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观略说(讲稿)

止观略说(讲稿)

道坚法师

止观略说

第一、具五缘

一、持戒清净:分上中下三品忏悔之法有十:1、明信因果,2、生重怖畏,3、深起惭愧,4、求灭罪法,5、发露先罪,6、断相续心,7、起护法心,8、誓度众生,9、常念诸佛,10、观罪性空

罪灭之相:身心轻利,得好瑞梦。或睹灵瑞异相,善心开发,悟解心生,善识法相,闻经知义。

二、衣食具足:福缘具足而正命自活

三、闲居静处:不作众事,无憒闹故

四、息诸缘务:1、治生缘务,2、人间缘务,3、工巧技术缘务,4、息学问缘务

五、近善知识:1、外护善知识,2、同行善知识,3、教授善知识

第二、诃五欲

一、色欲:指爱着于男女之端庄形貌及世间宝物等种种妙色

二、声欲:爱着于娇媚妖词、淫声染语、丝竹弦管、环钏铃佩等声

三、香欲:爱着于气味芬芳之物,以及男女身体之香

四、味欲:爱着于酒肉珍肴、甘甜酸辣之美

五、触欲:爱着于冷暖细滑、轻重强软、名衣上服、男女身分等物

第三、弃五盖

一、贪欲盖:于外六尘中生欲,于内六根中生欲

二、嗔恚盖:思惟过去未来等事,故生嗔恨。嗔恨故生怨,以怨心生故便起心恼。彼如是嗔觉覆心

三、睡眠盖:内心昏暗为睡。五情暗蔽放恣,支节委卧睡熟为眠。能破今世後世实乐法心

四、掉悔盖:掉:1、身掉:游走戏谑,坐不暂安。2、口:喜好吟咏,竞争是非。3、心:心情放逸。纵意攀缘

悔:1、掉后生悔,2、重罪常怀怖畏

五、疑盖:1、疑自:念我诸根暗钝。罪垢深重非其人乎。2、疑师:以貌取人。3、疑法:犹豫怀疑,法不受心

第四、调五事

一、调食:多则百脉不畅,少则身羸心悬意虑不固秽触则心识昏迷,不宜之物则动宿病

二、调睡眠:若其眠寐过多则废修圣法

三、调身:安座,宽衣带,正坐,左脚置右脚上,安左手于右手上,不宽不急为调身相

四、调息:吐浊气纳清气三次,口唇相拄,舌抵上腭,微闭眼。不涩不滑是调息相。

绝四相:1风,出入有声。2喘,出入结滞不畅。3气,出入不细。4息,不声不结不粗,绵绵若存若亡。

以三法调息:1、下著安心,2、宽放身体,3、观想气出入毛孔通而无碍。

守风则散,守喘则结,守气则劳,守息则定。

五、调心:(一)入时:1、调伏乱想,不令越逸。2、当令沉浮缓急得所。

沉,心中昏暗,头好低垂,当系心鼻端,心住缘中。浮,心好飘动,身亦不安,当安心向下,系缘脐中,制诸乱意。

(二)住时:1调身,令其安隐,中无宽急。2调气,令息道绵绵,如有如无。3调心,令不沉浮,宽急适中

(三)出时:开口放气,令百脉随意而散,微微动身,次摩手足令暖

第五、方便行

一、欲:善法欲,意乐一切甚深法门

二、精进:不懈不怠,勇猛无间

三、念:念世间诸苦,禅定之可贵,导以正念

四、巧慧:分别世间之乐与禅定之乐,抉择可为不可为

五、一心:一心决定修止观

第六、正修行

一、坐中修:(一)对治初心粗乱修止观:1、修止:(1)系缘守境止,(2)制心止,(3)体真止

2、修观:(1)对治观,(2)正观

(二)对治沉浮病修止观:但须善识药病相对用之。一一不得於对治有乖僻之失

(三)随便宜修止观:若心不明净,於止或观时即觉身心安静。即应用止或观安心

(四)对治定中细心修止观:定心细故觉身空寂受於快乐。或利便心发能以细心取於偏邪之理。若不知定心止息虚诳。必生贪著

(五)均齐定慧修止观:如修于止,虽得入定而无观慧。是为痴定。不能断结。或观慧微少。即不能发起真慧。断诸结使发诸法门。尔时应当修观破析则定慧均等。

二、历缘对境修:行、住、坐、卧、作、语及六根、六尘

第七、善根发相

外善根发相:布施、持戒、孝顺父母、尊敬师长、供养三宝等

内善根发相:

一、息道善根发相:1、未到地定时,有八触:痛痒冷暖轻重涩滑,及内视三十六物

2、不净观善根发相:3、慈心观善根发相:4、因缘观善根发相:5、念佛善根发相:

二、分别真伪:1、辨邪伪禅发相:身如重物,或轻欲飞,与九十五种鬼神法相应,多失心颠狂。

2、辨真正禅发相:空明清净,内心喜悦,善心开发,信敬增长,智鉴分明,身心柔软,微妙虚寂。

3、明用止观长养诸善根:若於坐中诸善根发时。应用止观二法修令增进。

第八、觉知魔事

四种魔事:

一、烦恼魔:谓一切烦恼之惑为魔也。盖贪着五尘之境,起诸烦恼,障碍正道,遂失智慧之命,是名烦恼魔。

二、阴入界魔:谓色受想行识等积聚而成生死苦果,此生死法,能夺智慧之命。

三、死魔:谓四大分散,夭丧殒没也。修行之人,为此夭丧,不能续延慧命。

四、鬼神魔:若人修行,天魔为作障碍,发起种种扰乱之事,令修行人不得成就出世善根。

1、精魅:十二时兽变化形色。

2、堆剔鬼,化为虫缘人头面等,令之不安。

3、魔恼:魔化为顺逆不顺不逆等三种五尘境来破人善心。

却魔之法:

修止:不取不舍,悉知虚诳而不忧不怖。

修观:能观之心不见处所,彼何所恼,以正念却之。

诵治魔咒,存念三宝,读诵大乘经典,亲近善知识。

第九、治病

第十、证果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