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小止观 对治我执的界分别观

永本法师 | 作者:永本法师 [投稿]

对治我执的界分别观

界分别观,又称界差别观。界,是差别界限、类别的分际。一切现象乃至观念,都有其名、相、体、用,也均有它的界限、范围,故称为界。界分别观是观想构成众生及其生存环境的十八界(六根、六境、六尘),皆为色心二法和合而成,无一真实存在,以破除「我执」为目的的禅法。

无始已来,众生轮回六道生死苦海,都是由于「我执」的原故。经典上说,我执有四种病态:执身为我、执四大为我、执五蕴为我、执十二处为我。佛陀教以四种药对治:分析色心二法,或四大五蕴,或十二入,或十八界等,是苦、空、无常、无我的虚妄不实,即能破除我执。

色,有地、水、火、风四类;心,有受、想、行、识四种。地指人的毛发、肌肉、筋骨、内脏等。水是血液、脂肪、唾液、汗、尿等。火是体温、烦闷、消化等内火。风是呼吸、腹风、脐风。心法有:领纳是受、取像是想、造作是行、了别是识。在此八类中,分别观察,这么多事物中,那一个是我?假使都是我,「我」即是百千,一身之中,多生纷乱。「我」更不可能是其中一项而已,如此反复寻求,觅我不可得,便知此身是众因缘所生,既无有我,则着我的心念,就会消灭!其实五蕴本空,四大非我,如果能如此分别推究,何会有我执呢?

从十八界而言,人生的存在,也是身、心、外在环境的因缘组合,身含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以色、声、香、味、触、法的六尘,为我们所面对的外在环境;以感觉、感受,对六尘境产生眼、耳、鼻、舌、身、意的六识的分别为心的活动。这三大类的任何一项发生变化时,都会影响我们的感受、我们的看法,及我们的我执范围。如眼根看见美丽的东西,内心生起喜爱,有了爱取心,自然就想拥有而产生执着。换句话说,人只不过是十八种零件的暂时组合,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我,能如此观照,自不会增加烦恼执着了。

界分别观,具有蕴(五蕴)、持(六根)、入(十二入)的内涵,并含有部派法相的思惟特色,在中印流传的小乘禅经中,是少数被完整保留的观法。思想上,由六识到七识而八识的深化,更成为后来大乘唯识的发展方向。故,在修道的止观法门中,界分别观亦是不容忽略的观法。{30}

2004.05.12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