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七甲寺

寺院大全 | 作者:网络 [投稿]

  寺院简介

  七甲寺创于唐代,史名净慧禅寺,又名玉泉山,清晚期又称净慧讲寺,因地处旧属五十一都,(今大学),第七甲玉泉山,观者堪称其地尽得江山佳气,誉为九龙法界,亩有甲山、甲水、甲史、甲佛、甲殿、甲僧、甲钟更多甲马,故欲称七甲寺。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政通人和,普天咸呈瑞兆,1984年,天台正宗第四十六世住持僧释了识,倡持募缘复建三圣殿,1985年春,邑里众举周大森等为首事,释了识偕周日夜操劳,侨属胡克胜、华侨胡从库等解囊资助,十方百姓纷纷募资和投工献料,共攒资十余万元,同年十二月之朔告成大雄宝殿,大殿为木构重檐歇山造,高14.8米,面宽七开间,计24米,进深十三檩七柱,计15米,宝殿中,奉本师释迦牟尼佛,高9米多,两侧塑十八罗汉,正殿影壁,塑童子参观音为主尊的“八十四”堆山,计有一百一十七尊,鉴于匠者与有识之士博采历代寺观营建法式之精魂,复建大殿益显壮观宏伟。

  1987年12月,县人民政府以文政字(87)第174号文件公布七甲寺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规定原殿址重点保护区7000平方米等,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保护,玉泉山下的洗银坑,有宋代炼银遗址一处与摩崖题字等……

  寺院格局

  七甲寺原建规模宏大,分圣门、金刚殿、大雄宝殿、三圣殿四幢,边有僧房六十余间,占地7000平方米,属渐南罕见名山古刹,据寺内遗存碑铭记载,该寺曾经三废四兴,历尽沧桑,唐代宪宗元和庚子十五年(820年),由施照和尚募缘创建,唐广明庚子元年(880年)因兵乱而焚毁,不久闽僧石屋游此,观其圣迹非凡,于唐乾宁间继在此重建僧院,宋朝端拱乙丑二年(989年)复建大殿,大中祥符戌申元年(1008年),修整圣门。元末复遭遣乱而毁坏。明宣德年间复建,正德辛未六年(1511年)当山住持法林徒弟能全、能亮募缘修建,延到清代乾隆癸已三十八年(1773年),相传佛因法现身,见纷至募缘重建金刚殿,嘉庆八年,大学巡检司官孟裕视其殿宇破损,於癸亥年(1803年)再度修建,光绪丁未三十三年(1907年),先比丘谛闲法师因念寺观年久失修,再度主持修葺,但至十年内乱的1972年间,殿宇全遭拆毁,遗址辟之为田。

  寺院住持

  现今住持七甲寺上达下照法师,现任浙江普陀山佛学院讲师及研究生导师、浙江温州市妙果寺住持、浙江文成县佛教协会会长,法师从事天台、净土禅宗(特别是“永嘉禅”)、密法的修学和研究,发表多篇专著。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