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戟天 白豆蔻 白术 白头翁 白芷 百合花 百里香 板蓝根 半边莲 半夏 薄荷 北沙参 苍术 车前草 沉香 陈皮 川贝 刺五加 大腹皮 大黄 大枣 丹参 当归 党参 地黄 丁香 冬瓜皮 独活 杜仲 防风 防己 蜂胶 蜂蜜 佛手 茯苓 附子 甘草 干姜 高丽参 葛根 枸杞 桂圆肉 旱莲草 何首乌 荷花 荷叶 黑枣 红参 红糖 红枣

黄连的功效作用与药用价值

黄连 | 作者: [投稿]

黄连

  黄连的简介:

  黄连,多年生草本植物,属毛茛科黄连属。叶基徨,坚纸质,卵状三角形,三全裂,中央裂片卵状菱形,羽状深裂,边缘有锐锯齿,侧生裂片不等2深裂;叶柄长5-12cm。野生或栽培于海拔1000-1900m的山谷凉湿荫蔽密林中。黄连也是一种常用中药,最早在《神农本草经》中便有记载,因其根茎呈连珠状而色黄,所以称之为“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和云连的干燥根茎,分别习称“味连”、“雅连”、“云连”。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其味入口极苦,有俗语云“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即道出了其中滋味。

  黄连的功效: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吞酸,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阴,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黄连的作用:

  1.抑菌

  对金葡、霍乱弧菌、乙型链球菌作用较强,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作用较弱。

  2.抑制胃酸分泌

  可明显减少胃液分泌量,P<0.01; 作用强度与西米替丁相当。

  3.抗炎镇痛

  用热板法、扭体法试验,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4.保护胃粘膜

  明显抗盐酸乙醇氢化钠、阿司匹林等所致大鼠急性为粘膜损伤。

  5.抗溃疡

  对吲哚辛所致大鼠胃溃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作用强度与西米替丁相当。

  黄连的药用价值:

  研究表明,吸收、分布、排泄,小檗碱口服不易吸收。肠外给药,吸收入血后迅速进入组织,血浓度不易维持;人类口服0.4g 盐酸小檗碱后30分钟血浓度为100μg %(体外杀菌浓度大约为20mg%),随后逐渐减少,即使重复给药, 每4小时0.4g, 血浓度亦不见增高。在体内,几乎所有组织均有小檗碱的分布,而以心、肾、肺、肝等为最多。它在各组织中贮留的时间甚为短暂,24 小时后仅有微量,主要在体内进行代谢,也有少部分(6.4%)经肾排出。兔口服后,亦能吸收,并能在血中停留72小时, 尿中亦有排泄,组织中以心脏中浓度最高,胰、肝次之。大鼠口服,吸收甚微。注射给药,则主要进入心、胰、肝、大网膜脂肪;24 小时后仅有胰、脂肪中仍可查见相当量的小檗碱。仅少量(1%)自尿排出。

  抗病原微生物:

  抗菌作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痢疾杆菌、炭疽杆菌等。

  抗病毒作用:抑制流感病毒、乙肝病毒等。

  抗原虫作用:体外抑制阿米巴原虫、阴道滴虫、锥虫。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一、影响

  1、抗心律失常

  有效成分:小檗碱。

  作用机理:

  a.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

  b.抑制钠通道,减慢传导,消除折返。

  c.抑制钙离子内流。

  d.抗自由基损伤,保护细胞膜。

  2、降压作用:

  有效成分:小檗碱。

  作用特点:

  a.舒张压下降明显,脉压差加大。

  b.无快速耐受现象。

  c.降压时肢体和内脏容积增加。

  作用机理:竞争性阻断α-受体,降低外周阻力,减慢心率。

  3、正性肌力作用:

  有效成分:小檗碱。

  作用表现:心脏兴奋、心肌收缩力增强,且强心作用不受利血平、心得安、酚妥拉明和切断迷走神经的影响。

  二、作用机理:

  1.降低心肌耗氧量。

  2.阻止K+外流。

  3.增加细胞内Ca2+浓度。

  4.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减少脂质过氧化物对心肌细胞的损伤。

  解毒作用:对抗细菌毒素,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溶血素效价,降低大肠杆菌的毒力。

  抗炎、解热:

  1.解热作用与抑制中枢PO/AH区神经元cAMP的生成有关。

  2.抑制多种实验性炎症,有效成分为小檗碱,抗炎机理与刺激促皮质激素释放有关。

  抑制血小板聚集:

  一、有效成分:小檗碱。

  二、作用机理:

  1、 抑制血小板内TXA2的生成。

  2、抑制血小板膜释放花生四烯酸,并影响其代谢。

  3、抑制外钙内流。

  药物安全:

  黄连及Berberine口服治疗量相当安全,小鼠腹腔注射Ber LD50为24.3mg/kg。

  黄连的药用禁忌

  本品大苦大寒,过服久服易伤脾胃,脾胃虚寒者忌用。苦燥伤津,阴虚津伤者慎用。 胃虚呕恶,脾虚泄泻,五更肾泻,慎服。

  1.《药性论》:恶白僵蚕。

  2.《本草经集注》:恶菊花、芜花、玄参、白鲜;畏款冬。

  3.《本草正》:黄连善泻心脾实火,虚热妄用,必致格阳,故寇宗荧日:虚而冷者,慎勿轻用;王海藏日:夏月久血痢不用黄连, 阴在内也。

  4.《蜀本草》:畏牛膝。

  5.《纲目》:黄连大苦大寒,用之降火燥湿,中病即当止,岂可久服,使肃杀之令常行,而伐其生发冲和之气乎。

  6.《本草新编》:黄连,味苦,寒,可升可降,阴也,无毒。入心与胞络。最泻火,亦能入肝。大约同引经之药,俱能入之,而入心,尤专经也。止吐利吞酸,善解口渴。治火眼甚神,能安心,止梦遗,定狂躁,除痞满,去妇人阴门作肿。治小儿食土作疳,解暑热、湿热、郁热,实有专功。

  7.《本草经疏》:凡病人血少气虚,脾胃薄弱,血不足,以致惊悸不眠,而兼烦热躁渴,及产后不眠,血虚发热,泄泻腹痛,小儿 痘疮,阳虚作泄,行浆后泄泻,老人睁胃虚寒作泻,阴虚人天明溏泄,病名肾泄,真阴不足,内热烦躁诸证,法咸忌之,犯之使人危殆。

  适合人群:

  胃虚呕恶,脾虚泄泻,五更肾泻者,均慎服。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