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阜新积庆寺牌匾
地理位置
积庆寺,蒙古名“宝音—乎尔格奇—苏目”。因地处辽宁省阜新市太平区水泉镇塔子沟村,汉语俗名被称为“塔子沟庙”。积庆寺始建于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既公元1705年,初为当地蒙古贵族所建小庙,后因请来迪彦奇喇嘛洛布桑格拉坚措(一世活佛)而得以发展。至二世活佛因其佛法精深而得到奉天一带锡伯族富商信服,而以筹资扩建寺庙,道光十四年,道光帝亲赐寺名为“积庆寺”,并拨国款修建了二大扎仓,既哲学院与密宗学院。积庆寺名闻东蒙地区。
寺院简介
辽宁阜新积庆寺护法殿
积庆历经五世活佛。一世活佛身世传奇,不知从何处而来到今王府镇勿拉布尔屯,因治好王爷夫人顽症,到王爷赏赐封地,发展了寺庙;二世活佛一生多次显现威猛之相,以佛法渡化众生,信众众多,得到多方资助而得以扩建寺庙;三世活佛俗家是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苍土乡满友营子烧锅家,16岁就圆寂了;四世活佛科尔泌草原土谢图旗,49岁圆寂,因没有文字资料记载,详细情况不详。
五世活佛洛布桑·巴拉丹·坚赞,于1924年阴历七月二十八出生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大巴杜袋营子村。3岁时被西藏九世班禅大师认证为积庆寺第五世活佛。活佛7岁时,时值九世班禅大师来奉天(今沈阳),得到接见,洛布桑活佛拜班禅大师为上师。洛布桑活佛7岁时师从同济寺益西吐不丹·确吉坚赞活佛(海天活佛,与洛布桑活佛前世是亲兄弟)学习蒙、藏文及经文,11岁时回到积庆寺正式坐床,半年后,积庆寺僧众将活佛恭送至瑞应寺的采尼扎仓(即哲学院)学习,师从车冷布堪布,17岁在辩经考试时,获格西学位(既佛学博士)。19岁后回到积庆寺。
解放后,由于历史原因,活佛离开寺庙,在塔子沟乡劳动,还参加过夜校、速成班。上世纪60年代,作为阜新市太平区的政协委员,多次随参观团,去北京、天津等地,参加政协会议及活动。文化大革命后,宗教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洛桑活佛从61岁起,搬进了敬老院,政府每月支付一定数量的生活费。近年由于年事已高,身体欠佳,由一位弟子将活佛接入家中,得到悉心照顾。2006年十月十八(农历)晚8:05时,活佛示寂。享年83岁,僧腊74年。
宗教政策落实后,积庆寺得到恢复修建,现有措钦大殿、天王殿、扩法殿、关帝庙、观音阁等五处庙宇,僧人十多名,宗教活动经常举行。现任主持洛布桑·丹巴。
寺院历史
南宋
世传“先有积庆寺,后有余姚城”。而文献可征者,则为南宋资政殿大学士史岩之创以守冢之所,理宗御书“积庆教寺”赐之,寻为功德院。梅梁山岙旧有史丞相坟,俗称“王坛里”,又有“金头十八穴”之说,可资旁证。
元
丧乱再经,乃代远年湮,废弃久之。至元季,鄞史氏迁姚之裔昌孙、暲孙、昺孙相与玩山游水,偶至烛溪湖,登梅梁山,见名宦古墓、神像古庙,又于山巅见萧然古寺一所。摩挲断碣,始恍然知由来。遂捐资重建,寺庙俱新。并赎山置田,以肃春秋祀事。
明
及明中叶,史自上父中宪公益廊而新之。万历十七年,庙貌复颓,山西平阳府同知史自上重修,再新寺庙与廊旧观。并请吏部尚书陈有年撰文,立碑记事。
清
清顺治间重修。殆至清嘉庆间,寺庙坍塌,史氏裔孙复加修葺,庙貌祠宇及诸所复见焕然。
又数十年,道光初兴,寺中佛不成像,庙内神不成容,史氏裔孙复开销族中公项数十贯钱以作装塑费用,致使佛光灿然,神像威严。不幸,咸丰十一年冬,粤匪窜境,烛溪湖祠宇庙貌复又颠倒,遂于同治七年秋重为鸠工庀材。
明国
此后数十年至民国间,寺内久无僧侣,惟居山民。后复无人,遂至栋坍梁塌,藤蔓丛生,虫豸窜居。1953年,航渡、祝家、任家纸坊三村拆搬至各村移作他用。
寺院格局
辽宁阜新积庆寺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是全寺的中心大殿,也称正殿,除供奉神佛像外并属颂经的殿堂。为二层楼阁。第二层后部为局部人字型宫廷式建筑,中部为第一层的天窗亭,前部筑有廊檐。建筑主体以藏式厚墙小窗为特色,楼顶为汉式宫廷式人字形屋脊,筑有中堆、吻兽,屋角起翘,四角挂有响铃,木作精细,柱、额枋、平板枋、檩、斗栱、雀替等均以卯榫连接。
