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性院

寺院大全 | 作者:网络 [投稿]

\
福建湖里觉性院


  地理位置

  觉性院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枋湖西三路(禾山小东山下)

\
福建湖里觉性院


  寺院简介

  觉性院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枋湖西三路(禾山小东山下),占地面积2060.47平方米。始建于后唐,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是厦门历史上最早创立的一所佛教寺院。

\

福建湖里觉性院

  寺院历史

  觉性院最初属于家庙式的堂院,是陈氏家族入迁鹭岛所建的宗族自建佛院,为祭祀祠堂、佛堂,供奉观世音菩萨和陈夷则神主牌位。元末,该院毁于兵燹,据清乾隆版《鹭江志》记载:“是院近薛岭,原极广大,常住僧九十余人。寺两座相连,不下普照。今尽坏,只存数间祀佛而己。”。明成祖永乐年间(1403—1424),住僧圆镜禅师才将觉性院拓建为真正的佛寺,被尊为觉性院的开山祖师。据清道光版《厦门志》载,全盛时期的觉性院,“极宽敞,常住僧八九十”,与普照寺(即南普陀寺)、普光寺(即金鸡亭寺)、虎溪岩寺、天界寺等并称“七岩八寺”,“觉性钟声”更成为厦门岛的一处名胜。但到清道光时,它再次风雨飘摇,圮塌得“只存数椽”。清末光绪二十六年(1900)庚子,南院喝云派有益大师云游南洋群岛,募资重建觉性院。

  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释善琳担任觉性院住持,善琳法师皈依清修法师,历任妙释寺住持。“文革”期间,当地农民就佛院旧址建砖瓦厂。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宗教政策全面落实后,该院由吴喜姑向厦门市佛教协会申请协同落实宗教政策,就旧院址复建小佛堂住修,同修女众数人。2001年,觉性院正式成为一所对外开放宗教活动场所。2003年10月,厦门市佛教协会组织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反复协调,拟派南普陀寺僧人住持未果。

  2008年初,经民宗局,市佛协等部门研究决定,委派时任南普陀寺副寺兼书记德煌法师接管觉性院,主持觉性院的日常管理事务。德煌法师1985年礼师出家,1992年毕业于闽南佛学院,并留南普陀寺工作。1993年,法师于厦门大学继续深造,研读《经济管理学》,并于隔年公派出访马来西亚;1996-1998年,参学于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2001年始任教于闽南佛学院;2005年起先后担任南普陀寺副寺兼大知客、书记等职务。现在的觉性院在德煌法师的管理下,率先垂范、整顿寺务、领众熏修、精勤道业,制订寺院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使寺院宗教活动渐入正轨。

  诸妙功德广无边,倒驾慈航渡众生。觉性院在德煌法师的住持下,兴寺安僧,宣扬正法,必将为弘扬人间佛教添砖加瓦。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