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应寺白塔 北京最古老的标志性建筑

寺院旅游 | 作者: [投稿]

 妙应寺白塔

 妙应寺白塔

  妙应寺白塔塔刹

妙应寺白塔塔刹

  从阜成门内大街西口东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耸入云的白塔。洁白的塔身在蓝天衬映下分外雄浑瑰丽,刹顶在阳光下闪着金光,轻风中环绕着天盘的36只风铃发出清脆悦耳的音响,更使整座白塔显得灵动而神妙。

  白塔所在地旧址是距今已千年、始建于辽代寿昌二年(公元1096年)的永安寺。历经多年战乱,到元建大都时,殿堂大都损毁,但一座藏有释迦舍利的佛塔尚在。

  元世祖忽必烈深信藏传佛教。他继位后拜西藏著名僧人、藏传佛教萨迦派首领八思巴为国师,请他掌管全国佛教。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忽必烈决定在元大都兴建一座象征王者之都的大型藏式佛塔。他亲自选址建在有释迦舍利塔的永安寺内,并命八思巴的俗家弟子、尼泊尔匠人阿尼哥负责设计与施工。

  阿尼哥冥思苦想,精心设计了一座融印度、尼泊尔与西藏佛塔建筑艺术并有创新的覆钵式佛塔造型。又夜以继日地指挥施工,历时8年,于1279年竣工。

  建成后的白塔总高50.9米,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三层为平面亚字型折角须弥座,第三层是雕有24个凸起的莲花瓣组成的莲花座;塔身下部为覆钵式,形似宝瓶,上部为高高的向上收缩的圆锥体,有十三节,称“十三天”,为佛教的最高级别;塔刹由刹座、相轮、宝盖和刹顶组成,这是目前藏式佛塔中所仅有的。

  白塔落成后,京师为之震动。忽必烈大喜过望,命人从白塔向四周各射一箭,在箭的射程内,建一座大型寺院,赐名为大圣寿万安寺,成为忽必烈营建元大都的最重要的工程之一。建成后这里成为皇家进行宗教活动和百官习仪的中心场所,香火鼎盛。但是元末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一场特大的雷火焚毁了大圣寿万安寺的所有殿堂,只有白塔幸免。

  明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重修寺院,并改名为妙应寺至今,但人们一直俗称为白塔寺。清代对寺和白塔又多次修葺。清中叶以后寺内庙会日益兴隆,清末,与隆福寺、护国寺、土地庙齐名,成为北京的四大庙会。

  现存的白塔寺,除白塔外,还有钟鼓楼、天王殿、意珠心镜殿、七佛宝殿、东配殿等。意珠心镜殿内是藏传“万佛造像艺术展”,展出了藏式佛像近一万尊,其数量之巨大,种类之繁多,年代之久远,艺术风格之多样都是前所未有的。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