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黄檗山万福禅寺

寺院旅游 | 作者: [投稿]

  黄檗山万福禅寺位于福建省福清市渔溪镇境内,因山上盛产黄檗树而得名。素有“有地皆旖旎,无处不烟霞”之美称。万福禅寺始建于唐贞元五年公元(789),由正干禅师开山,初名“般若堂”,唐德宗赐名“建福禅寺”,明朝万历皇帝赐额“万福禅寺”,是中国禅宗主流--临济宗的发源地,世界黄檗宗福庭,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开放寺院之一。

  万福禅寺历史上高僧辈出,先后有正干、希运、鸿庥、大休、正圆、密云、费隐、隐元等高僧卓锡弘化,大阐宗风。盛于唐,重修于明清,以黄檗希运禅师的一部《传心法要》享誉长江两岸,法脉遍布闽粤、港、澳、台、新加坡、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清顺治十一年(1654),隐元禅师率弟子三十余人应邀东渡弘法,参照中国黄檗山万福禅寺模式修建了日本黄檗山万福禅寺,世称“新黄檗”,创立了日本“黄檗宗”,隐元被日本天皇封为“大光普照国师”,黄檗派下所属寺院有五百多座,信徒一千多万。现在,日本黄檗宗每年都会组团前来古黄檗祖庭寻根拜祖,举行文化交流活动。

  1989年重兴祖庭修复大计,先后有印尼侨贤陈子煌先生,日本黄檗宗信徒山岗容治先生、日本黄檗宗大本山万福禅寺,日本京都旅日华侨同乡会以及国内外高僧大德、仁人志士慨舍二千万元净资,梵宇朗照大千,法筵重开东南。

  黄檗山山因寺名,寺因僧显。山上有十五峰、七石、五岭、三溪、三泉、三井、蟒洞、龙潭、下棋栊等风景名胜。历代文化骚客如:梁江淹、唐宣宗、宋理学家朱熹、大学士蔡襄、著名诗人刘克庄、明内阁首辅叶向高均在此留有诗篇题刻。

  重修后的黄檗山万福禅寺,占地三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一万五千平方米,主要有:总门、开山亭、历史亭、山门、放生池、天王、钟鼓楼、西归堂、功德堂、祖师殿、伽蓝殿、法堂、观间殿、禅堂、隐元纪念堂、回向堂、斋堂、僧寮、黄檗亭、费隐亭、观音亭等建筑,为仿宋重檐歇山式风格。

您可能喜欢: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