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杂谈 养生误区 食疗养生 瑜伽 有氧运动 太极拳 其他运动

太极八卦修心养性

太极拳 | 作者: [投稿]

  从大的框架来说:走圈(即铁恩方先生单独提出来的八卦走转健身法,目前主要由蓝晟先生在做系统传承)是八卦掌的基本功。按二代先师程廷华所传掌法,单换掌称为母掌,是八卦掌法的基础掌式;双换掌是掌法的灵活运用;顺势掌是掌法的进一步演变。

  此三掌合称为单双顺,是八卦掌掌式的基本功。其中,单换掌又是三掌中最基础的掌法。程系掌法还有八大形,也都是从基本掌式演化而来;另外,其它的掌式套路也很多。但是,最基本的就是上面说的这些,其它都可以从简。

  过去,老辈人会的掌式套路并不多,但功夫纯正,长于变化。现在,有的人专门去学掌式套路,五花八门,却不去重视基本功的练习。拳式套路会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功夫练得好不好。八卦掌的功夫就是转圈——八卦走转——转出来的,八卦走转就是八卦掌的特征。曾有人说,各门武功最终道理都一样,没必要分出各自的特点。实际上,这样说未免失之偏颇。虽然功夫练到最后殊途同归,但在这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你练的某一门武功还是要有自己的鲜明特点。所以,每一门武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练功方法,你要练哪一门武功,就要认真地练习这门武功所特有的功夫。对于八卦掌来说,练的是直步横行、拧旋走转,那么八卦走转当然就是必练的基本功了,而且是最重要的基本功。

  为什么说八卦掌一定要多练走圈(八卦走转)呢?这是因为:它涵盖了八卦掌所有的特点。

  八卦掌创立之初,祖师爷董海川已是一位精通各门武功精髓的人物。他根据自身特点和异人的传授,选择了转圈(八卦走转)作为自己武功传授的方便之门,因此才有了八卦掌这门武术拳种。试想,如果没有转圈(八卦走转),八卦掌的拳式招法再多,与其它武功又有什么区别呢?从前辈论述中得知,八卦掌是或粘或走、或开或合、或即或离、或丢或顶、忽隐忽现。忽实忽虚,忽刚忽柔,无有定形,变化不测。要练出这样的功夫,就必须练出相应的步法、身法和劲力。除了与其他拳种相同的地方之外,八卦掌腰的活动余地要加大,身法的辗转起伏和步法的变化也要大,须将全身骨节都松开,松肩、松腰、松胯,把身体上下分开,以顶头悬领起全身,斜身、拧腰、轻步。为了达到如此目的,最好的方法当然只有走圈了。可以说,与其他拳种相同或不相同的种种八卦掌功夫,都是通过走圈练出来的。

  所以,初学者应把走圈放在第一位,掌式放在第二位,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一个走圈,一个单换掌,功夫都是一层层递进的,艺无止境。越练越知道自己永远没有骄傲的余地。

  从养生方面来说,走圈也是八卦掌最重要的训练内容:要想身体好,必须气血通,气要先行。而只有心静下来,气才能得到补充。走圈首先就是要练凝神静气,以此松开全身筋脉、骨骼、肌肉,从而畅通气血。走圈就是行桩,它的特点在于动静结合始终贯穿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另外,它的绕圆走转、松肩沉气,与日常走路的区别在于:一个是补气为主;一个是体力消耗为主。实践中有这样的例子:有的人身体不好,平时散步时间稍长一点儿都觉累,但是他(她)练走圈两个小时,却没有太多累的感觉。这就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八卦掌的神奇功效。在走圈的基础上再练掌式,就是相辅相成,能使功夫提高得更快。

  关于八卦掌的口诀,在许多有关八卦掌的书籍和网站中都可以找到。最主要的是:三十六歌诀、四十八法口诀,以及有关转掌的歌诀。在这里,特向武友们推荐我的一位师伯、现年95岁的铁恩方老先生所写的《八卦掌健身研修心得》:

  身心修养走当先,四正四隅八步圈。里直外扣舒膝胯,平起平落中空涵。凝视前方平落处,双臂环抱踏脐前。左转右兮右转左,上下与中平三盘。三盘旋转气为宗,周身环节须放松。应将有相能无相,阴阳变化自然中。中正安舒和定意,道悟德培妙峰登。祛病延年微渺果,明心见性智慧融。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