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庵与楞严寺

寺院旅游 | 作者: [投稿]

  白衣庵与楞严寺

  俗话说,“天下名山僧占多”,雄狮岭下的楞严寺已有近900年的历史,是湖光岩的主要古迹。北宋靖康七年(公元1126年),僧人释琮在此结草为庵,借白云岩洞为佛堂,供奉如来三宝佛,号称“白云禅庵”。三年后,接待了流放途中的李刚,把李刚题写的“湖光岩”三字刻于白云岩上方。“白云禅庵”一直香火不断,到了清代才更名“楞严寺”。“楞严”二字取自佛教楞严经》,表示佛法坚强的意思。去过庐山“仙人洞”的朋友一定会觉得似曾相识,因为白云岩与仙人洞确有几分相似。楞严寺右侧新建一诗廊,荟萃了古今名人咏题的诗赋。它依地势层层上升,回廊三曲,新颖雅致。

  白衣庵与楞严寺隔湖相望,它原是湖西雌狮岭崖壁上的一孔石窟,相传为宋代一位白衣女尼的修行处,故而历来只有清一色的小尼姑。石窟外面的新佛堂是香港游客于1992年捐建的,据说她到白衣庵拜过观音大士之后,竟然事事如意。

  出楞严增左侧山门,沿云梯攀是雄狮岭绝顶,有一卒三层楼阁矗立在显要处,兰瓦粉墙,檐牙高啄,名曰“望海楼”。缓步登楼,八面来风,不仅湖光岩的景物一览无遗,东海岛的波涛也尽收眼底,是观景休憩的绝佳处。由望海楼南行数十米,有一卒夫妻合葬墓筑于断岩边,背后是茂密的相思林,眼前便是美丽的湖光山色。

  女墓主莫五姑是高州人氏,海南秀英港“秀英”二字便是她芳名。男墓主陈济棠为钦州人氏,原国民党军队的一级上将,南踟军总司令、广东省政府主席。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陈先生做了一件大好事,我们永远纪念他。事情要追塑到长征前夕的一次绝密谈判。1934年,周恩来与陈济棠达成了瓦解蒋介石的反革命围剿的五点协议:1.就地停火;2.互通情报;3.解除封锁;4.相互通商;5.相互借路。同年10月,第五次围剿失败,陈济棠先生依然信守协议,网开一面,红军才顺利突破第一、二、三道封锁线,踏上二万五千里北上抗日的征途,实现战略大转移。

您可能喜欢: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