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城关有一个很出名的村庄,称为“洪寺”,熟悉房山史的都知道,“洪寺”是因为傍临历史上一座着名的寺院洪恩寺而得名。
按照已故城关宿儒李北岳辑清人李纯庵《大椿厂随笔》的记载:洪恩寺在房山西北五里许的塔洼村北,原名曰“龙溪寺”。北魏时建,规模壮丽,着于北方。唐开元时重修,改名“洪恩寺”(俗叫红门寺)。
寺院坐北向南,依山临水,林木茂盛,风景幽胜。四面阜岗环绕,矗立着大小不同的花岗岩石,星罗棋布,万态千姿。或如巨人矗立,或如武士执戈。五官清晰,神情毕肖。或如大鹏展翅,或如猛虎跃涧,或如馒首排列,或如危岩欲壑。诡状谲形,笔难尽述,构成一个天然的怪石园林。
寺院红墙环绕,分作内外两层,结构周密严整。共有大殿三层,各附配殿。大理石砌成的正门,高大坚固。重檐飞脊,雕琢精工。横额上刻着隶书:敕建洪恩寺,五个大字。体势雄浑,谨严,深得蔡邑石经笔法。门外列着巨大的青石狮子一对,站在高约二米的两层长方形花岗石台上,四足落地,面目狰狞,凶猛生动,和后边的身子半卧、笑容可掬的造型完全不同。二狮的前左腿,已经折断,存有修补的痕迹。经过考证,确是北魏初建寺时的遗物。还有青石的旗杆础石,大理石的下马石各一对。左右古槐各四株,老干挺拔苍劲,枝叶茂盛,树龄约有千年。进门两边,钟鼓二楼耸峙。鼓已败坏,钟为铜质,造形古朴,为“大元大德元年秋九月吉日”所铸。前殿用绿色琉璃瓦盖顶,七脊重楼,鸱吻高耸。门上悬有隶书木匾,文曰:“法轮常转”。体势与大门的横额相同。大理石神台,云龙旋绕。上坐木质弥勒佛,肥短滑稽。旁列木质四大天王,各高丈余。雄猛威武,出自名手所制。院中有古柏四株。干逾合抱,苍翠可爱。
中院非常宽敞,有古柏八株,凉爽幽静。大雄宝殿建于大理石平台上。周绕雕龙石栏,气象宏伟。重檐飞脊,画栋雕梁,用黄色琉璃瓦盖顶。前有大理石台,上列铁质五供,香鼎高大,分为上下两层。石龙旋绕,精巧玲珑。二层作楼阁形状四面门窗,可以开关。香瓶、烛台各一对,都是“大德五年所造”。殿偕东西,立着大理石碑七座。东边三座,一是“大元大德元年重修大都路房山县洪恩寺碑”,体势雄沉严谨,具有张迁碑神骨。……青石经幢十多个,大半字迹已经剥蚀,模糊难辨,推断也是北魏遗物。大殿门上悬有木匾,隶书文曰“彼岸同登”。中列大理石神台,云龙盘绕,……估计这样的神台,乃是金代“磐宁宫”安奉皇帝灵位的遗物。台上有释迦牟尼、阿难、迦叶三尊神像,旁列十八罗汉,都是铜质。铸造精工,庄严奇古,出自高手所为。东西面的殿壁上,彩绘“如来佛成道图”,每一幅图画的面积大小都不一样,借用画中的山川、树石、祥光、云气随着高低上下,作为界限。构思布局巧妙自然,天衣无缝,别具匠心。画中的仙佛、侍女、金刚、力士,面目表情,衣冠佩饰以及珍禽异兽瑶草仙花,各种水族的形貌、类别,姿态万千,不可名状,五色缤纷,高古生动,使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深得吴道千、周笔法,虽无款识,一定是名手所作。尤其名贵的是两边北壁上,各有山水画一幅。东边是“上方探幽图”,西边是“西塔(域)访经图”。对于上方山西峪寺二处的山川形势,寺塔的位置,途径林泉的分布,个个逼真,维妙维肖,烟云浩荡,殿宇玲珑,卉木葱苍,人物高古。融北宋米家父子(米芾、米友仁)笔法于一炉,而又有所变革。翠滴玉流,山青云一。阴阳晦明,千江万状。独树一帜,别开生面。