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徒拜见长老高僧,礼敬诸佛菩萨,在不同的场合,为表示自己尊敬与虔诚的程度,有各种不同的行礼方式。这里包括了从简单的合掌到复杂的行十方礼。
合掌:以两掌相合,十指相并,平胸端直,以表恭敬之态。若指掌不合,乃是心慢礼散所致,必须纠正。念佛、绕佛、唱赞、念咒时,均应合掌。
问讯:以两手相屈,弯腰至膝,操手下去,合掌上来,两手拱举齐眉叫做问讯。《地持论》说:“当安慰舒额,先语平视,和色正念,在前问讯”。
长跪:以两膝着地,先下右膝为礼。《神足无极经》说:“月天子即从座起,更整衣服,前下右膝,叉手长跪。”尼女体弱,佛叫长跪’。
礼拜:即是五体投地,《长阿含经》说:“二肘、二膝、头顶,谓之五体。”礼拜时,必须并足(前距八寸,后跟距二寸)正身,合掌俯首,手牵袈裟,先以右膝着地,次下左膝,以二肘着地,舒二掌,过额承空以示接足之敬,以头在地良久,方成一拜。
顶礼三拜:即礼拜三次,表示尊敬。俗家两拜,是法于阴阳;佛家三拜,以表三业归敬。《智度论》说:内式礼拜,大约身口二业;佛法以心为本,以身口为末,故以三拜为礼数。
礼拜还有两种禁忌:一是拜僧,若这位僧人正在礼佛、说法、诵经、写经、饮食、漱口、剃头、裸身、大小便时不得礼拜。二是拜佛,若在大殿拜佛,不能见蒲团就用。因中间所设的蒲团,有的备上香之用,有的为主法者专用。一般人拜佛,可用靠边的蒲团,或不用蒲团就地而拜,这样更能表示对佛的恭敬。
行十方礼:多在普佛、蒙山施食等法事中行之,是将问讯和礼拜相结合,形成一组连续的动作,向各个方位行礼的方法。
展具礼拜:礼拜前先敷展卧具于地,全展开的称为“大具”。展开一半的称为“半具”,展开回摺的称为“田字具”。展成四招的称为“四摺具”,不展开的称为“一字具”,又叫随具。其中展大具是最隆重、最虔诚的礼节,展半具为大和尚礼佛所专用。
拈香礼拜:拈香的方法是:在香案前把香点燃后,用两手的中指和食指夹着香杆,大拇指顶着香的尾部,执于胸前。再举香齐眉,放回胸前。先插右面,默念“誓断一切恶”;再插左面,默念“誓修一切善”;后插中间,默念“誓度一切众生”。插完后,合掌再默念:“愿此香花云,直达三宝所,恳求大慈悲,施与众生乐。”若是燃檀香,即先用左手拈起一瓣,双手拇指和食指拿着香的两头,其余手指张开伸直,高举齐眉,右手将檀香放进香炉。再用右手拈起第二瓣,如此交替,拈香三瓣。其观想默念与上长香相同。
(一)如何请经、持经: 1.请经时,经要夹于食指与中指之间,食指与大拇指同置书面,另三指置书下。 2.凡持经像,皆当双手捧之平胸,不可将经书只手携行、随意放置或置于腋下。 3.不可将经书卷
凡沙门、居士待宾客,除最初问答来意外,厥后当概以佛法因缘及善恶因果等语客,免谈政事、战事、讼事及世间一切无益杂话。并恒于堂中贴一告白,曰:吾家学佛,不谈世事,不用荤酒,不敢歌唱,
中国人素重礼仪,在称谓方面亦十分讲究。而佛教的称谓多属中印合璧,不仅特殊,而且颇具神秘色彩。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各界人士与佛教徒的交往日益增多。由于对佛教称谓缺乏了解,往
一、什么叫晋院、升座? 晋院即进院或入院,专指新住持入主某寺而言。相反,若住持卸职,则称为退院。升座在禅林中原指尊宿受拜请而登高座宣说佛法。如《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云:时大师至宝林,
佛教有它的礼仪方式,其中有些是直接由佛陀时代留传下来的,有些是参照当地民俗礼仪而制定。遵行礼仪可广植善根,并非只是作作样子而已。在此简介南传佛教礼仪,使台湾南传佛徒有可依循的参考
1)尊敬僧的意义 僧在通指佛教所有的出家人,包括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戒叉摩那尼等,不论男女老少,都在僧的范围内。在家佛教徒通常称呼出家人为师父或法师,出家人的身份于在家佛教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无论在哪里,每天或多或少,都得照顾这个口,在寺院里也不例外。有人说,寺院用斋饭,都是些粗茶淡饭,不是更简单吗?。一听这话就知道,这人是外行。可知道寺院大寮里每天
我们日常生活中,身口意三业在有心无心之间,不知做错了多少事情,说错了多少言语,动过多少妄念,只是我们没有觉察而已。当我们的心受到染污的时候,要用清净的法水来洗涤,才能使心地无污邪
日本的两大主要宗教是神道教和佛教。神道教的礼拜之地是圣地;佛教的礼拜之处是寺庙。 在你进入寺庙或圣地的任何房屋之前,都要脱去鞋、帽和头巾。有些寺庙提供塑料袋以便你带着鞋进去。把雨伞
(1)进寺院:要从左往右绕,不可从右往左绕,这叫右绕塔寺。 (2)进大殿:要往左进,要抬左脚进门。要往右进,抬右脚进门。不可在正中间拜佛,因大殿里中间的拜垫,是寺院方丈或当家师主法用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