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四大丛林之旅:汉口古德禅寺

寺院旅游 | 作者: [投稿]

古德寺大殿

  武汉有大小寺庙百余座,其中许多经历了千百年的沉淀,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有说不完道不尽的沧桑。这里主要介绍武汉四大丛林:归元寺,宝通寺,古德寺,莲溪寺。这四大名寺古刹,其中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景观还是令人着迷。

  古德禅寺

  位于汉口黄浦路上滑坡路74号,始建于清光绪三年(1887年),原名“古德茅蓬”。该寺坐东朝西,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600多平方米。进入山门过甬道即四大天王殿,穿过殿后院落,可到达内容千人的大雄宝殿,造型独特,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大殿左侧有方丈室、觉幻室、观音堂、藏经楼等;右侧为生活区,有寺僧寮房、客堂、斋堂等。寺后及左侧为一片茂密的竹林。但该寺在“文革”浩劫中被毁坏殆尽,近几年市佛教管理部门正加紧复修,以最快速度恢复其古朴庄严的原貌。

  古德寺的历史比宝通寺、归元寺、莲溪寺都要短。1877年(清光绪三年),在汉日今解放大道东段,黄浦路北段一带还是一片坡地。有位法号叫隆常的禅师来到这里,建了一座小小的寺庙,名“古德茅蓬”,他便成了古德寺的开山祖。随着后湖的变迁,前来烧香的人一天天多了起来。到1905年进行了第一次扩建。据说该寺还请了藏经,加强了它在佛寺中的地位。民国初年,昌央法师主持扩建,定名古德禅寺。黎元洪当了北京政府的大总统后,支持古德寺的改建、扩建,并亲笔题写了寺名,悬于山门之上。1921年秋,开始了大规模的改建、扩建工作,重修了大雄宝殿及其他殿宇,塑造了各殿内供奉的大小佛像多尊。1931年汉口大水时被淹没,水退后又继续修复,前后历时13年乃告竣工。

古德寺大殿

  古德寺规模最大时占地2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达3600多平方米。进山门过甬道,首人天王殿,殿内供奉佛寺守护神韦驮和四大天王。穿过殿后院落,即可达大雄宝殿。此殿是全寺的核心建筑,参照缅甸著名佛寺阿难陀寺的建筑艺术风格建造,是一座典型的具有浓郁异域建筑风格的、装饰精美华丽而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寺庙,为汉传佛教唯一、世界仅存两座此类风格的佛教建筑之一,具有重要的宗教、建筑和文化历史价值。

  正方形大殿内空高达16米,殿内可容千人,殿顶盖有象征五佛(即东、南、西、北、中五方佛,又名五智如来。中为法身佛,即毗卢遮那佛;南方宝生佛,表福德;东方阿网佛,表觉性;西方阿弥陀佛,表智慧;北方不空成就佛,表事业)四菩萨(即文殊、普贤、观世音、大势至四菩萨)的9座佛塔,塔周围有96个莲花墩和24诸天菩萨像。殿中供奉三位主尊:释迦牟尼、药师、弥陀,三尊托纱丈六金身大佛盘坐在8级莲花座上。这种三佛同殿的安排,近世少见。三尊大佛前还保留着古德茅蓬时代所供奉的三尊同名佛像,相比之下,后者的形体显得很小了。三主尊佛坛的背后为西方三圣,两廊为楞严二十五圆通及文殊、普贤佛像。

  大雄宝殿左侧有方丈室、觉幻室、观音堂、藏经楼等,右侧为生活区,有寺僧寮房、客堂、斋堂等。寺后及左侧原有大片空地,是菜园和竹园。现外观犹存其轮廓。以往住僧常在50-70人左右。解放初因与广讲寺同搞生产,逐渐并入广讲寺。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