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入门 佛学课本 佛光教科书 基础书籍选读 入门须知 佛学常识 在家修行 佛与人生 佛化家庭 佛教法器 佛学入门须知 佛学的真面目 法苑谈丛 教规礼仪 佛门礼仪常识 佛学入门简要 高级佛学教本 中级佛学教本 初级佛学教本 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

第11课丨经律论的翻译以及宗派的成立

导 读

  4月8日,光孝寺周末讲堂恣振法师为大众宣讲《佛教常识与佛法解脱》之中国佛学,以大量译经法师求法、译经的故事为引,生动地讲述了佛教经律论典籍在中国的翻译与流传过程以及佛教宗派的成立,令大众了知佛法之殊胜难得,发起精进修学之心。

律藏的翻译与弘传

  曹魏时,昙摩迦罗译有僧祗戒心,立羯磨法授戒。至罗什始与弗若多罗共译萨婆多部之十诵律,事半未就,得昙摩流支及卑摩罗叉续成,为中国有广律之始。复由佛陀耶舍译出昙无德部之四分律。佛陀跋多罗共法显译之僧祗律。佛陀什译弥沙塞部之五分律。当时四并传行,唯后代独宏昙无德部之四分律。至迦叶遗律,唯传戒本,其广律未传。

佛教宗派的成立

  宗派之成立,首为姚秦时罗什译的中、百、十二门,大智度四论为主而立三论宗。同时以成实论为主,立小乘成实宗。以北凉昙无谶所译大般涅槃经,而立涅槃宗。以北魏菩提流支所译的十地经论,而立地论宗。陈直真谛所译摄大乘论,立摄论宗。梁达磨来华传佛心印为禅宗之起源。又有依俱舍论而立小乘俱舍宗。陈末隋初智者依法华经天台宗。

  (从相状上来看,有依据的典籍,有人整理一套修行方法,有一群人依据此方法修行,有固定的学修地点等因素和合可成为宗派。)

  至唐时,重四分律的道宣,立南山律宗。玄奘西行东归开法相宗之端绪。杜顺、智俨、贤首依《华严经》,创华严宗。净土宗则萌芽于庐山慧远之莲社,成立于唐之善导。依善无畏等所传的密教而立密宗。

  除俱舍、成实二宗为小乘外,余均为大乘宗派,总称十三宗。涅槃、地论、摄论,归入天台、华严、法相,则为十宗。总结为大乘八宗,小乘二宗。

菩提达摩大师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观

  报怨行:学佛之后,有各种困难和障碍,要认识到现在所受之苦是过去身自己的行为所导致,因果不虚,不要抱怨。

  随缘行:现在所感受到的苦乐,是外在的因缘所刺激的,不应该心随这种外境而转。

  无所求行:认知好坏都是无常的,得与不得都是暂时的状态,做事情时得失心才不会那么重。

  称法行:建立正确的生活规范和习惯,起心动念,讲话、态度、行为等等,没有不合佛法的。

  这四行只是进入了修道的门径,而不是究竟解脱的,而且前提是在你确定要修行的基础上去行持。

唐末以来佛教的变迁

  唐武宗毁佛教而各宗衰落,禅宗以简单易行,恢复后遂独盛弘,入宋之后,影响为宋明理学,与中国之思想界发生极大关系。如天台宗、华严宗之学说,赵宋以来亦流传不绝,而亦为能调和中国思想。至深入通俗之心理者,则为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之说。普及民间者,则为密宗之诵持,与净土宗之度亡。历元明而入清,禅宗既衰,求简易笃切之行,颇有会归净土法门。而南山律宗,在宋及明清间亦有继承者,故至今犹不绝。

  早在七世纪顷,西藏国王双赞思甘普在位,极信奉佛教,遣大臣端美三菩提,往印度求之。留学南天竺七年,带许多经卷回国,根据梵语造西藏文字,翻译经典,为藏语佛典。元代忽必烈侵入西藏,采用喇嘛教,从西藏佛典译成蒙古大藏经。自元明时西藏蒙古的喇嘛教人居中国北方各省,但与华土僧俗未发生大关系。清代佛教衰败,诸宗不传,唯有喇嘛教盛行于西藏蒙古,当时清庭亦奉此教。此时居士弘传很多,如杨仁山,创立金陵刻经处,并从

  日本取回中国失传的唯识典籍。近几十年来,以日本及南洋西洋之交通便利,思想输灌之影响,遍究佛典,非拘泥于宗派传统,可谓佛教之新时代。

注:

  法师在讲解佛教典籍在中国的翻译之路以及佛教宗派的成立过程中,还拓展宣讲了佛经翻译家门弘法译经的故事,以及各大宗派的成立因缘与修学方法的不同、汉传佛教素食的缘起、梁武帝与达摩祖师对汉传佛教的影响、禅宗二祖求法的故事等等,详情请观看视频。

原标题:周末讲堂丨恣振法师:中国佛教经律论的翻译以及宗派的成立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广州光孝寺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