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若至诚,法法皆灵,心不至诚,法法不灵

念佛之人,亦非不可持咒。但须主助分明,则助亦归主。若泛泛然无所分别,一目视之,则主亦非主矣。准提大悲,岂有优劣。心若至诚,法法皆灵。心不至诚,法法不灵。一句佛号,包括一大藏教,罄①无不尽。通宗通教之人,方能作真念佛人。而一无所知一无所能之人,但止口会说话,亦可为真念佛人。去此两种,则真不真皆在自己努力,依教与否耳。至于修行净土,有决定不疑之理。何必要问他人之效验。纵举世之人,皆无效验,亦不生一念疑心。以佛祖诚言可凭故。若问他人效验,便是信佛言未极,而以人言为定。便是偷心,便不济事。英烈汉子,断不至舍佛言而取信人言。自己中心无主,专欲以效验人言为前途导师,可不哀哉。随自意三昧,乃从凡至圣通途修法。其言初发心菩萨。虽该摄一切凡夫,实则乃是三心圆发三德圆证之圆初住菩萨(约别教则是初地),以正因理心发,证法身德。了因慧心发,证般若德。缘因善心发,证解脱德。故能于十方世界,现十法界身,普应群机,上求下化。汝将谓初发心即凡夫之初发心修行者而已乎。汝见金轮所示悟二空法证实相理,便踊跃欢喜,即欲担荷。光恐汝着魔,故详示其身分,令汝了然无惑。悟二空法,证实相理,正此初发心菩萨之身分耳。其书中所示之法,凡夫皆可依之而修。其所示之身分,且莫说凡夫。声闻缘觉具大神通,尚不能够,何况凡夫。其书另刻出时,当谛视之。(一)于无所住生心,(二)不住法而行布施,(三)三轮体空,(四)一道清净之义(此四句乃佛法纲要,看经修行者宜知之),大有发明。光欲取此义为颂揭出,令阅者得其纲要。已与蔚如言之。而人事丛沓②,力不暇及,且待来年。十往生经,乃观经初首三种净业之流,刻以传世,亦无不可。已与蔚如言之。而其错字等未暇标示,当将原经寄去。古字虽不错,亦不宜用。至言观身不观一切,唯观无缘。无缘者,即随自意三昧谓空无所有性。既无所有,故无从用其攀缘。若不从根本上一刀两断,则心缘纷纷,何能解脱。此数语简略之极,而意义宏深。祈③与蔚如言之。(选自《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一 书一)

注解:

①罄(qìng):本义“器中空”,引申为“尽”。

②丛沓(cóng tà):繁多,杂乱。沓,多,重复。

③祈(qí):请求;希望。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