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无别修,只要识路头

修行无别修,只要识路头

  光阴快得很,才说打七,又过了三天。会用功的人,一句话头照顾得好好的,甚么尘劳妄念澈底澄清,可以一直到家。所以古人说:‘修行无别修,只要识路头,路头若识得,生死一齐休。’我们的路头,只要放下包袱,咫尺就是家乡。

  六祖说:‘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你我本来四大本空,五蕴非有,只因忘念执著,爱缠世间幻法,所以弄得四大不得空,生死不得了。假如一念体起无生,则释迦佛说的这些法门也用不著了,难道生死不会休吗?是故宗门下这一法,真是光明无量照十方。

  昔日德山祖师,是四川简州人,俗姓周,二十岁出家,依年受具,精究律藏。于性相诸经,贯通旨趣,常讲《金刚般若》,时人谓之周金刚。尝谓同学曰:‘一毛吞海,性海无亏;纤芥投锋,锋利不动。学与无学,唯我知焉。’后闻南方禅席颇盛,师气不平。乃曰:‘出家儿,千劫学佛威仪,万劫学佛细行,不得成佛;南方魔子,敢言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我当扫其窟穴,灭其种类,以报佛恩。’遂担《青龙疏抄》出蜀。至澧阳路上,见一婆子卖饼,因息肩买饼点。婆指担曰:‘这个是什么文字?’师曰:‘《青龙疏抄》。’婆曰:‘讲何经?’师曰:‘《金刚经》。’婆曰:‘我有一问,你若答得,施与点心;若答不得,且别处去。《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未审上座点那个心?’师无语。遂往龙潭,至法堂曰:‘久向龙潭,及乎到来,潭又不见,龙又不现。’潭引身而出曰:‘子亲到龙潭。’师无语,遂栖止焉。一夕侍立次。潭曰:‘更深何不下去?’师珍重便出。却回曰:‘外面黑!’潭点纸烛度与师。师拟接,潭复吹灭。师于此大悟!便礼拜。潭曰:‘子见个什么?’师曰:‘从今向去,更不疑天下老和尚舌头也。’至来日,龙潭升座谓众曰:‘可中有个汉,牙如剑树,口似血盆,一棒打不回头,他时向孤峰顶上,立吾道去在。’师将《疏钞》堆法堂前,举火炬曰:‘穷诸玄辩,若一毫置于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遂焚之,于是礼辞。直抵沩山,挟复子上法堂,从西过东,从东过西,顾视方丈曰:‘有么有么。’山坐次,殊不顾盼。师曰:‘无无。’便出。至门首乃曰:‘虽然如此,也不得草草。’遂具威仪,再入相见。才跨门,提起坐具曰:‘和尚!’山拟取拂子,师便喝。拂袖而出。沩山至晚问首座:‘今日新到在否?’座曰:‘当时背却法堂,著草鞋出去也。’山曰:‘此子已后向孤峰顶上,盘结草庵,呵佛骂祖去在。’师住澧阳三十年,属唐武宗废教,避难于独浮山之石室。大中初,武陵太守薛廷望,再崇德山精舍,号古德禅院,将访求哲匠住持,聆师道行,屡请,不下山。廷望乃设诡计,遣吏以茶盐诬之,言犯禁法,取师入州。瞻礼,坚请居之,大阐宗风。

  后人传为德山喝,临济棒。像他这样,何愁生死不休。德山下来出岩头、雪峰,雪峰下出云门、法眼,又出德韶国师,永明寿祖等,都是一棒打出来的。历朝以来的佛法,都是宗门下的大祖师为之撑架子。诸位在此打七,都深深的体解这一最上的道理,直下承当,了脱生死,是不为难的。假如视为儿戏,不肯死心塌地,一天到晚在光影门头见鬼,或在文字窟中作计,那么生死是休不了的,大家努力精进吧!

  摘自《虚云老和尚玉佛寺禅七》开示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