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云兰若沿革

妙云兰若沿革

释昭慧

妙云兰若,乃近代高僧印顺导师(一九○六—二○○五)之所创建。民国五十二年初秋,导师应嘉义佛教会之邀,讲经五日,结下是年晚秋购地结庐之因缘。兰若座落于嘉义市郊,日据时期大岗山派义敏上人曾择此结庐避难,嗣后复有来台至天龙寺传法之日僧南天谟禅师于此卓锡。此处虽无钟灵毓秀、雄峻蔚然之势,然自蕴蓄“斯是陋寺,惟吾德馨”之质朴道风。

民国五十三年五月廿六日,时逢释尊圣诞,印顺导师于兰若作〈掩关遥寄〉,表述舍诸缘务、沉潜静修之决定。甫入关房,即着《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提出印度佛教之分期;其中大乘三系,乃为核心论述。本书实为导师研究印度佛教之枢纽,自是以后,撰写系列相关专着。此诸谠言正论,率皆掷地铿然。以是导师来台后作“印度佛教研究”之关键时期,正是妙云兰若掩关岁月。

翌春,张澄基教授携来文化学院之聘书,几经恳谈,导师遂改变“闭生死关”之计划,出关担任全台首位“法师教授”。出关之后,导师仍数度归返撰稿,故《妙云集》部分编纂,以及《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中国禅宗史》、《中国古代民族神话与文化研究》、自传《平凡的一生》等要着之完成,皆在此闭关或出关复返岁月。然则妙云兰若之于导师思想,实具“承传文字般若”之历史意义焉!

妙云兰若环境清幽宁谧。大殿正门上方,悬以于右任先生署“妙云兰若”之木匾一方,两旁石柱,刻以弘一大师题“无上胜妙地,离垢清凉园”之楹联一副。益以导师关房及导师文物之保留、修护十分完整。一代大德无言之教,胥在于斯;可令顽廉懦立,更生思古幽情。

创寺以来迄今近半世纪;首由导师住持法务,其后移交慧理法师。在慧理、常光法师之带领下,建立女众僧团,创始妙云学园,更于嘉义市中心设置妙云讲堂及妙云教育事务基金会,以传承导师“内修外弘”之精神,循序弘扬导师“人间佛教”思想,并且解行并重,践履人菩萨行。

兰若秉持导师“清澹”风范,历年仅以铁皮陋舍随缘安住,度过冬冷夏热之数十寒暑,且以住众陆续增添,逐渐不敷使用。历经风化侵蚀与地震裂伤,境况不宜长居;慧理、常光法师为安僧度众之长远计,决计进行扩建工程,并且高瞻远瞩,以博物馆等级之保存方式,保留关房原貌。

遍经波折寻觅,终于购得毗邻建地为扩建新址。乃于民国九十二年十一月卅日,由导师亲主动土仪式。建筑期间,百物飞涨,经济窘迫,两位法师强忍重病之巨苦,四处奔波,多方劝募,其坚毅超拔之意志,无私奉献之愿力,令弟子信众深为感动,因此戮力齐心,积沙成塔。

民国九十四年九月七日正式动工。房舍容积总计千余坪,大殿及厢房等建物占地四百八十坪,主体规划为地上六层、地下一层。因地制宜而筑为半圆形建物。其中一至三楼挑高而为大雄宝殿,四楼为药师殿,六楼则为禅堂。五楼特规画为印顺导师纪念馆,结合历史文献与数位科技,以影音记录映现导师完整之生命历程。整体建筑有沉稳庄严以引人正信之外观,有设施新颖而导俗正行之内涵。践履人间佛教之愿景,胥在于是。

缘于财力物力之局限,妙云兰若扩建工程十分艰巨,承蒙廖年吉、林淑花贤菩萨道侣,抛砖引玉,赞助硬体设施。悠悠十载之中,僧信二众同心同德,十方坛那鼎力匡助,兰若之扩建工程,乃得以圆满竣工。

谨志兰若重建缘起,用表主事者与受用者之无限铭感,恒久缅怀!

一切诸善法 同归于佛道

所有众生类 究竟得成佛

佛历二五五五年,中华民国一○○年十一月廿日(农历十月廿五日),岁次辛卯

三宝弟子释昭慧(玄奘大学文学院院长)谨志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