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和宫

寺院风貌 | 作者:网络 [投稿]

雍和宫
雍和宫

历史沿革

  雍和宫,位于北京市东城区雍和宫大街,距今已有300年历史。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康熙帝为四子雍亲王建造府邸,称雍亲王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王府为行宫,称雍和宫。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驾崩,曾于此停放灵枢,因此,雍和宫主要殿堂原绿色琉璃瓦改为黄色琉璃瓦。又因乾隆皇帝诞生于此,雍和宫出了两位皇帝,成了“龙潜福地”,所以殿宇为黄瓦红墙,与紫禁城皇宫一样规格。乾隆九年(1744年),雍和宫改为喇嘛庙,特派总理事务王大臣管理本宫事务,无定员。

  在北洋政府、国民党政府和日伪政权统治下,雍和宫遭受极大破坏,许多艺术品和珍贵文物被侵略军和反动官僚窃取。到1949年前夕,雍和宫已是杂草丛生,殿堂残破。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雍和宫这座昔日的皇家寺院极为重视。1961年3月4日雍和宫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设置专职机构雍和宫管理处组织落实实施(26)。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民政府再次筹集巨额资金,对雍和宫古建筑群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整理;并在1981年2月5日(其时为1981年农历正月初一,即中国传统重要节日春节)正式对内外香客与游人开放。

  雍和宫是北京市内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又成立了庙务管理委员员,管理寺内宗教事务。

寺院胜景

 雍和宫风光 

雍和宫风光

万福阁内弥勒佛  

万福阁内弥勒

  雍和宫的建筑,由南向北依次是天王殿、雍和宫大殿、永佑殿、法轮殿、万福阁等五进大殿,其中以法轮殿和万福阁最为辉煌。两侧有鼓楼、钟楼、碑亭、讲经殿、密宗殿、药王殿、西殿、戒台楼、班禅楼等建筑,相互对称。

  雍和宫南门口是三座精美的牌楼,牌楼正面和背面的匾额均为乾隆皇帝所书。雍和宫全景两碑亭之间,便是雍和门,上悬乾隆皇帝手书“雍和门”大匾。

  雍和宫大殿内正北供三尊高近两米的铜质三世佛像。三世佛像有两组:一组是中为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左为东方世界药师佛。右为西方世界阿弥陀佛。正殿东北角供铜观世音立像,西北角供铜弥勒立像。两面山墙前的宝座上端坐着十八罗汉

  永佑殿单檐歇山顶。殿内正中莲花宝座上是三尊佛像,系檀木雕制,中为无量寿佛(即阿弥陀佛),左为药师佛,右为狮吼佛。法轮殿内正中巨大的莲花台上端坐一尊铜制佛像,面带微笑,是藏传佛教黄教的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宗喀巴像背后,是被誉为雍和宫木雕三绝之一的五百罗汉山,全部由紫檀木精细雕镂而成。

  万福阁内矗立一尊迈达拉佛(弥勒佛),是雍和宫木雕三绝之一,是由六世达赖喇嘛的进贡礼品,用整棵名贵的白檀香木雕成。还有一尊木雕三绝在万佛阁前东配殿照佛楼内,名金丝楠木佛龛,采用透雕手法,共有99条云龙,条条栩栩如生。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