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宫

寺院大全 | 作者:网络 [投稿]

\
福建思明龙泉宫


  地理位置

  龙泉宫坐落于福建省惠安县县城八二三西街、科山山麓东侧

\
福建思明龙泉宫


  寺院简介

  龙泉宫坐落于福建省惠安县县城八二三西街、科山山麓东侧,始建于宋太平兴国年间(976年~983年),俗称“观音妈宫”、“西门妈宫”,特祭观音菩萨。宫中有龙泉井、龙泉宫特祭节略碑、龙柱等保护文物。

  寺院历史

  龙泉宫始建于宋太平兴国年间(976年~983年),惠安于981年(太平兴国六年)置县时已有龙泉宫。[1]

  20世纪90年代末期,惠安旧城改造,龙泉宫被原址保护下来,四周建起环形建筑(西门环岛)。


\

福建思明龙泉宫
 

  寺院格局

  山门

  龙泉宫四周由一座环形双层建筑包裹,整个环岛坐西北朝东南,面朝大街的方向为龙泉宫的出入口,迎面为一内照壁,照壁上从右向左镶着九个金色大字“龙泉宫特祭观音佛祖”,照壁顶为青瓦,照壁左右各有一个门,左门上书“龙泉门”,右门上书“灵感观音”。

  主殿

  主殿面朝西南,木石构架单层,面阔一间,进深三间,第一进为拜亭,摆放供桌、香炉和签筒等,正面外檐下悬“慈济”、内侧上挂“慈悲济世”的匾额,亭中正上方悬挂“龙泉寺”的匾额,为穿斗抬梁式单檐歇山亭;第二进为大悲殿,是整座宫院的核心建筑,主祀观音菩萨,神龛上方悬挂着“光照大千”的匾额,正门上内悬“慈航普度”的匾额,为穿斗抬梁式构架,硬山顶;大悲殿背侧檐下设有供奉韦驮菩萨的神龛和供台;第三进为大雄宝殿,主祀三世佛,中间为释迦牟尼佛,左右分别为药师琉璃光佛和阿弥陀佛,为穿斗抬梁式构架,硬山顶。二三进间有一天井,天井上搭盖棚顶。主殿的左侧外墙上镶着“佛光普照”四个黑底金字。

  前殿

  与主殿同在南北中轴线上的是供奉玉皇大帝的“天坛”,面向大悲殿,面阔三间,左边设有“换签处”,为穿斗抬梁式单檐硬山顶。“天坛”殿左和殿后各有一个六角金炉,金炉为砖石结构,左侧金炉六面均雕有花草、仙鹤、鸟兽等精美的浮雕。龙泉井正位于“天坛”和左侧金炉之间,靠近“天坛”,井水清澈。“天坛”和主殿之间搭有棚顶。

  侧殿

  主殿的左侧为供奉圆通古佛的穿斗抬梁式单檐歇山亭,殿堂面朝大悲殿,背靠照壁,面阔三间。主殿的右侧为供奉文昌帝君的殿堂,与主殿同向,殿前之门与大悲殿并排,上书“斯文主宰”;殿堂面阔一间,与大雄宝殿并排,神龛上方悬挂“文采风光”的匾额,硬山顶;殿堂与前门之间为走廊,廊上摆放着香炉,廊顶架有铁架网。走廊的右侧为住寺“阿姑”的单层舍房,舍房最靠外的窗台设有“解签处”。

  寺院文物

  宫内有龙泉井、清碑、龙柱等文物古迹,1987年公布为第二批惠安县文物保护单位。

  龙泉井

  据县志载,先有井,后而有宫,有拜亭誉为“龙泉甘露”,井深3.5米,井径0.5米,长期蓄水2米左右,条石砌筑,井围方形,外设井栏,水极甘洌,涌泉不竭。

  清碑

  即龙泉宫特祭节略碑,镶于大悲殿宫壁西侧,碑高33厘米,宽48厘米,1863年(清同治二年)立,楷书镌刻,字径1厘米。记及旱疫、“洪杨变起”及农民起义军攻城之事,观音菩萨佛法神力御患抗,有功于民,奉文部上准于春秋佛诞特祭,因此有“特祭观音佛祖”称誉。

  龙柱

  清重修宫宇时,竖立辉绿岩镂雕龙柱1对,高2米多。立体飞龙 ,盘旋柱上,昂首杨鼠,披鳞舞爪,穿云新,登岛门凌空奔腾,雕工精湛。

您可能喜欢: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