檐枋阑额和雀替等雕刻花样各异、线条清晰、棱角分明、彩绘色泽鲜艳,正门上方悬挂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皇帝御书“积庆寺”匾额。关帝庙建于道光年间,青砖灰瓦硬山人字形宫廷式建筑。关圣大帝、周昌和关平的塑像造型艺术性很高。经便桥和两道计49步阶梯可登上庙台进寺观光。观音阁于2001年修复,塑有四臂观音菩萨造像。天王殿于2004年修复。内供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和北方多闻天王的造像。并建有神奇冥府的地藏殿于山洞之中。寺庙周围岩石上镌有摩崖造像。有藏文摩崖题记密宗三部真言和蒙文镌刻造像的记事。有三类十种十三尊摩崖造像,其中有:阎魔护法、护国护法、弥勒菩萨、金刚手菩萨、二十一度母、宗喀巴上师、阿底峡大师和甲曹杰、克珠杰高僧造像。
寺前山貌为二龙戏珠,奇峰怪石遍布,古松翠柏茂盛,奇花异草盛开,有很多曲美丽的传说在颂扬。如今已开发为宗教旅游圣地。还建有餐饮、娱乐、集会、休闲为一体的度假村,以及供水上游玩和垂钓的塔山湖。积度寺山门对联“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即是积度寺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真实写照。
寺院景观
辽宁阜新积庆寺
烛湖周遭,峰峦蝉联,岩壑分秀。赤城在东,天姥殿右,童育现前,太白东吴。湖南有一山名梅梁,积庆教寺宅焉。左右山深而松秀,岩静而篁蔚,清流当门,景物幽胜。 环寺皆山。东出一峰高楼,巍与天齐。其左有岭曰百廿步,上通莲花心。前系九龙湾,比他山称峻,南越通天岭而达梅溪南岙。又东为栲栳山,石崖壁立如削,飞瀑溅玉十数丈,清波崖谷,吐云含景,故又称仙居山。宋状元莫子纯尝读书兹山,元诗人岑安卿亦隐居是岙,书香千载,遗雅不绝。又东有五磊山,五磊讲寺在焉,西天那罗延尊者结茅开山于此。绝东为达蓬山,奇深重复,崖嶂干云,乃秦方士徐福东渡启航之地。
其南越溪,冈陇迢递,与丈亭相脉络,世称“十里长湾”。东岭澄溪,西岭步姑。
其西则有桃花顶。又西北为客星山,卓然独立,乃汉高士严子陵终焉之地。昔有高风阁、高节书院,山下有华清泉,泓泓可勺。
寺院传说
关于积庆寺,有很多神奇的传说,这里主要说一说积庆寺的护法神,积庆寺出世间的主要护法是吉祥天母(藏语“班旦拉姆”),此外还有大黑天(蒙语称“高木”、藏语“贡布”,汉语“怙主”,即六臂玛哈嘎拉)、财宝天王(北天王毗裟门天)、却吉扎布(阎魔护法)、关老爷(也有说是世间护法的。但章嘉国师曾说关老爷是姊妹护法的化身,现世间护法像,因此本质上还是出世间护法)等。现世间像的共护法神有玛沁本布惹等(其在阜新的主要护法庙在大巴关山,每年的七月初法会,阜新地区积庆寺洛布桑活佛生前还经常诵其仪轨。据考证,玛沁本布惹的老家实际在青海的阿尼玛沁神山,是藏地十大山神之一, 不共的护法据说是积庆寺二世活佛在拉萨学习时,问玛哈嘎拉护法(或乃琼),我的寺院山上有什么不共的护法神吗?护法降神在人身上后(有专门供护法神附体的人,通过仪轨后,僧人们对一些事情进行提问,护法给予解答),说“等等,我先去看看。”过了一会儿,说:“有,四个呢,一个骑马,一个骑骡,一个骑骆驼,一个骑蛤蟆。”后来,又找来画师画了下来。解放前,寺院没被破坏时,关老爷庙中壁画上还画着这几个不共护法呢。后来,与洛布桑活佛谈起此事时,活佛告诉过我,其实那四个护法就是塔子沟四个山的山神。
寺院文物
烛溪湖:旧经云,昔人迷失道,忽有二人执烛夹溪而行,因得路,故名烛溪。一名明塘湖,俗号淡水海。 烛溪湖
周一百五十里,深二丈,溉田千余顷。东西各有石闸,其西闸中间易为土门,奔流湍急,旋即废。宋庆元五年,知县事施宿始复其旧。更凿山骨辟令广。每放湖,水势不柅,人皆便之。 梅澳湖:东即烛溪湖,此其澳曲也。旧经云,昔有梅树,吴时采为苏台梁。湖侧尤多梅木,俗传水底梅梁根也,今巨木湛卧湖心,虽旱不涸不露。秋八月,或有声如鼍吼,震彻数里,土人谓之“湖淫”。
