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现代精神病学认定的
生物医学疑难症
精神病学起步并不晚,中国古代医书上就有论述,西方也早有提及。但是,精神病学真正步入符合现代科学要求的轨道则是很晚的。世界上第一种真正有效的抗精神病的药物氯丙嗪于1952年才合成,它开创了精神病学的新纪元。笨二氮卓类抗焦虑药则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才开发出来的。抗抑郁药物丙米嗪是1957年发现的。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血锂浓度测定技术的普及才算有了真正的抗躁狂药。
况且,即使到了现在,二十世纪行将结束的时候,精神病知识的普及状况也不甚理想。九十年代出版了一本《行为医学》,杨德森教授在前言中说,在医学院校课程中,精神医学教学时数只有40个学时,对于五年学制医科学生来说,确实太少了。
那么,精神病学揭示的躯体性症状的精神病就不大为人们所了解了,而因为它的精神病性本质,所以是传统生物医学难以医治的。
以下根据中国工程院沈渔村院士在她获奖的《精神病学》一书中的论述,讲几种精神病的躯体表现。
1、神经衰弱。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代码为56.2。我列出国家分类代码是为了说明这可不是我个人的杜撰,既有沈院士的权威,又有“国家标准”的根据。
它的躯体症状:可以发生紧张性疼痛──头痛或肢体肌肉酸痛,还可以发生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包括心动过速、血压升高或降低、多汗、肢端发冷、厌食、便秘或腹泻、恶心(但无呕吐)、尿频、月经不调、遗精或滑精、早泄、阳萎等。
这些症状,一般内科总以为自己可以治疗,但是,疗效必然不好,因是心理精神病,你让他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怎么行呢?
2、疑病症。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代码为56.1。它的定义是:以疑病症状为主要临床相的神经症,患者对自身的健康状况或身体某一部位功能过分关注,怀疑患了某种躯体或精神疾病,但与实际健康状况不符,医生对疾病的解释或客观检查常不足以消除患者固有的成见。
躯体症状可有:
疼痛是本病最常见的症状,约有三分之二患者有疼痛症状。常见部位为头部、下腰部或右胳窝,有时甚至诉全身疼痛,但查无实据。患者常四处求医,奔波于内外各科,毫无结果。
其他躯体症状,表现广泛而多样,涉及身体不同区域。如口内有特殊味道、恶心、吞咽因难、反酸、胀气、腹痛、心悸、左侧胸部疼痛、呼吸困难、担心血压升高、体臭或出汗等。
3、焦虑症。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代码为55.0。
躯体症状有:以植物神经功能亢进为主,如口干、上腹不适、恶心、胀气、腹泻、胸紧、呼吸迫促、心悸、胸痛、心动过速、尿急尿频、阳萎、月经不调、昏晕、出汗。
运动症状:紧张性头痛;在顶、枕区有一种紧压感;肌肉紧张痛或强直,特别是肩、背部;手有颤抖;失眠。
在急性焦虑即惊恐发作时,心悸、剧烈心跳、呼吸困难、胸闷胸痛、四肢发麻,甚至大呼救命。
4、抑郁症。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代码为56.0。
躯体症状有头痛、背痛、四肢痛、胃部不适、腹泻或便秘。甚至临床表现仅为躯体症状而没有精神症状,称为“隐匿性抑郁症”。
5、癔症的躯体障碍。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代码为54.1。
(1)感觉障碍。①视觉障碍:可突然失明或弱视、管视(视觉范围缩小,如同在管子中观物);②耳聋;③感觉麻木或感觉过敏,甚至出现疼痛。
(2)运动障碍。抽搐,突然倒地,全身僵直,四肢抖动。
瘫痪,以偏瘫或截瘫多见。
失音或缄默,不能或不会说话。
沈渔村院士还同时警告,“对癔症诊断时应十分慎重,因它可以模拟任何一种疾病的症状。”
弗洛伊德博士曾发现一个名叫杜拉的少女,芳龄17岁,从现象上看,好象患的是阑尾炎,肚子疼,但经按阑尾炎治疗,毫无效果。弗洛伊德用他的精神分析法治疗,发现原来是杜拉曾被一个成年男人强行吻了一下,这对一个少女,产生了过度的心理反应:算来至今已十个月了。原来杜拉肚子疼是在模拟“临产”,而不是阑尾炎。治好了肚子疼,杜拉又开始跛脚,成了肚子疼的“后遗症”。事实上,无论是阑尾炎或妇女生产并不会落下这种后遗症的。又经分析,是被那男人亲吻一下造成心理自责:失足了。中国就有一句古话,叫做一失足成千古恨。
上述森田正马教授诊治的那位69岁的妇女,也曾被正规大学的医院诊断为胃癌、胆结石。
你看,癔症竟是这样复杂而难以捉摸。
