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地藏菩萨的五个疑问

佛学常识 | 作者:网络 [投稿]

有关地藏菩萨的五个疑问

地藏菩萨的胁侍是谁?

  我们在寺院里,常常看到在地藏菩萨的两侧有一僧一俗,一年长一年少两位胁侍,他们是闵公和他的儿子道明法师。

  相传唐代时新罗王子金乔觉出家为僧,法名地藏,航海来到中国安徽九华山修行,在这里得到当地员外闵公的崇敬信仰。闵公是一位乐善好施的佛教徒,当他知道地藏比丘要建立道场,便问需要多大的土地。

  地藏比丘表示需要“一袈裟地”,闵公答应后,想不到一件袈裟竟然可以覆盖整座九华山,闵公见到如此神通,更加深信不疑。

  据《百丈丛林清规证义记》记载,闵公的儿子跟随金乔觉出家,法号道明,而闵公后来也随之出家,反拜儿子道明为师。后来人们认为金乔觉就是地藏菩萨的化身,于是闵公父子就成了地藏菩萨的左右胁侍。

地藏法门有何特色?

  在中国佛教的四大菩萨里,地藏菩萨以大愿著称,因此也被尊称为大愿地藏王菩萨。地藏法门的经典有三部:《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简称《地藏十轮经》;《占察善恶业报经》,简称《占察经》;《地藏菩萨本愿经》,简称《地藏经》,以上也被合称“地藏三经”。

  不论是持诵地藏菩萨的经典、圣号、忏本或仪轨,或是持戒、禅观等等,都能帮助我们不造恶业、忏罪除障、消灾增福、行菩萨道。

  地藏法门的特色有三:

  第一,大愿救度众生。救度一切罪苦众生是地藏菩萨的本愿,他教化六道一切众生,所发誓愿劫数,多如不可胜数的千百亿恒河沙。

  第二,深信因缘果报。地藏三经的根本精神都在助人了解因果业报,力行十善法门,不做诸恶,出离生死,共成佛道。

  第三,推崇孝道精神。《地藏经》被视为佛教的孝经佛陀到忉利天宫为母亲说法,原本就是为了尽一份孝道。而地藏菩萨在过去世,也是因孝顺母亲而发大愿心,地藏的孝道精神影响深远。

可以在家供奉地藏菩萨吗?

  地藏菩萨誓愿救拔一切众生,包括地狱众生,加之《地藏经》中对于地狱的种种描述,让一般人认为地藏菩萨专门接引亡人,不宜摆在家中,一般人也不能拜地藏菩萨,否则会招来横祸。这完全是错误的观念,供奉地藏菩萨不仅不会招来横祸,反而好处多多。

  《地神护法品第十一》就有提及:我观未来及现在众生,于所住处,于南方清洁之地,以土石竹木作其龛室,是中能塑画,乃至金银铜铁,作地藏形像,烧香供养,瞻礼赞叹,是人居处,即得十种利益。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在家中供奉地藏菩萨,而且经常礼拜、供养、诵经的话,就能得到土地丰饶、家宅平安、先亡升天、生者延年益寿等十种利益。

  经中提及佛像应该安置在“南方清洁之地”,“南方”所指的并不是地理方位上的南方,而是清净、光明的方向。如果要在家中安置佛堂的话,一般来说,佛堂应该设在干净、明亮、清净的空间,而佛像则安奉屋内的正位上首,让人进门就能一目了然,产生安定的感觉,只要符合这个原则即可。

鬼月和半夜修地藏法门,是否会感召鬼神?

  佛教不讲怪力乱神之事,但是除了人会听闻佛法之外,其他有情,如神、鬼以及其它动物等也可以信受佛法。所以法会诵经时,有情众生也会来听闻佛法。

  在家自修地藏法门,无论是诵经、称名还是持咒,都无须感到不安,只要如常诵持即可,并且可以学习地藏菩萨生发救度一切众生的愿心。

  此外,诵经、持咒都没有时间限制,但是最好是选择身心平静安定的时候,这样才能专注,诵持时用恭敬心,领受菩萨的慈悲与智慧。

为什么要参加地藏法会?

  一般大众常常将地藏菩萨与死后世界联想在一起,如果不是为了超度祖先或者往生的亲友,一般不会想要去寺院参加地藏法会与地藏忏。实际上,地藏法门不仅能超度亡者,更能利益生者,帮助我们忏罪除障,心开意解。

  地藏法会为《地藏经》的共修法会,通过持诵《地藏经》以学习地藏法门。《地藏经》以通俗易懂的文字,详尽讲述因果业缘、孝道思想、大乘菩萨利他精神,不仅是初学佛者的入门经典,更是精进修行者的指南。

  因此,应当通过共修的力量,体会《地藏经》里的大愿精神,了解地藏忏的缘起和含义,才能够明白发愿的意义,并且用佛法自度度他,圆满佛道。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