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千秋白马寺
再过60多年,中国第一古刹——洛阳白马寺就2000岁了。2000年的岁月,可以改变无数人们无法想象的事情,佛教也从一个外来宗教,最终完成了本土化,演化成独具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大凡来白马寺的人多是为了感受那近2000年的历史。
白马寺在洛阳城东12公里处,北依邙山,南望洛水,隐身于郁郁葱葱的古木丛中,红墙青瓦的殿阁和高耸的宝塔,显出与众不同的风采。“中国第一古刹”的声誉使每一个人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走在这个地方。
洪钟响起,法香袅袅。漫步寺内,近2000年的古朴与厚重油然而生。“祖庭衣钵遍名山,白马真经传奕世。”在寺内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我看到了这副对联,它写透了白马寺浓缩了近2000年的历史。
在人们眼中,白马寺早已成为一种精神象征,类似于今天人们所说的标志性建筑。这座象征着佛教正式传入中国的建筑,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而“白马真经”的故事却是从东汉永平七年(64)开始的。
东汉永平七年的一天,汉明帝做了一个梦,梦见一金人,身长丈六,飞绕殿庭。第二天召集大臣,说到此事,太史傅毅答曰:“臣览《周书异记》,谓西方有大圣人出,灭后千载,当有声教流传东土,陛下所梦,将无是乎?”汉明帝听后即遣大臣中郎将蔡愔、博士王遵等18人出使西域,拜求佛法。
这18人一路西行,饱受磨难。当时东汉刚建立不久,还没有取得对西域的控制权,因而他们的行程非常艰难,据说最后抵达今阿富汗一带时,仅剩蔡愔和王遵两人。碰巧他们遇到了在当地游化宣教的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二位大师,还见到了梵本佛经60万字及释迦牟尼白毡佛像。他们便敬请二位高僧东赴震旦弘法传教,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同返国都洛阳,汉明帝极为礼重二高僧,躬亲迎奉,并请其禅居鸿胪寺。
翌年,汉明帝敕令于洛阳城西雍门外三里御道北兴修僧院,建起以作精舍,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便命名这座精舍为白马寺。
佛教就这样传入了中国。
我国古代三公所居称为“府”,九卿所居称为“寺”,秦朝凡宦官出任外庭职务,官舍统称为“寺”,如大理寺、太常寺、鸿胪寺,后来官府都被称为官寺,自从出现白马寺后,“寺”逐渐成了一种专有的称呼。北魏太武帝始光元年,以“伽蓝”为寺的名称。隋炀帝大业年间,又改为“道场”。唐朝复改称寺。
这些称呼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佛教接受程度的变化。今天,人们往往将寺和庙连在了一起,笼统地称之为寺庙。其实,寺与庙之间是有区别的。在古代,寺是外来宗教的宣传场所,供奉的是佛;而庙则是为纪念忠贞人士建立的场所,如文庙、关帝庙等。
据说,佛教传入我国的时候,西域同汉朝的关系再次处于隔绝状态,蔡愔和王遵的西域之行实质上也是一次侦察活动。有些专家甚至认为,当时汉明帝派遣他们前往西域求佛,其实就是为了调查西域各国的实际情况。史料记载,佛教传入中国的第五年,窦固出击匈奴,追至天山,夺得伊吾等地,汉政府遣班超出使西域,西域才又一次归属中央政府。此时,西域已经与汉朝断绝关系65年了。
我们抵达白马寺,正是9月底,秋雨飞舞,促人清醒。秋雨洗去了白马寺的尘土,给人留下了无尽的遐想。白马寺并不大,占地仅200多亩,但却历经沧桑。近2000年的岁月中几经重建,如今仅有山门的部分券石为汉代遗物,这是白马寺内现存最古的文物。
白马寺山门前150余米处是新建的石牌坊,过牌坊后,是放生池,有三孔石拱桥跨池南北。进入山门,依次看见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卢阁五层殿堂。整个建筑群左右对称,体现了中国特色。山门前两匹石马站立左右,温顺乖巧,完全没有汉唐作品中昂扬蓬勃的气韵。它们是宋代的作品,由青石所雕,马高1.8米,身长2.2米。据说原为宋代太师太保、右卫将军、附马都尉魏咸信墓前之物,20世纪30年代,白马寺住持德浩法师将这两匹石马迁置于寺门前。
