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郭偲寺

寺院大全 | 作者:网络 [投稿]

金华郭偲寺
浙江金华郭偲寺

  地理位置

  郭偲寺又名石室寺、安隐寺,位于浙江省兰溪市诸葛镇管村附近。建于唐咸通中(公元866年),迄今已有1140历史。俗传唐代丞相郭偲公务中路过此处,发现这一世外桃源,遂建了这一寺院。后急流勇退,出家于此炼丹。老农说旧社会看到过郭偲画像,脚蹬草鞋,肩背雨伞,甚是威严。后来画轴也不知了去向。

  寺院简介

  光绪《兰溪县志》载:“郭偲何许人也未详,传说官至丞相”。经查考,唐咸通年间(共15年)已处于晚唐。由于设立节度使,形成藩镇割据,拥兵自大,国破家残。农民起义、内部倾轧不断。先有公元860年裘甫在浙东的起义,后有公元869年庞勋发动的兵变。因此,取名安隐寺是有其历史背景的。郭偲是否丞相?查自唐大和九年即公元835年,邑人舒元舆为相后,唐年号的更迭有开成、会昌、大中、咸通(咸通十一年止)历35年,易相15人、19人次,均无郭偲任丞相之载。据考证,当时吏制混乱,皇帝封、削官员随意性很强,有六品官亦可封丞相,过后不久又削职的情况。由此,郭偲任丞相失载的可能性亦有。总而言之,郭偲确有其人,而且绝非一般僧俗之辈。

  寺院格局
 

金华郭偲寺
浙江金华郭偲寺

  上20余级石阶,循着环形依次是观音殿、大雄宝殿、地藏王殿。入得门来才发现,外观气势恢宏的偌大寺院,实则只是一堵门面,寺内3殿相通,是一天然大石室,鬼斧神工,天造地设,可容千人。大殿数丈高的拱顶,钟乳石犬牙交错,滴水声叮咚,下有蓄水池。池水水质清澈甘洌,自古以来,善男信女均取之以为明目治病之神水。光绪《兰溪县志》记载:“岩悬一滴清泉,晴雨如常,昼夜不尽,下承方池,即所谓龙井也。”游人到此一游,别有一番情趣。旧志称,兰溪古刹,郭偲寺“最为幽胜”。寺内大小约30尊佛像的雕塑正在精雕细琢之中,整个寺院的建设已初显雄姿。

  明嘉靖年间,寺内开设郭偲禅馆,也即书院。有先生在此授徒,主课有《易经》等。

  寺院景观
 

金华郭偲寺
浙江金华郭偲寺

  郭偲寺其实是一间可容千人的天然大石室,从山坳底向上望,所见的重檐歇山式屋顶,其实是大雄宝殿正门。寺内大殿顶上是犬牙交错的钟乳石,“岩悬一滴清泉,晴雨如常,昼夜不尽,下承方池,即所谓龙井也。”

  再往里贴着石壁上下二层各七、八间禅房和客房,都恰到好处地与大小洞室结合,各处建筑冬暖夏凉,恬静安谧。进入这一天地,便使人忘却一切,自有一种与世无争的超脱,确是潜心创作,旅游避暑,修心养性的好去处。

  现残存的郭偲寺系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重修。上世纪九十年代中,管村村民自发清理、选址,提出修复郭偲寺的设想。后释净一大师至此,集民间众力,十方信徒勇跃捐资,更有当地几位德高望重的民营企业主慷慨相助,管村“两委”重视,因势利导,作出了长远规划,逐年兴建至今之规模,现由释悟璜大师在此住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太平盛世,百废待兴,一处独有特色的千年胜迹正呼之欲出。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