隶书下款是:“大元大德二年,岁次戊戌,重阳吉月。信士弟子高克恭熏浴敬绘。”体势古拙雄厚,深得汉礼器碑神韵,篆体印痕三枚,一是白文:“高克恭印”。一是朱文“彦敬”。一是椭圆形宋文:“房山居士”。在《访经图》的右下角,还有一篇短跋,文曰:“纵观历代祠庙画壁,多作圣贤神佛,无写山水者。今了□尘上人,欲为山门留念,固请再三,奈予弗工斯道何!不得已,敢摹上方、西域二佛教胜境,用答雅谊云耳。房山居士什记,时年五十。”下面有长方形篆体朱文印痕,文曰:“不惑子”。这些珍贵的壁画和文物全部损毁在清代咸丰年间。
当时洪恩寺的后院中有古松四株,堆积着太湖石假山,峰峦洞穴,剔透玲珑,传说是金军攻打北宋都城汴梁以后,拆毁“昆岳山”而移来的东西。门上悬着楷书大匾,文曰:“慧海慈航”。用绿色琉璃瓦盖顶,殿内大理石雕龙的神台上,有“多面观音”(俗名千手千眼佛)铜像,铸工精细,面目慈祥。左右共有二十八条膀臂,每臂手中所拿着的法宝,造型精巧,各有名称。依墙分列着高大雕龙的樟木藏经橱,北面四座,东西面各七座,一共十八座,内装善本佛经。香案上摆着小型的钟、鼓、铙、笙、箫等乐器。
洪恩寺建有斋宫,当时只能从中院大门的缝里望去,院中蓬蒿没膝,蝮蛇纵横,狐兔跳跃,非常荒凉。大殿门上悬着的“慎终追远”铜匾,和阶前北方的螭首龟蚨大理石碑,都能隐约看见。据寺僧说:“石碑是金世宗大定年间所立”。可惜没能开锁一读,真是憾事。
在禅房和香积橱里,摆列使用过的两种瓷器。像香炉花瓶,香筒水盂,茶具酒具,盘碗罐缶等物。一种是较为粗糙,带着黑边,并有五个黑点,形如一朵梅花的。一种较为细薄精制的,上面带有山水人物,花卉鸟兽图案。真草隶篆,四体书法和题款印痕,可以辨认出,前者是金人自行制造的,后者是从宋朝抢来的。在题款与印痕内,有着“元丰”、“绍圣”、“建中”、“大观”、“宣和”等宋代年号,乃是真正的宋瓷,可惜多已残破不全。
洪恩寺西面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平顶山,山顶是人工凿平的。上面建有大东阁。阁的四周多用花岗石砌成护基。雕龙的大理石栏环绕,中建大理石平台,台上有二层高阁,雕梁画栋,巍峨秀出,十分轩敞。门上悬有木匾,隶书“大东间”三个大字,体势与斋宫横额笔法相同。盖因金人起自东北,踞有中原,取诗经、鲁颂,《闼宫》篇中:“奄有龟蒙,遂荒大东”句义,以作阁名。内有木质接引佛像,高约丈余,仪容庄严,右臂平举微昂,指向前方,表情灵活生动,出自名手所制。阶上有螭首龟蚨的大理石碑,碑身断折仆地,阳面向下,未能阅读碑义。
洪恩寺在清朝中期,还比较完整,金代后裔完颜蹦庆,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来房山祭祖陵时,曾经住宿于此,后来大毁于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进陷北京之际。连旷世国宝高克恭的名画,也同化劫灰,真是非常可惜。现在惟存残破基础,零乱瓦砾,一片荒凉,徒供游人凭吊而已。
洪恩寺在历史上的地位,主要因为它是金代皇帝拜陵时的行宫——“磐宁宫”。金代第三任皇帝海陵王完颜亮为了定都北京,将先人列祖列宗迁往云峰山下重建了皇陵。为皇帝贵族每年拜陵祭祀中途休息方便,便将洪恩寺改建为专供皇帝休息用的行宫——“磐宁宫”。《金史》载,“贞元三年三月乙卯,命以大房山云峰寺为山陵,建行宫其麓,十月丁酉,大房山行宫成,名曰‘磐宁’”。(见 《金史》卷五)大定二年(1162年)九月,“辛酉,奉迁睿宗皇帝梓宫于磐宁宫”。金世宗的昭德皇后也曾“奉安于磐宁宫”。看来磐宁宫既是行宫,又是临时停灵的地方。据《日下旧闻考》等书记载:磐宁宫又是灵庙。
