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富的愁,穷有穷的乐

佛学常识 | 作者:星云大师 [投稿]

星云大师:富有富的愁,穷有穷的乐

如何处贫居富?

  同样是人,为什么有的人很富有,有的人很贫穷?又如何来认定什么是贫穷?什么是富有呢?有的人高楼大厦,汽车冷气,锦衣玉食,福禄双全;有的人一生劳碌奔波,工作所得极为菲薄,仅能供给一家数口勉强温饱。其原因何在?一言以蔽之,都是由于个人宿世善恶业所招感的果报。

  其实就贫富而论,有钱的人,虽然衣食无缺,华盖重裘,但有时候为了人事的困扰,同样日夜不得安宁;没有钱的人,儘管日日难过,依然日日过,无钱一样可以挺起胸膛,安心自在,此即所谓的「人穷志不穷」。可见人生的幸福快乐,贫与富并不是绝对的条件。佛教认为贫并不影响做人的尊严与人格的高低。人生数十寒暑,如梦幻泡影,贫富苦乐都只是自己内心的体认。所以,有人粗茶淡饭不改其乐;有人富甲一方,仍然忧愁烦恼。深一层的说,如果心里拥有三千大千世界,即使身无立锥之地,也可感受到最大的富足。

  佛陀生活,可以作为最确切的证明。佛陀春夏秋冬皆著一袭粪扫衣,也觉悠哉游哉;披上名贵的金缕衣,也丝毫不感到骄傲。既可以粗茶淡饭,也可以美味佳餚;可以树下露宿,也可以安住于琼楼玉宇;可以自己独处山林,也可与四众弟子共住……。可见佛陀对富贵贫贱、穷通得失、兴衰盛败、美丑善恶,并不繫念于心,也不追逐世间的尘欲,只是随缘适应环境,这就是佛陀最大的富有。

  近代的弘一大师,也认为世间上没有一样东西使他觉得不好。破旧的手巾也好,咸苦的蔬菜也好,跑一整天的路也好,住在小茅屋也好,世界上什么都有味,什么都了不得。他少欲知足,别人认为他如此贫穷,简直是在受苦,他却觉得一切都很好。有一次,弟子夏丏尊看到弘一大师吃萝卜咸菜的愉快情景,颇有所悟,夏先生说:「萝卜咸菜的真滋味,大概要像弘一大师这样的人,才能如实的品嚐到。」

  例如:一个有钱人住在高楼大厦,里面有种种最现代化的高级设备,生活真是富裕豪华。他家邻近有一间破旧小房子,住著一对贫穷夫妇,这对夫妇虽然生活不富裕,但是夫唱妇随,生活相当愉快。可是住在大厦里的有钱人家,总是要为公司虚伪的交际应酬感到困扰,为声势名利的维护感到不乐,心里就觉得纳闷:「我这么有钱,为什么那么烦恼,隔邻住破房子的人家,不是歌唱,就是谈笑,为什么他们那样快乐?」

  有人告诉他:「你要卖苦恼吗?只须拿出二十万元送给他们,他们马上就会苦恼。」

  对有钱的人而言,二十万元实在算不了什么,于是就慷慨送给了贫穷的夫妻。这对夫妇凭空得到二十万元,最初欢喜得不得了。但是到了晚上却烦恼钱要放到哪里呢?抽屉吧,不保险!床底下嘛,也不太安全!枕头下面……左思右想,一夜睡不著觉。过了几天,他们又为了二十万元该如何利用而吵嘴,夫妻几乎因此而破坏了多年的感情,后来一反省,才彻悟钱使他们苦恼,终于又把钱还给原来的主人。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名利有时也会为人增添烦恼和危险。从前,孔子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佛陀的弟子大迦叶,在坟墓间修行也觉得泰然自得;我国古代诗人陶渊明「採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等,这些都说明贫富不能以有没有钱来衡量。人可以穷,但是内心不能穷。心里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重要的是,肯不肯去开採它;如果肯开採心里的能源,才是真正的富者。

  摘自:星云大师《人生十问》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