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方山与斗方寺

寺院旅游 | 作者: [投稿]

  斗方山是一座风光旖旎的奇山, 山因形似斗方而得名。山中诸峰叠翠,气势雄伟;林木葱郁,花草斗艳;风光秀丽,气候宜人。山的南侧奇石林立, 因形状物,栩栩如生。山中洞府遍布,为游人所神往。 山的东侧是建于北宋时期的“舍利宝塔”。宝塔因红沙石质,行如立鼓,小巧玲珑,被载入了《中国宝塔名胜大辞典》。山中还有磨崖刻字十多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斗方山不仅是风景秀丽的名山,而且还是历史悠久的佛教圣地, 占地150亩的斗方禅寺就座落在斗方山上。寺中的古殿皆为一色的花岗石建筑,石梁、石竹、石墩、石架、石墙上都刻有蟠龙花纹,工精形肖,富有浓厚的传统色彩,是省级重点保护单位。 、

  据史料记载,斗方禅寺建于公元776年,由大唐无著禅师草创,后经历了各朝风雨,时有兴衰,曾先后更名为崇果禅院、降龙祖师庙、斗方禅寺、崇归寺等。又据旧志记载,斗方禅寺元代时曾遭兵燹,明洪武年间重建;后来又于清朝隆庆、康熙、乾隆、道光年间不断修葺。斗方寺中悟道的大师历代不乏其人。宋有佛印禅师、维庆法师;明有心节大师;清朝时期的松峰和尚曾在此致驻锡讲经,声名远播,弟子望风而拜,可谓盛极一时。时至20世纪中叶,斗方寺因遭战乱,现仅存三座古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国家宗教政策逐步得到落实,斗方禅寺经浠水县人民政府批准为宗教活动场所, 当代高僧本焕大和尚出任斗方禅寺方丈,其高徒印静法师率海内外弟子筹集资金2000万元进行修复,并在短时期内建成了大雄宝殿、天王殿、韦驮殿、客堂、斋堂、云水堂、钟鼓楼、东坡楼、牌楼、山门、僧察净舍等基础设施,雕刻了数百尊佛像,新辟了水榭亭阁等数十处观光景点,还新修了进山公路,安装了高压输电线路,启动了自来水。 自此,古寺才真正开始焕发出勃勃生机。1998年,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又亲笔题写了寺名,更为古刹增辉。

  如今,金刚塔、禅堂、大悲殿、五百罗汉堂、佛教文化艺术馆等第二期工程已经动工,其他工程也尚在筹建之中。

您可能喜欢: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