公元1160年10月,完颜亮率大军南下攻宋,要完成他统一中国的大业。但由于海陵王南下迁都、备战等操之过急,大量耗费国力,受到许多贵族和皇室的反对,所以在海陵王率领军队打到长江时,他的族弟赵王、东京留守完颜雍便乘机在辽阳起兵称帝,改年号为大定。
后院政变着火,前方宋朝官兵在虞允文的率领下奋力抵抗,海陵王在采石矶打了败仗。兵败三天以后,主将耶律元宜在阵前乘乱发动哗变,用强弓利箭射死了海陵王。完颜雍消除了后患,他从辽阳进军北京上台政变成功。
海陵王当朝时的文臣武将,都是精选的精英才俊。完颜雍称帝以后,不得不留用了一些原来的大臣。兵部尚书可喜就是其中之一。可喜虽被新朝留用,但他不忘海陵王的知遇之恩,总想找机会为海陵王报仇。等了一年多,机会终于来了。大定二年夏末,完颜雍要前往大房山的金帝陵朝拜列祖列宗,命可喜担任御林警卫之职。可喜认为时机已到,便暗地筹划,把亲信们悄悄派到磐宁宫埋伏,准备在完颜雍拜陵到磐宁宫休息时破门突袭,刺杀完颜雍。但是消息走漏。此次拜陵行程已定,完颜雍又不便更改行期,于是,他暗中调集人马,也想借机除掉可喜以儆他人。
据在丰台区出土的乌古伦元忠墓志记载,到达磐宁宫后,完颜雍住到寝殿内,让大驸马右承相乌古伦元忠带领巴图鲁勇士守卫寝殿大门。夜半时分,可喜发难,率人进攻寝殿,巴图鲁们和可喜展开了激战。乌古伦元忠要出去参战,完颜雍不让他出去。完颜雍态度坦然,从容不迫,面对刀光剑影,依然和乌古伦元忠谈论一些宫廷琐事。完颜雍“语如平素”,这种态度对巴图鲁们是个极大的鼓励。勇士们越战越勇,外部接应的兵马也已杀到。在内外的顽强夹击和包围下,可喜的部下多数弃械投降。可喜见大势已去,只得饮恨自杀。完颜雍拜陵后率文武群臣平安地返回中都。磐宁宫也成为他巩固皇权的纪念地。
到了元代,磐宁宫又重新改名为“洪恩寺”。明代更名为大洪恩寺。清代时还颇具规模。在英法联军进攻北京的时候全部毁掉。
1988年,笔者和二三同好在踏察中发现房山县城西塔湾村旁有一大片古建筑遗址,在遗址中发现一些金代乃至金以前遗物,按照古籍记载的方位,此处应是磐宁宫。于是,报经有关部门批准,进行小规模的调查和试掘。
这块地方的古建筑遗址,经过试掘,能看出有三进院落,十分宽敞雄伟,整个遗址区占地有200多亩,三面环流河水,北面靠一高坡。院墙墙基分内院外院,外院竞套有四层院墙,看来是先后经过四次修废。三进大殿殿址一层一层走向漫坡上,看来是依高坡坐北朝南而建,整体上看,布局严整紧凑,颇似宫室。是否由金代的磐宁宫衍变为洪恩寺后,又荒废了,这需有材料来证明。
在这片遗址上,到处散落着从唐到明代各个时代的砖瓦,偶尔还能拾到黄或绿釉的琉璃瓦,有一长方形建筑遗址,满地是陶瓷砖瓦,有些瓷器碎片很细腻。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比较粗糙并带有七个黑点,明清时代未见到这种瓷器;另一种又薄又白,很像南方的宋瓷。同时出土的还有水缸、砂锅、瓷盘等。
