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 净土经论 净宗法脉 因果启示 净土论著 净土旨归 净宗早晚课 净土圣贤录

二、化迹人间

  善导大师与净土法门

  智谕法师著

  二、化迹人间

  我们说过,凡夫见浅,圣迹难思。为顺凡情,我们将大师来历,略述梗概。

  佛祖统纪法师善导传云,法师善导,不知何处人。

  但有人说,善导大师是安徽泗州人。亦有说是临淄,若为临淄,应是山东人。(其实临淄籍者,乃善道,非善导也。虽一寸之差,即为二人。)总而言之,依佛祖统纪,无法知善导为何处人。

  有人说善导俗姓朱,生于隋大业九年。但是佛祖统纪均无记载。

  唐太宗正观中,见西河绰禅师九品道场讲诵观经。善导曰,此真入佛之津要。修余行业,迂僻难成,唯此观门,速超生死

  续高僧传释会通传,亦有类似的记载云:「近有山僧善导者,周游寰寓,求访道津。行至西河,遇道绰,唯行念佛,弥陀净业。」其余所记,亦有与佛祖统纪略同者。

  后至长安,精进念佛。每入室念佛,互跪合掌,高声唱名,必至声嘶力竭。虽寒冬时节,亦须流汗。

  自念佛堂出,即为人演说净土法门,广行化导,利益众生。

  善导精勤念佛,行般舟三昧。三十余年,不暂睡卧。并且护持戒品精严,纤毫不犯。不厌恶食,不求甘美。好食供众,粗食自奉。乳酪醍醐,皆不经口。

  自古修道之士,大概都是一心办道,淡薄自奉。如寒山拾得二大士,亦是俭苦自持,唯求利众。反观今日我等凡夫,衣食无缺,悉赖十方。若不悉心办道,能不惭愧!

  善导凡有__(貝+親)施,便用写阿弥陀经,竟积至十万卷。画净土变相图,三百余壁。修营坏寺废塔,然灯续明。

  长安有诵阿弥陀经,十万至五十万卷者。有日课佛号万声,乃至十万声者。有得念佛三昧者,有往生极乐世界者,莫能纪述。长安一时大化,咸归净土。

  善导大师行不共众,恐谈世事。每念佛一声,有一光明从口而出。高宗知其念佛口出光明,赐号其寺曰「光明寺」。

  一日大师忽谓人曰,此身可厌,吾将西归。于是登上寺前柳树,向西祝愿曰,愿佛接引我,愿菩萨助我。令我不失正念,得生安养。

  有云祝愿毕,于树上端身立化。有云祝愿毕,投地而寂。

  至于善导大师入灭年,几无可考。仅于释氏嵇古略卷三有云:「善导和尚,入京化人,修净土业,念阿弥陀佛。说法光明寺。是年入灭。」

  查该年或系壬戍龙朔二年。宋高僧传,亦有「善导瘗塔于秦岭」句。然文简亦莫知究竟。

  善导大师,有劝修净土偈云:

  「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假饶金玉满堂,岂免衰残老病。任是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

  唐京师千福寺,释怀感法师,初不信念佛能迳生安养。于是谒善导大师,用决所疑。善导予以开示,令至心念佛,将来定有证验。

  怀感法师,入于道场,三七念佛,然不见灵瑞。自恨障重,欲绝食舍身。善导止之,令发愿精诚三年念佛。

  后果然感得灵瑞,亲见金像毫光。于是便证得念佛三昧。遂着群疑论七卷传世。

  怀感法师,临命终时,果然感化佛来迎。合掌面向西方,安详往生。

  是知修净土法门,须发深心。至诚恳切,持念佛名。不念到慈光照临弥陀现前,誓不罢休。莫问佛来迎不迎,只问己心诚与不诚。

  今日修净土行者,往往才念得三二日佛号,便怪佛犹不来感应。此总是心不真切,意存躁动也。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