进了寺门沿着左右两边的甬道一路前行,就到了白马寺的最高处——清凉台。传说这里是汉明帝刘庄乘凉读书的地方。白马寺建成后,摄摩腾、竺法兰二位大师移锡其内,在寺内清凉台共译出了中国第一部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
从汉代到现在,白马寺几毁几建,经风历雨,折射出佛教融入中国社会的历程,见证了改朝换代的兴亡。从佛教传入中国到唐朝中期完成本土化改造,在这期间有北魏大兴佛教的行动,也有唐代毁佛灭佛的手段。
佛教虽起源于印度,而发展却在中国,然而这种发展却是非常艰难的。白马寺内的焚经台,就见证了这种艰难。传说佛教传入中国后不久,佛、道之间就展开了辩论,当时贺正之、褚善信等690名道士上书汉明帝,要与“西域胡僧较试优劣”,以辨真伪。于是,在城外筑二坛,佛、道之徒用火焚烧两家经书,结果道士经书化为灰烬,佛经烈火不燃,“惟见五色祥光独天”,佛教取得了初步胜利,开始逐渐传播。虽然这个故事的真伪值得怀疑,但是它却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佛教传播的艰难。
到了两晋时期,佛教兴盛起来。北魏末年,北方各地的佛寺达到3000多座,僧尼达200万之多。今天我们所见到一些石窟大多是在这个时候开凿的。白马寺也由中国佛教发祥地而逐渐成为中国佛教活动中心,声名远播日本、朝鲜、越南等地。
白马寺内有一对联:“宝笈东来,经归清凉,法藏兰台贯古今;金人西应,声焦化下,寺启白马昭日月。”最先将佛教传入中国的是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他们也许并没有想到,佛教文化给中国带来如此深远的影响,但是中国人却记住了他们。在白马寺山门的左右两面就是摄摩腾、竺法兰的墓,墓前不远处,是两座石碑,一座墓碑碑文记载了白马驮经的故事,另一石碑上刻着《四十二章经》。
不知不觉中雨下大了,风也刮起来,我们已经无法浏览《四十二章经》了,虽意犹未尽,却也只能离开。
出了白马寺,站在公路上回望,风雨中白马依旧,红墙依旧,名闻洛阳的“马寺钟声”也应该依旧吧!
万年寺算得上是峨眉山的母寺了,在峨眉山以普贤菩萨闻名于世之前,便有了这座万年寺启发信心。这座寺院位于峨眉山的半山,上可通于金顶胜境,下可达于清音阁,左右山形环绕,内藏本迹法要。寺院的建设是一个标准的汉传格式,山门进入后,便是天王殿、普贤殿以及
在佛教的禅宗里面,永明延寿禅师无人不知。《灵隐寺志》说他是属于法眼宗的,其实,他倡导祖佛同诠,禅教一致。融法相、三论、天台、华严各宗于一体。持律清严,行道念佛,持密咒,欣往生,有
今日龙华寺与静安寺 今日龙华寺依然巍然屹立,并计划筹建一座上海佛教文化中心国际会议厅。唯静安寺重新扩建,约三、五年后,方能建成新殿楼阁,大放异彩。 海内外佛教徒来到上海参访,几乎都
江南悬空寺大慈岩(图片来源:资料图) 江南悬空寺大慈岩 大慈岩位于建德市南面24公里处。它是一个佛教文化和秀丽山水完美结合的旅游胜地,素有浙西小九华之誉,以江南悬空寺、长谷溪流、全国
门票: 20元/人,1.2以下儿童免费;12月31日撞钟日门票是380元。 开放时间: 07:30-17:00 交通概况: 乘公交33、44、301、307、游3路到何山桥下,步行上桥后沿匝道至寒山寺;或公交9、10、4
【基本信息】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南俊路115号 门票:不详 开放时间:全天 交通:泉州市区内乘坐10路、25路公交车到承天寺站下车即可。 【景点介绍】 承天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中心承天巷对面南俊
门票开放时间: 60元,保险一元(自愿)开放时间:9:0017:00 交通概况: 从大同乘长途汽车到浑源。 景点简介: 位於北岳恒山脚下的金龙峡,距大同市约80公里,这就是我国五岳名山之一的北岳
门票开放时间: 门票15元 交通概况: 白马寺位于互助土族自治县红崖子沟湟水北岸。前往西宁以北40公里的互助土族自治县,可乘西宁长途汽车站的中巴,15分钟一班,票价15元左右,行程1小时30分
门票开放时间: 每周一休息;平日票价5元,节日期间10元。 交通概况: 公交9、10、16、18、24、25、602路可以到达。 景点简介: 在银川古城西南部,有一座著名的寺院叫承天寺,寺内中间一座耸
景点介绍: 法门寺位于宝鸡市扶风县城北约10公里的法门镇,东距西安120公里,西距宝鸡96公里。法门寺因存有流传千年的佛指舍利而闻名于天下,更有多种文物珍宝,是一座罕见的文物宝库,被誉为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