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能让自己不生气?

如何能让自己不生气?

  现代人强调EQ的培养,其实EQ就是情绪管理的人品修养。有些人外表看似平静,但内心却充满矛盾与挣扎;有的人在公开场合脾气很好,但是回到家后,就将内心的怨怒完全发洩出来;有些人为了达成某种目的,在某些场合中表现得文质彬彬,一旦目的得逞就原形毕露。

  这些表面和善的人,比起无法控制脾气的人还危险,因为他们藉由外在的伪装,掩盖内心的矛盾衝突;有些人甚至可以将恶意邪念隐藏许多年,一旦他们所要谋取的东西到手之后,就立刻翻脸,变成了另一个人。反倒是那些心直口快的人,比较不可怕,和他们相处也不一定有衝突;这种人的烦恼通常不会很多,反而是那些伪装压抑私欲的人,烦恼比较多。

  不过,这并非鼓励大家直接将情绪写在脸上,或遇到不满时便立即表达出来。心直口快、情绪不稳定的人,其实是不适合担任教育、关怀、公共服务,以及各项领导工作的。因此宗教师、教育界人士、政治人物、企业家等管理阶层人士,更需要做到情绪管理的功课,否则不仅自害,也会害了部属、家人、亲友乃至社会大众。

  然而,情绪稳定并不等于压抑情绪,尤其现代社会变化快速,竞争激烈,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如何化解负面的情绪。首先要学习转变自己的观念,当有逆境现前时,或在遇到瓶颈时,或在遇到不顺遂的挫败时,不妨告诉自己,在战场中,擅于用兵的人,不宜轻易动怒;看过武侠小说的人,也都知道,武功高强的人,不会轻易生气。因此,真正要解决问题,不是光靠发发脾气、耍耍性子就能完成。如果错误在对方,应对他生起怜悯心,哪裡还会生气;如果错误在自己,应该马上改过 ,怎么可以生气。

  但是,仅有不生气的观念,还是不够的,必须辅以方法来练习配合。当发觉自己生气时,可以把注意力的焦点转移到自己的呼吸上,欣赏呼吸的感觉,体验呼吸的进与出,并且告诉自己,即使受到委屈,只要还有一口呼吸,就是享有完整的生命,生命既然尚是完整的,又何苦生气。

  此外,生气之时,也可以到户外散散步,或看看窗外的风光,或观赏一下周遭人事物的或动或静,都是一幅一幅的画面,都有一则一则的故事,不用多少光景,你的气就消了。

  可是有些人是藉由猛喝酒、猛抽菸、睡闷觉来躲避情绪的衝击,但是当你醒来之后,只要一想起受气之事,痛苦的情绪又很容易复发,所以,那不是解决生气问题的好办法。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