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课是全寺僧众于每日清晨(约在寅丑之间)齐集大殿, 念诵《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心经》各一 遍,在念诵的起止都配有梵呗赞偈。其中,《楞严咒》为一堂 功课,《大悲咒》、“十小咒”等为一堂功课,有些寺院这两 堂功课轮流念,只有在佛教节日才念两堂功课。
《大悲咒》出于《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是观世音 菩萨的根本法门。至于《十小咒》的名称与出处,列举于下:
l、《如意宝轮陀罗尼》,出自《如意轮陀罗尼经》,也是观世音菩萨的法门之一。
2、《消灾吉祥神咒》,出自《佛说炽盛大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
3、《功德宝山神咒》,出处不明。
5、《圣无量寿决定光明陀罗尼》,是元代人所译,无有经本,是阿弥陀佛法门之一。
6、《药师灌顶真言》,出自《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
7、《观音灵感真言》,元代人所译,没有经本,也是观音法门之一。
8、《七佛灭罪真言》,出自《陀罗尼杂集》。
9、《往生净土神咒》,即《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
10、《大吉祥天女咒》,出自《金光明经》。
念完咒语后,便念诵《心经》。然后,维那起腔唱:“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三遍,再唱赞偈:“上来现前清净众,讽诵楞严秘密咒,回向三宝众龙天,守护伽蓝诸圣众。三途八难俱离苦,四恩三有尽沾恩,国界安宁兵革销,风调雨顺民安乐。大众熏修希胜进,十地顿超无难事,三门清净绝非虞,众等归依增福慧。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两序大众出班绕佛,念“南无阿弥陀佛”几百声。接着,转板念“阿弥陀佛”,大众归跪下三称“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然后,维那起腔念《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悦众敲引磬和板:“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
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接着,维那起腔念:“四生九有,同登华藏玄门;八难三途,共入毗卢性海(接铃鼓)”。大众站起来,维那起腔唱三归依。接着,如果逢朔望,加念“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维那起腔,大众跟着木鱼声念“南无护法韦陀尊天菩萨”三称。然后,换成敲引磬,念《大吉祥天女咒》。最后,唱《韦驮赞》:“韦驮天将,菩萨化身,拥护佛法誓弘深。宝杵镇魔军,功德难伦,祈祷副群心。南无普眼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如果逢初一、十五朔望的时候,早课完后,顶礼三拜,不问讯,仍然向上立定,维那师鸣磬三声,独自称各位祖师名字:
顶礼西天东土历代祖师(一拜)
顶礼天下宏宗演教诸大善知识(一拜)
顶礼本寺开山暨历代诸祖老和尚(一拜)
顶礼各人得戒坛上十师及剃度恩师(一拜)
顶礼方丈和尚
顶礼完后,仍然站立,维那敲磬三声,然后维那呼:“时维佛历XX年,公元XX年XX月XX日朔(望)旦良辰,大众师云集大殿普礼三拜”。维那敲三下磬,接三下大钟。这样,早课全部结束。
(一)如何请经、持经: 1.请经时,经要夹于食指与中指之间,食指与大拇指同置书面,另三指置书下。 2.凡持经像,皆当双手捧之平胸,不可将经书只手携行、随意放置或置于腋下。 3.不可将经书卷
凡沙门、居士待宾客,除最初问答来意外,厥后当概以佛法因缘及善恶因果等语客,免谈政事、战事、讼事及世间一切无益杂话。并恒于堂中贴一告白,曰:吾家学佛,不谈世事,不用荤酒,不敢歌唱,
中国人素重礼仪,在称谓方面亦十分讲究。而佛教的称谓多属中印合璧,不仅特殊,而且颇具神秘色彩。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各界人士与佛教徒的交往日益增多。由于对佛教称谓缺乏了解,往
一、什么叫晋院、升座? 晋院即进院或入院,专指新住持入主某寺而言。相反,若住持卸职,则称为退院。升座在禅林中原指尊宿受拜请而登高座宣说佛法。如《六祖大师法宝坛经》云:时大师至宝林,
佛教有它的礼仪方式,其中有些是直接由佛陀时代留传下来的,有些是参照当地民俗礼仪而制定。遵行礼仪可广植善根,并非只是作作样子而已。在此简介南传佛教礼仪,使台湾南传佛徒有可依循的参考
1)尊敬僧的意义 僧在通指佛教所有的出家人,包括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戒叉摩那尼等,不论男女老少,都在僧的范围内。在家佛教徒通常称呼出家人为师父或法师,出家人的身份于在家佛教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无论在哪里,每天或多或少,都得照顾这个口,在寺院里也不例外。有人说,寺院用斋饭,都是些粗茶淡饭,不是更简单吗?。一听这话就知道,这人是外行。可知道寺院大寮里每天
我们日常生活中,身口意三业在有心无心之间,不知做错了多少事情,说错了多少言语,动过多少妄念,只是我们没有觉察而已。当我们的心受到染污的时候,要用清净的法水来洗涤,才能使心地无污邪
日本的两大主要宗教是神道教和佛教。神道教的礼拜之地是圣地;佛教的礼拜之处是寺庙。 在你进入寺庙或圣地的任何房屋之前,都要脱去鞋、帽和头巾。有些寺庙提供塑料袋以便你带着鞋进去。把雨伞
(1)进寺院:要从左往右绕,不可从右往左绕,这叫右绕塔寺。 (2)进大殿:要往左进,要抬左脚进门。要往右进,抬右脚进门。不可在正中间拜佛,因大殿里中间的拜垫,是寺院方丈或当家师主法用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