有些人按时犯病,有些人一遇到某种情景就犯病,被称为“病理性熟路反应”,他本无器质性疾病,你企图让他吃药、打针去消炎、催产、排石,即使动手术割口子也治不了的,终于成为疑难病。
6、心身疾病。这在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标准中没有,但在沈渔村院士的《精神病学》中列有专门一章。
心身疾病是一组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但以躯体症状表现为主的疾病。通俗地可以理解为心理因素引起的躯体、器质性病变。计有以下几类:
(1)皮肤系统的心身疾病:神经性皮炎、瘙痒症、斑秃、牛皮癣、多汗症、慢性荨麻疹、湿疹等。
(2)肌肉、骨骼系统的心身疾病:腰背疼、肌肉疼、痉挛性斜视、书写痉挛等。
(3)呼吸系统的心身疾病:支气管哮喘、过度换气综合症、神经性咳嗽。
(4)心血管系统的心身疾病: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阵发性心动过速、心律不齐、高血压、偏头痛、低血压、雷诺氏病。
(5)消化系统的心身疾病: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神经性厌食、神经性呕吐、溃疡性结肠炎、幽门痉挛、过敏性结肠炎。
(6)泌尿生殖系统的心身疾病:月经紊乱、经前期紧张症、功能性出血、性功能障碍、尿频、功能性不孕。
(7)内分泌系统的心身疾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低血糖、阿迪森氏病。
(8)神经系统的心身疾病:痉挛性疾病、紧张性头痛、睡眠障碍、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症。
(9)耳鼻喉科的心身疾病:美尼尔氏综舍症、咽部异物感等。
(10)眼科心身疾病:原发性青光眼、眼睑痉挛、弱视。
(11)口腔科心身疾病:特发性舌痛症、口腔溃疡、咀嚼肌痉挛。
(12)其他心身疾病:癌症及肥胖症。
以上疾病均可在心理应激后起病,情绪影响下恶化,心理治疗有利于康复。有些疾病少不了对症治疗,但病因治疗更为根本,如胃溃疡的反酸,因抑郁而致,用抑郁药比制酸药当然更有效。
我们在电影电视中也多次看到,儿子惹老爷子生气,老爷子血压一下子升高,倒在
了沙发上,老婆子又是埋怨儿子,又是安慰老头,这里,高血压就是心因性的,属心身疾病。
7、躯体化。
躯体化是一种转换模式,一种心理机制,不愉快的内心体验改头换面转化为躯体症状,从另一渠道表现出来。
躯体化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一个概念。
根据Derogatis于1975年制订的《疾病症状程度测定量表》(又称SCL-90),躯体化有如下12种症状:
(1)头痛;(2)头昏眼花或眩晕;(3)心前区或胸部疼痛;(4)腰背酸胀疼;(5)恶心或胃口不好;(6)肌肉疼痛;(7)感到呼吸困难;(8)感到身体阵阵发热或发冷;(9)身体某部位感到麻木或刺痛;(10)喉头内有梗塞的感觉;(11)感到身体某部位软弱无力;(12)感到手臂和腿沉重。
关于躯体化,我们可以举出二例。如和人争吵后因咽不下这口恶气,转化为喉内梗塞感(上述第十),或由于工作、生活、学习压力太大,心理不堪重负,而转化为肩背或腰部疼痛,以示承担不了压力了(上述第四)。
以上说了精神病学上讲的一些疾病,这些疾病有心理精神原因,躯体的对症治疗疗效不显,成为疑难症,按精神病或心理症治疗有效。
当然,由于精神医学、心理医学起步较晚,对此中一些疾病按精神病或心理症治疗也可能疗效不显,况且有一些病一旦发生就成为不可逆的,如癌症。
这时,我们不得不重新想起森田疗法,切断精神交互作用,改造人生观,只可惜疗程太长。
《安士全书》是“善世第一奇书”,超古超今,诚为传家至宝。全书共分四部,包括戒杀之书《万善先资》;戒淫之书《欲海回狂》;《阴骘文广义》;《西归直指》。前三种书,虽教人修世善,而亦具了生死法。《西归直指》虽教人了生死,而又须力行世善。诚可谓现居士身
每个人晚上睡觉时,从他躺在床上到真正睡着,中间起码有5到10分钟的时间。而对普通人来说,这几分钟,基本是在妄想与昏沉当中度过。这样带着妄想睡觉就容易做梦,引起睡眠质量越来越差。而学佛的人,懂得珍惜时间,把握当下。
弟子众等,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求于诸佛,一乘无上菩提道故,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期生净土。又以业重福轻,障深慧浅,染心易炽,净德难成。今于佛前,翘勤五体,披沥一心,投诚忏悔:
我住在乌敏岛时,有一只狗跑到我那里去;而在戒律中出家人是不准养狗的,所以我也只是把一些吃剩的食物丢给它吃。有一次,我有事情要处理,于是把门锁上后就离开。隔天,当我把门打开时,它很快的从里面冲出来。我忽然间想起自己把它锁在屋内,之后四处查看,却发
