两天纠正了她的几个动作,又是一阵闲言闲语。这些留言蜚语传到我家人的耳里,家人很是不高兴,特别是我老太婆还吃起了醋,与我几天都不说话。

  后来,我告诉她,身正不怕影歪,我练拳不是为了名气,更不是为了钱物,而是为了强身健体。我也跟我的拳友们坦诚地说,我不是专业体育教练,没有资格收徒弟,只不过比大家多学了几天。只要是我会的,一定毫不保留地告诉大家。我的话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在我的带领下,我们这儿老年太极拳很有起色,在去年的市“黄海杯风筝节”开幕式上,我还带领同伴上台表演了一段太极拳,赢得了观众们的好评和如潮的掌声。

  太极拳,武术文化益寿延

  我要提醒初学太极拳的朋友们,练习太极拳一要“静”,要克服注意力分散,要摒弃杂念,集中思想,以意识来指导动作:二要“松”,克服紧张情绪,只有等到情绪放松下来以后,才会进入正常的状态;

  三要“沉”,要气沉丹田,松沉内敛,要克服心浮气躁的毛病;四要“化”,要避免矛盾冲突,化解矛盾,以柔化“刚”,日常生活中,要与人和睦相处,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太极拳承载着许多中华优秀文化的精髓,它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它既是武术,又是文化,既是健身术,又是护身术,既有养生健身价值,又有艺术欣赏价值.

  它是一种“性命双修”的高品位的休闲运动,在博大精深的太极拳学面前,我永远是一名小学生。朋友,如果你感兴趣的话,不妨让我们共同走进太极拳这个神奇的世界,让我们共同健康长寿。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