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梦幻空华

圣严法师 | 作者:圣严法师 [投稿]

心的诗偈 -- 信心铭讲录

圣严法师

言语道断去来今

十六、梦幻空华

一切二边,妄自斟酌。

甚么是「二边」?好、坏是二边;你、我是二边;众生与佛陀、烦恼与菩提也是二边;以及《六祖坛经》里所举的三十六对都是二边。一般人都希望自己是个有智慧的人,不是愚痴的人,因此拚命追求智慧。就修行的立场来讲,追求智慧、讨厌愚痴都是不应有的态度。自认有智慧是骄傲,自认愚痴则是自卑。

大慧宗杲代表某禅师去见宰相,宰相问:「年轻法师既然是从大禅师那边来的,想必在那儿得到了什么东西吧?」大慧宗杲回答:「如果我得到什么东西,就不会到这儿来了。」其实,大慧宗杲是大禅师门下很优秀的禅修者,年仅二十多岁,尚未为人师,就已经代表去见宰相。那么,大慧宗杲是没有得到东西呢?还是真正得到了东西呢?

我们每天早晚课念《心经》,其中有「无智亦无得」一句。昨天我跟诸位说,你们这次是来修行,不是来开悟。此处没东西让各位开悟,没东西让你们得到。有人希望参加一次禅七就能从毛毛虫变成蝴蝶,其实不该有这种态度、期待,这是希望得到一边而丢掉另一边,都是在妄想中,会使修行受到很大的阻力。

我在禅七中常常使用一些方法、手段,我会骂人、说人没用、没出息、是最坏的家伙。如果你把这些放在心中、接受下来,认为师父骂的大概就是这样,或感觉受不了,为什么师父这么看不起我,这都不对。修行期间要把自尊心和自卑感放开──骂你,不要痛苦、不要反抗,赞叹你,也勿庸欢喜;不要理会是责骂或赞叹,也不要想是好或坏。但是挨不起打骂的人,我是不会去打他、骂他的。有的人就像刚孵出的豆芽,要好好呵护,不可用火去烧。以经成熟的人就没关系,用愈烈的火去烧愈好。不过,禅无定法,有人第一次来我就用上很不客气的方法、手段、态度,有人跟了我好些次,我仍是和颜悦色。

诸位在修行过程中不要认为自己是来追求什么、喜欢什么或不喜欢什么,这些都不要管,只管用方法,这才是最好的态度,否则只会生烦恼。

例如坐久了腿会痛背会疼,你不要去讨厌他们,讨厌的结果只会疼痛的更励害。又如打瞌睡,不要去恼恨,愈恼恨瞌睡,瞌睡就愈励害,因为它会使你消耗更多的能量而使你更为疲倦,所以只要不理它们一心的用方法。

梦幻空华,何劳把捉。

我们眼前发生的任何事情都如梦似幻,像空中之花。天空不会有花,看到天空有花一定是眼睛有问题。我的眼睛从三十多岁开始就看到天空有花,称为飞蚊症,现在依然如此,这是眼睛有问题,我不理它,如果愈理它就愈看愈花了。凡是发生的事,你认为是真的呢?还是假的?其实,即使任何真的事情也只是暂时的,而不是永久的。最近看到一则报导,美国有家太空公司可以把死人发射到太空,旋转三万六千年。这时间好长!不过三万六千年以后也就没有了,到头来还是没有。地球将来也会没有,人类历史也一样,所以那一样是真的呢?我们从生到死没有多少年,发生的没有多少事,而死后这些事也都没有了,所以都不是真的。「求真」这种想法全是妄想。所以过去禅师在开了大悟之后,有人问他禅是什么?悟到了什么?究竟得到了什么?他们的回答都很奇怪,可能是「麻三斤」、「我这件衣服多少重」。为什么他们不回答:「喔!我已经大彻大悟了,成佛了,我知道佛是什么!」因为那种了不起的观感都是妄想。有一次禅七中,有人得到小小的经验,我问他:「今天感觉如何?」他说:「嗯!今天的饭很香。」

或许诸位会怀疑,既然到最后什么也没得到,那么修行做什么?问题在于没有修行、没有开悟时,不知道所追求的事、现今的生活都是虚妄;有点经验或开悟的人便知道生活是虚妄的、假的,而所追求的也是虚妄的、假的。开悟就是明白这是虚妄的、假的。

诸位听到这一切都是假的、都是虚妄,是否就真能把它们视为虚妄?不可能!这是因为你依然执着。如果我现在突然责骂甲,他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师父今天专门责骂他?修行就是要我们不执着,把自己拿掉。没有了自己之后,修行就是修行,而不是因为自己要修行。

得失是非,一时放却。

这两句很容易懂,就是要放下得失、是非。一天打坐下来有人全身疼痛,有人得到很好的经验,希望它再来。也有人觉得在这里是浪费时间、生命,不如回去还可以做些「有意义的事」这种态度很容易产生,只要几柱香坐下来不好就往往产生这种想法,这种想法任它下去就会中途离去。这些全都是妄想,要即时放下。

眼若不眠,诸梦自除。

这里字面上是说如果眼睛不睡的话,所有的梦自然而然就没有了。此处的「眠」比喻不注意、不明了自己在做的事;「梦」就是乱想、有分别心、放不下。睡梦里出现的往往与我们过去的经验、未来的期待、想象有关,有的梦则是不清楚的乱梦,究竟是过去还是未来的,搞不清楚。打坐时,如果注意力离开了方法,那就像是做梦,会出现妄想,妄想与过去的经验、未来的期待有关,就是与正在使用的方法无关。在方法上很多人不会用功,认为用功时,每天也要有段时间休息,或坐几十分钟之后放松一下,让方法也休息会儿,这是错误的。用功好比给轮胎打气,不要以为休息是放松、是充电,实际上是在放气。应该如何用功呢?不会用功的人用的是体力,所以容易疲倦;会用功的人不是用体力,而是轻松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因此是在充电。但这并非一蹴可几,而要靠一次一次不断的练习。自己要放得下一切事物,并且在方法上轻松地用功,这样继续维持下去,不但打坐时在方法上,吃饭、工作、走路……无时无刻不在方法上。能这样的话,我保证没有梦与妄想,而专注在方法上时,自己也许感觉不到有方法,但实际上没有离开方法。

现在一般人修行一段时间后就要去旅行一下或散散心。用这种态度修行,等于轮胎打了气之后又放气,只能修到一个程度就无法再进步,但总比从来不打气的好。所以,今天在美国用禅的方法修行而得到大成就的人可以说罕见,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因为得生活啊!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