一个人对事情不论是好是坏、是对是错,嘴里不要乱说,肚子里明白就好。嘴巴叨叨不休,无事也会变成有事,最后总是会害到自己。那些没事叨叨的人切要注意,这样最会惹事。
佛教不是偶像崇拜者,如果要说佛教有崇拜的话,那么,他是崇拜智慧的宗教。在佛教初创期,佛教没有佛菩萨像,仅雕刻莲花、轮宝等作为佛法的象征。佛陀圆寂前曾经留言,我死之后要依法不依人,一切以佛法为最高。但是佛弟子们从内心尊重他的人格,
现在有的家庭不和,一天到晚总是吵架,就是因为过去生中造了太多恶口的业所招感的。对于恶语伤人这种恶业,有的人会拿直爽来做挡箭牌,还有的人会说自己刀子嘴豆腐心,说“我这个人就是心直口快,有什么就说什么”,这些其实都是借口。
吸烟,我们是不允许吸的,好像僧人戒律当中没有规定,但是有没有相应的呢,比如我们这种五辛,吃肉吃五辛,这些扰乱心性,断大悲种性,我们修学菩提道,这些都是根本。所以,菩萨戒里规定食肉、食五辛,都是不允许。辛辣的东西增长欲望,而且,吃了辛辣的东西,
世尊在《观经》第九观跟我们开示: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有八万四千好。讲“八万四千相好”,这是就大乘而言。讲“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种随形好”,这是就小乘而言。事实上佛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佛为什么有如此的相好光明?这是“修因感果”,还是不离开“
南无阿弥陀佛,师父吉祥,请问师父,牛奶和鸡蛋是素食吗?就是说吃素的人能食用这两种东西吗?
很多同修由于对本分的认识不到位,所以在生活当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痛苦以及灾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职位以及相应的本分。有一句话:但能依本分,终须无烦恼。我们过往烦恼不断,证明我们没有好好落实本分,完善本分。我们来学佛,学做什么?
佛法从恭敬中求,当我们对学习佛法生起真实的恭敬心,谦让心、忍耐心、顺从心将会随之生起,远离高傲,远离懈怠,远离忿恼,于诸违顺境界心得安忍,柔软轻安,于诸善法精进修行,于诸不善努力断除,少欲知足,正念无常,这样学修我们的心就能逐渐得到调伏与安乐。
一位老居士讲:“我从小在祖母身边长大,祖母平常说的最多的两句话就是:‘好了别人是好自己,有东西给别人是自己得利益。’我从读书到工作,这两句话就是我的座右铭。祖母活了101岁,在她临终时,我对她老人家说:‘祖母,谢谢您!教给了我怎样做人。’”
现在很多人有死亡焦虑,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我们把生和死看得非常实在,就会在生的现象上产生自性见,在死的现象上也产生自性见,以为死亡就是一切的终结,于是贪著生,恐惧死。当年佛陀在菩提树下,就是通过对生死轮回的观察而觉悟。生命就像河流,遵循无明、
处理不善心的方法,我在这里给大家做简单的介绍。首先你要能够面对真实的自己,真正的朝自己心里看。要承认自己的烦恼:我的贪欲心、嗔恨心,甚至于我的愚痴:我不了解,有些东西我不知道该怎么做,不知道是对是错,不知道该怎么选择。你要如实地承认它们的存在,
古人尝有言:衲子风格凛然,有古人之风。古人之风从何而来?就是从这八个字而来:动用举措,必稽往古。这就有古人之风,要是没有古人之风呢?那就是流俗阿师的样子——行,不像个出家人;说话,不像个出家人;思想,不像个出家人。
寿量圆满即健康长寿:因为往昔种下的善业感得长寿果报,得以长久住世。又因为长寿,才有更多时间内修外弘、自利利他,长时间地积累福德和智慧资粮。那么如何感得寿量圆满,身体健康的果报?如果光是长寿,活了九十岁,但一天到晚在生病,那还不如短一点,所以
学习打坐,就要好好就近寻找正规寺院觅善知识,按照经论中的来,不可以想当然地坐,不可以道听途说地坐,更不可摸着石头过河、试试看再坐。须知外道也打坐,练气功的也打坐,乃至邪教也打坐。如果在家真想坐禅,不妨认真读下《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楞伽经》中说,譬如巨大的海水波浪,这是由猛风所吹起的,洪水波涛鼓动着冥壑,从来没有断绝的时候。我们的藏识就像大海一样,宽广而又包容万千,由于境界风所吹动,所以才有种种诸识波浪,腾跃而生起。我们的心就像大海一样随着外界的风的吹动,掀起各种各样的波浪
傲慢则无礼。偏见则自私。傲慢与偏见的人,其实就是强烈自我意识的人。说才智,很可能是绣花枕头。说修养,势利有余的攀附者。佛法中说:贪、瞋、痴最强烈如火炽盛之流;于财、色、名、食、睡最具占有欲的代表性人物;心念中充满了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之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