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净业三福对往生有何重要意义?

修净业三福对往生有何重要意义?

  净业正因有三:一、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此四种属世善(人天福)。二、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此三种属戒善(二乘福)。三、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此四种属慧善(大乘福)。此十一事,若全若半,乃至一事,以深信愿,回向净土,皆得往生。

  世间事事,皆须以身为本。修此净业之人,乃为国家社会之宝,令彼见者闻者相观而善。所谓以言教者讼,以身教者从。所以,历观古来大忠大孝,深仁厚德者,多皆由学佛得力而来。

  又须令念佛者,各各尽己之分。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倡妇随,主仁仆忠。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此自行,复以此化他。则无知之人,不敢妄生讥毁。倘不能尽己之分,纵有修持,亦难与佛相应。而且招彼无知者,妄谓佛法无益于伦常世道也。历观古来大忠大孝,深仁厚德者,多皆由学佛得力而来。是以《观经》三种净业正因,第一即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师长即有德之人),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能孝能弟能慈,能令身三(身三业杀盗淫),口四(口四业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意三(意三业贪嗔痴),通皆是善。如是之人,乃为国家社会之宝,令彼见者闻者相观而善。所谓以言教者讼,以身教者从。世间事事,皆须以身为本。(《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九第1315页 复朱石僧居士书一)

  然修此念佛法门欲生西方,须于身口意三业之间,修善断恶,方可与佛合德,命终自然感佛来迎,故曰净业。业净则心净,心净则感通自易。十六观经,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等,为净业正因。何以故,乃造屋固基之法也。基若不固,屋虽造高,不免倾颓。(《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一第1720页 世界佛教居士林释尊成道纪念日开示法语)

  余按《观无量寿佛经》,净业正因有三:一、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此四种属世善。二、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此三种属戒善。三、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此四种属慧善。前二大小随人,此则唯属大乘。此十一事,若全若半,乃至一事,以深信愿,回向净土,皆得往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六第1162页 陈圣性贞女贞孝净业记)

与三世诸佛净业正因相反的后果是什么?

  念佛之人,须事事常存忠恕,心心提防过愆。知过必改见义必为,方与佛合。若与三世诸佛净业正因相反,断难获永离众苦常受诸乐之果矣。修净业者,尚鉴之哉。

  既有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之因,决感仗佛慈力往生净土之果。彼世之不尽己分,以敦孝慈,妄欲冀附于仗佛慈力带业往生之例,虽佛力法力不可思议,由自己心地不正,与三世诸佛净业正因相反,断难获永离众苦常受诸乐之果矣。修净业者,尚鉴之哉。(《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七第1332页 马母姚夫人往生事实发隐)

  又念佛之人,须事事常存忠恕,心心提防过愆。知过必改见义必为,方与佛合。如是之人,决定往生。若不如是,则与佛相反,决难感通。(《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一第97页 与陈锡周居士书)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