梅龙桥:在梅澳湖口。
航渡桥:明永乐间建,为洞五,阔三尺有咫,长五丈余。烛溪湖塘横截梅澳湖口,而桥当其间,擅二湖之胜。
胜果院:在烛溪湖山。宋绍兴七年,右从事郎张昉乞移应天胜果院额建。
积庆寺碑:宋宝祐四年,理宗书“积庆教寺”四大字,上又作行书“赐史岩之”四字,钤以玉玺。下刻史岩之谢表。清乾隆间,碑已中断为二,今失。
梅梁山功德院记:宋宝祐四年镌石。
积庆教寺碑铭:宋宝祐四年资政殿大学士史岩之撰,张即之书。
重修积庆寺碑记:明万历十七年吏部尚书陈有年撰,顺天府尹沈应文篆额,行人司行人陈鍭书丹。
重修积庆香火院记:清同治九年仲夏立,史善蒙撰。
石祖:在大殿前。俗传妇人不育者抱之即可得子,其寺之石塔乎?
放生池:在山门外。池内有麦秆头鱼,小而可爱,似银鱼而色褐黄,背脊有红丝线。他处无有。
寿字石:在寺东南路侧。于一活石上刻一硕大“寿”字,双钩隶书。史岩之号寿乐,或另有一“乐”字石耶?
西山庙在佛山市顺德区大良凤山(别称西山)东麓,本名关帝庙,因建在顺德县城西山(凤山)麓上,群众习呼为“西山庙”。始建于明嘉靖二十年(1541),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建成。全庙依山构筑,历经重修扩建,现为清光绪年间重修格局,占地4800平方米。
玉台寺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北郊圭峰山山腰,始建于汉朝,是广东四大佛教寺庙之一,后日军入侵时被毁,于1986年修复,现佛殿金碧辉煌,香火鼎盛,长年不衰。玉台寺内还有广东省重点保护文物、现存唯一的喇嘛塔和明代白石塔。
六祖惠能寺位于四会市贞山风景旅游区内,原寺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有历史。于清嘉庆十四年重修时,六祖惠能寺的建筑面积为600多平方米,灰沙春墙杉木瓦结构。整体为中轴线平面布局,分别由大门、前殿、后殿及左右辅以的厢房、廊庑及小巷构成一体。
莲开净寺位于广东省韶关南雄市南郊一公里处、浈江河畔,风景优美、环境清幽,花树环绕,百花飘香,殿堂雄伟庄严,近小城而不喧,居尘寰而不染,是一处修行学习的好道场,也是粤北较大的尼众丛林之一。
佛山南海观音寺 公元990年(即宋太宗淳化五年),牛牯岗上建有 南海观音庙 ,距今已超过一千年了,周围群众十分信奉。随着时间的推移,千年来兵战动乱,观音庙屡建屡毁。到了清朝只余残垣断壁
深圳弘法寺,位于广东省深圳市仙湖植物园内。弘法寺地处深圳特区,毗邻港澳、面向东南亚,位于市东郊素有深圳绿色心肺之称的梧桐山麓,背靠着峦峰迭翠的梧桐山,面临碧波荡漾的仙湖水,坐东南,朝西北,依山拾级而建。
华林寺前身叫西来庵。隋代以前此地为珠江岸。南朝梁武帝普通七年(526年),天全国(即古印度)高僧菩提达摩东渡来到中国传教。他首先在今西来初地处登岸,并在登陆处建西来庵。
洛阳白马寺 为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乃佛教传入我国后官办的第一座寺院,被中外佛教界誉为释源、祖庭。 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史载:东汉永平七年,汉明帝刘庄因夜
少林寺,位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登封的嵩山,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禅宗祖庭,由于其座落嵩山的腹地少室山下的茂密丛林中,所以取名“少林寺”。少林寺是我国享誉海内外的佛教寺院,位于河南省登封市西北13公里中岳嵩山西麓,背依五乳峰,周围山峦环抱、峰峰相连
福建鲤城承天寺 地理位置 承天 寺 又名月台寺,位于崇阳门东南、南俊巷东侧。 寺院 简介 承天寺又名月台寺,位于崇阳门东南、南俊巷东侧。承天寺屡修屡废,历经千年,建筑规模却越来越大,与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