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杂谈 养生误区 食疗养生 瑜伽 有氧运动 太极拳 其他运动

杨氏太极拳

太极拳 | 作者: [投稿]

  杨氏太极拳,太极拳的一个流派,是由河北邯郸永年人杨露禅及其子杨班侯、杨健侯,其孙杨少侯、杨澄甫等人在陈氏老架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创编的。杨氏太极拳拳架舒展简洁,结构严谨,身法中正,动作和顺,轻灵沉着兼而有之;练法上由松入柔,刚柔相济,形成独特的风格。由于杨氏太极拳姿势开展,平正朴实,练法简易,因此他深受广大群众热爱,开展得最为广泛。杨式太极拳对手眼身法步有严格的要求,练拳和推手,手眼身法步按 要求做到正确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风格与特点:

  杨氏太极拳动作要求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此动作之完成,乃下一动作开端,绵延相续。心法上亦要求一气呵成。杨氏太极拳拳架舒展优美、身法中正、动作和顺、平正扑实、由松入柔、刚柔相济,一气呵成,犹如湖中泛舟轻灵沉着兼而有之。练法简洁,深受一般大众的喜爱,故而流传最广。

  杨氏太极拳的套路:

  传统拳套有三路:大架、长拳、中架、及小架(亦称用架和快架)。

  杨澄甫虽然只公开传授大架,但曾传一路“太极长拳”与陈微明[2]。此拳单招与大架极为相像,但一些招名有别,亦多出一些大架所无之招式。

  杨家支派王兰亭王府皇家太极拳的太极拳架,为杨氏太极六十四式老架。

  杨家支派“府内派”的太极拳架(不包括小九天等套路)有大架、老架、和小架。其中老架可能出自杨家中架。

  杨氏太极拳还有打手(今人多称“推手”),大履,散手,太极功等流传于世。

  大架本是杨家太极拳门之入门基本拳架。杨澄甫简化后之大架更比原本的大架和其他拳架都要柔和简单得多,故很适合作为健身运动。为了配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一些人把杨澄甫大架再次简化,编成更短的拳架流传下来。8式、13式、24式、46式竞赛、及48式等拳架都因此而被广泛流传。

  杨氏太极拳的兵器:

  1.太极剑

  2.太极十三枪(自杨班侯被其母令他去掉枪头后,不少杨家太极门后辈亦随之。今日所谓太极杆,实际上是太极十三枪。)

  3.太极刀(杨氏太极刀的特点为前剑后刀,与一般的刀不同。刀法也是刀剑合一。)

  太极拳十要:

  1.用意不用力太极论云:“此全是用意不用力”,练太极拳全身松开,不使有分毫之拙劲,以留滞于筋骨血脉之间,以自缚束,然后能轻灵变化,圆转自如。或疑不用力,何以能长力,盖人身之有经络,如地之有沟洫,沟洫不塞而水行,经络不闭而气通。如浑身僵劲,充满经络,气血停滞,转动不灵,牵一发而全身动矣。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气即至焉,如是气血流注,日日贯输,周流全身,无时停滞,久久练习,则得真正内劲,即太极论中所云:“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也。太极功夫纯熟之人,臂膊如绵裹铁,份量极沈,练外家拳者,用力则显有力,不用力时,则甚轻浮,可见其力乃外劲浮面之劲也,外家之力,最易引动,不足尚也。

  2.松腰腰为一身之主宰,能松腰然后两足有力,下盘稳固。虚实变化皆由腰转动,故曰:“命意源头在腰际”,有不得力,必于腰腿求之也。

  3.分虚实太极拳术以分虚实为第一义,如全身皆坐在右腿,则右腿为实,左腿为虚,全身皆坐在左腿,则左腿为实,右腿为虚。虚实能分,而后转动轻灵,毫不费力,如不能分,则迈步重滞,自立不稳,而易为人所牵动。

  4.相连不断外家拳术,其劲乃后天之拙劲,故有起有止,有续有断,旧力巳尽,新力未生,此时最易为人所乘。太极用意不用力,自始至终,绵绵不断,周而复始,循环无穷,原论所谓:“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又曰:“运劲如抽丝”,皆言其贯串一气也。

  5.动中求静外家拳术,以跳踯为能,用尽气力,故练习之后,无不喘气者。太极以静御动,虽动犹静,故练架子愈慢愈好,慢则呼吸深长,气沈丹田,自无血脉偾张之弊。学者细心体会,庶可得其意焉。

  6.上下相随上下相随者,即太极论中所云:“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也”。手动腰动足动,眼神亦随之动,如是方可谓之上下相随,有一不动,即散乱也。

  7.内外相合太极拳所练在神,故云:“神为主帅,身为驱使”,精神能提得起,自然举动轻灵。架子不外虚实开合,所谓开者,不但手足开,心意亦与之俱开,所谓合者,不但手足合,心意亦与之俱合,能内外合为一气,则浑然无间矣。

  8.虚灵顶劲顶劲者,头容正直,神贯于顶也。不可用力,用力则项强,气血不能通流,须有虚灵自然之意。非有虚灵顶劲,则精神不能提起也。

  9.含胸拔背含胸者,胸略内涵,使气沈于丹田也。胸忌挺出,挺出则气拥胸际,上重下轻,脚跟易于浮起。拔背者,气贴于背也,能含胸则自能拔背,能拔背则能力由脊发,所向无敌也。

  10.沈肩坠肘沈肩者,肩松开下垂也,若不能松垂,两肩端起,则气亦随之而上,全身皆不得力矣。坠肘者,肘往下松坠之意,肘若悬起,则肩不能沈,放人不远,近于外家之断劲矣。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