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拥世界

  年华似水,岁月如流,来佛学院转眼就是两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虽居市内,但很清静;无地不大,但很和谐。庭院四周,苍松参天,绿荫葱郁,殿宇楼堂,古朴庄严,林荫小道,来往行人寥寥无几,清静安祥。通往藏经楼右边的小庭院又别有一番洞天,“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花木扶疏,香清淡雅。学校不大,却是中国佛教的最高学府;学生不多,但桃花芬芳学问精深。这就是北京中国佛学院。

  来自不同的地区,来自不同的寺庙,但目标是一致的,都是抱着满腔热情来求学。虽是粗茶淡饭,生活清苦,但这算不了什麽。这就是佛学院。我们是生命的信仰者,读书之中的滋味亦别具情趣。喧哗的环境是一种外在的世界,那麽宁静生活就是一种内在天地,各有千秋罢了。人们所追求的事业是没有高下之分的,都是平等的。艰深的佛典广博浩瀚,愈坚定我们追求的信心,单一的生活虽然寂寞,更使我们坚立道心。有位哲人说:“人生并不是一种享受,而是一桩十分繁重的工作。”人生的道路千条万条,虽然我们的选择有某种偶然性,但每条道路都是神圣的,路是自己走出来的,走出属于自己的天地那就是净土。我们肩荷的是佛教的未来,继承过去,开拓未来,慈悲救世,光大佛门,是我们这代人的使命,我们的道路任重道远。所以我们需要武装自己、充实自己,为将来的弘法事业铺平道路。社会上有些不了解出家人的生活,认为他们除念经就像一无所事,其实不然。佛法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这是举世公认的。我们行的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这才是佛教的精神。佛法在世间,并没有离开世间,佛教徒不仅要上报四恩还要下济三途之苦。地藏王菩萨甚至发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大悲宏愿。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高僧为了佛法大计而呕心沥血为之献身。舍身求法、为法捐躯的不计其数。如玄奘西行、鉴真东渡,虽九死其未悔,不仅为佛教在亚洲的传播,而且为两国之间的友好事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佛教亦十分注重现实,就是菩萨不学五明不能成就佛果。佛经上说:“一切世间资生事业悉是佛道”。只要有益大众的悉是佛道,所以佛法离不开人。因此学校派学生去斯里兰卡等国家去留学深造,这都是为更好的弘法利生。《华严经》上说:“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佛教是现实主义者。我们的任务既艰巨又伟大,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992年于北京中国佛学院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