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寂寺

寺院大全 | 作者:网络 [投稿]

\

福建海沧真寂寺

  地理位置

  真寂寺位于厦门市海沧区天竺山国家森林。

\

福建海沧真寂寺

  寺院简介

  据《泉州府志》、《同安县志》记载:“真寂寺在安仁十二都夕阳山下(现海沧区天竺山下),初名义安。唐宣宗龙潜时与黄蘗禅师观瀑吟诗于此。……五代刺史王延彬重建。”上述黄蘗祖师与宣宗观瀑吟诗于此,并未评述祖师为何人,何时何因在此吟诗。

  据《黄蘗山寺志》记载,祖师为断际希运禅师,福清人,早岁就福清万福寺出家。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往江西洪州(南昌)依百丈怀海禅师门下学法,后于洪州高安鹫峰山下建黄蘗寺授徒宏法。时宣宗于文宗大和年间(828—835),因宫廷皇室争权,被贬谪洪州,托足黄蘗寺就希运禅师学法。《黄蘗山寺志》称宣宗为“小沙弥”,并有宣宗问禅与祖师对答法语记录。时祖师已届垂暮之年,从未闻有回闽之说。遍查史书,更未见有宣宗入闽的记载。

\

福建海沧真寂寺

  寺院历史

  复据《黄蘗山寺志》和《传灯录》记载。祖师在洪州开元寺传法时,曾结识裴休相国,裴对师十分器重。会昌二年(842)武宗开始废佛时,裴休求师移锡钟陵潜居龙兴寺。宣宗大中二年(848),裴休于安徽宛陵建大禅院,迎请祖师主持传法。裴乃皈依祖师,师事左右。祖师思怀黄蘗祖庭,又复称宛陵禅院为黄蘗寺。事隔一年,大中三年(849),祖师即于宛陵黄蘗圆寂。时侍师侧者有义玄、裴休等六位缁素弟子,由义玄亲承祖师衣钵。诸众为祖师建塔于寺侧。

  如上所闻,祖师与宣宗观瀑吟诗一事,确在江西黄蘗无疑。其所移栽于同安真寂寺,自是别有一段与黄蘗有关的殊胜因缘。

  《志》书开始称“真寂寺初名义安”,“义安”为希运宗师门下弟子的法名,与断际希运和石头希迁宗师门下弟子义玄、义存乃至三坪祖师义忠同字辈。其中义玄、义存相继成为临济,云门开宗祖师。希迁弟子义忠,会昌废佛时,从漳州开元寺潜往平和县三坪深山,岩居修禅,并以梵行善德,化度当地山居畲民。教以农耕生产,为之疗疾治病。畲民感其恩德,奉之为神佛,至今香火鼎盛。

  义安本居南安,少时出家,辗转至江西依黄蘗祖师希运学法,师为赐名义安。后返闽,于南安九日山麓结茅住修。义安平日以精修禅行为务,不善与人交往。会昌废佛时,遁跡大同场夕阳山岩居苦修,乃至寂然无闻,不知所终。

  宣宗登基后,时人以祖师与当今皇帝联吟为殊荣,黄蘗宗门更因之荣盛一时。黄蘗宗门弟子对祖师弟子义安的下落不明尤为重视。及至追踪至夕阳山麓,只见大师岩居遗迹尚存,大师竟不知何时物化(岩在今龙门寺左侧巉岩丛立处,一洞拱然幽邃,洞上独石耸立,远观如东来石佛立像),乃在岩侧建小禅院以为纪念。五代,泉州刺史王延彬倡兴佛教时,对黄蘗宗门的建设尤为重视,乃于大师岩居下侧山后平地建大禅寺,并以“大师归去真寂然”命名为真寂寺。

  后人以宣宗与祖师联吟于真寂寺为实,从而创作一些与宣宗行跡有关的民间故事以传世。如《同安县志》曾有一则表述宣宗为报黄婆一饭之恩,于苧溪上游建“黄婆陂”引水以灌苏营(村)。按民间传说称:宣宗天旱微行至苏营村,饥渴难忍,求食于道边村妪黄婆。婆饷之以大麦粥和“麦螺鱼奇”(滨海渔家醃制的一种薄壳透明的小贝藻),宣宗以其美味为前所未尝,问为何物所制,婆答以“真珠粥、凤眼鱼奇”。宣宗回朝后,常思此美食,乃为建黄婆陂引水以解苏营缺水之困。故事上半部,与流传于泉州一带的明正德皇帝下江南,因迷路腹饥,村妪饷以“真珠粥,凤眼鱼奇”的民间传说,如出一辙。《志》书记述,显然采自民间传说,不足以凭信。

  历史上真寂寺几经兴废。元至元年间(1335—1340)圮废。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僧雪峰又复重建。清初又复废坠。清乾隆年间(1736—1795)复建,有增殿一层,殿左构一小楼。寺后怪石巍峨,中有石洞,涧外有小渚,传说为宣宗之浴池。20世纪30年代圮毁,仅余遗址。今遗址旁水渚和石洞犹存,传说中的浴龙桥还在,周围散落不少旧寺建筑构件和石臼等遗物。1990年2月,集美区人民政府将遗址列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台湾佛教徒曾居士巨资重建,现住持为忠明法师。

  寺院主持

  现住持为忠明法师。

您可能喜欢: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