隔河相对的山岗上,从岗地到山尖都有古代建筑遗迹可寻。好似依山层层而升的建筑,就像梯田一样。从被砸碎的汉白玉石块看,可能每一层都有石栏杆围绕。单计遗址,南北长300余米,东西宽100余米,两头呈圆形,能分出五层,越向上越小。至顶端,南北长约100余米,东西宽30余米,中心处有一凸起的地基遗址。看山下依山有流水一湾如带,水环着一个小村庄,名为塔湾,据说此山上曾建白塔一座,因此而得村名。塔湾村东,还有一堵花岗岩砌的阶梯状围墙,从风雨剥蚀程度上看,年代是很久远了。
再向西看,10多米外,林林总总树立着大片的奇形怪状的花岗岩巨石,有榛菇状、老人像等。民国以前,这里的山坡丘陵连宅院旁都长满了树,绿树、怪石、流水、青山和藏于内的红墙绿瓦,确实是一处难得的好景致。
在山下,有一条古路,早已荒废了,但路边的路基护石都还在,这条路一直向前,能从西侧进入金陵,路边有山神庙遗址,还能看见车辙的痕迹。这种种迹象说明,这处遗址就是金代的磐宁宫。
万年寺算得上是峨眉山的母寺了,在峨眉山以普贤菩萨闻名于世之前,便有了这座万年寺启发信心。这座寺院位于峨眉山的半山,上可通于金顶胜境,下可达于清音阁,左右山形环绕,内藏本迹法要。寺院的建设是一个标准的汉传格式,山门进入后,便是天王殿、普贤殿以及
在佛教的禅宗里面,永明延寿禅师无人不知。《灵隐寺志》说他是属于法眼宗的,其实,他倡导祖佛同诠,禅教一致。融法相、三论、天台、华严各宗于一体。持律清严,行道念佛,持密咒,欣往生,有
今日龙华寺与静安寺 今日龙华寺依然巍然屹立,并计划筹建一座上海佛教文化中心国际会议厅。唯静安寺重新扩建,约三、五年后,方能建成新殿楼阁,大放异彩。 海内外佛教徒来到上海参访,几乎都
江南悬空寺大慈岩(图片来源:资料图) 江南悬空寺大慈岩 大慈岩位于建德市南面24公里处。它是一个佛教文化和秀丽山水完美结合的旅游胜地,素有浙西小九华之誉,以江南悬空寺、长谷溪流、全国
门票: 20元/人,1.2以下儿童免费;12月31日撞钟日门票是380元。 开放时间: 07:30-17:00 交通概况: 乘公交33、44、301、307、游3路到何山桥下,步行上桥后沿匝道至寒山寺;或公交9、10、4
【基本信息】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南俊路115号 门票:不详 开放时间:全天 交通:泉州市区内乘坐10路、25路公交车到承天寺站下车即可。 【景点介绍】 承天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中心承天巷对面南俊
门票开放时间: 60元,保险一元(自愿)开放时间:9:0017:00 交通概况: 从大同乘长途汽车到浑源。 景点简介: 位於北岳恒山脚下的金龙峡,距大同市约80公里,这就是我国五岳名山之一的北岳
门票开放时间: 门票15元 交通概况: 白马寺位于互助土族自治县红崖子沟湟水北岸。前往西宁以北40公里的互助土族自治县,可乘西宁长途汽车站的中巴,15分钟一班,票价15元左右,行程1小时30分
门票开放时间: 每周一休息;平日票价5元,节日期间10元。 交通概况: 公交9、10、16、18、24、25、602路可以到达。 景点简介: 在银川古城西南部,有一座著名的寺院叫承天寺,寺内中间一座耸
景点介绍: 法门寺位于宝鸡市扶风县城北约10公里的法门镇,东距西安120公里,西距宝鸡96公里。法门寺因存有流传千年的佛指舍利而闻名于天下,更有多种文物珍宝,是一座罕见的文物宝库,被誉为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