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浅谈的五个规律

  五阴(蕴)即色、受、想、行、识。色义为具有形状、颜色的物质。五阴的色,即吾人的身形体貌。受、想、行、识四阴为心性(精神)。

  受,即对事物的领纳。想,即领纳以后的取像(留有印象记忆)。行,即因想像而念虑不停。识,即眼、耳、鼻、舌、身等感官了别外界事物。炽盛,即此五者(色受想行识)互为助成而造作种种行为,如火益薪,倍加旺盛;造种种业,以致形成种种痛苦。

  《般若•心经》云:“五蕴皆空”,此须以“般若”智慧观照,如经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般若,即了知“性空”“无我”的智慧,非同世间聪明。

  《金刚经》偈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梦、幻、泡、影、露、电,是“一切有为法”的六种譬喻,此偈曰“六如偈”。

  “六如”与“五阴”直接相关。因为“六如”说的是“一切有为法”,而“五阴”正是有为法的一切。所以,若以佛眼观之,一般世人沾沾津津,沉迷于六道轮回之中,其状态如梦幻,如泡影,如露电。正如宋•姑苏•景德寺法云普润大师诗曰:

  “世界变成如幻化,受想行起似沤泡;法尘缘虑同观影,身似露珠垂树梢;翻思过去事如梦,现前若电耀荒郊;须知毕竟元空寂,只是无端与物交。”

  世界,即时间与空间。时间为世,空间为界。佛经言,时则竖穷三际,空则横遍十方;这与当今天文科学界的说法是吻合的。天文学界说:纵然望远镜发达,所观测得知宇宙空间,也是极为有限,不过如同沧海一粟而已!又说:宇宙空间无有边际,没有中心点。

  若是“佛法界”时间与空间的情况则是:“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无边刹海,自他不隔于毫端。”(《楞严经》)所以,以“得大自在”“常、乐、我、净”来形容“佛法界”的功德。

  然而,在“人法界”的人生现象,由于妄想执著,时间因日照地转而昼夜为过去时、现在时、未来时。过去已过去,未来尚未来,现在不停留(了不可得);空间即以假定标点而言东西南北、四维上下。时空之中,有无边无际的银河星球,形形色色,在演变不停,故曰如幻如化。

  受阴领纳,想阴取像,行阴迁流,如同天降大雨落在地上,形成的浮泡、刹那不停地前者变灭、后者继续一般。

  感官接受事物为“法尘缘虑”,如同观看电影(宋时无电影,原诗观影,指人、物等所映现的影子)一般,譬喻识阴的虚妄。

  色阴即由四大(四种主要元素——地、水、火、风。地大为骨肉筋爪等;水大为血汗、尿液等;火大指体温;风大指呼吸动转作用。)由此合成的身体,危脆难保,如同朝露。

  人的一生中,过去的事,回忆起来,如同梦境一般,说明人世无常,不可停留。而现在的事,亦难把捉,才说现在,已成过去。故喻“如闪电耀荒郊”,一晃即过。

  末二句“须知毕竟元空寂,只是无端与物交”,正是凡夫生活状态,由于“我执”“法执”,不悟“自他同体”“心境一如”之真理,起惑造业,轮回无期。呜呼!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规律五

  释迦牟尼佛为古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国境内)净饭王太子,幼名悉达多,因感人生之苦而弃舍王位毅然出家修道,经六年苦行,至三十岁时,成就佛道。叹曰: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但离妄执,则如来的一切智慧现前。

  《首楞严经》卷二云:“见与见缘,并所想像,如虚空花,本无所有;原是菩提妙净明体,妄为色空及与闻见,如第二月。精觉妙明,非因非缘;亦非自然,非不自然;无非不非,无是非是;离一切相,即一切法。”

  百丈禅师(720—814)云:“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蕅益大师(1599—1655)示“觑破现前一念”曰:“前际不可穷,后际不可及。现前介尔心,边际渺难测。明明法界宗,妙观胡墨墨。奋起金刚拳,打破无生国。”

  吾人当务之急,便是要牢牢地认准:今生得遇佛法,得闻净土法门,乃是万万之大幸。要明白:无论僧俗,修学佛法,唯有奉行念佛一法,可有一线希望能够超脱永劫至今难以摆脱的分段生死(六道轮回)。

  修学佛法,此生如果不能超脱轮回生死,一切便是空谈,等于儿戏,仅仅种下一个善根而已!所以,一定要牢记佛祖教导:“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如《弥陀经》言,念佛要一心不乱,则肯定往生西方净土,超凡入圣。要努力研读《印光法师文钞》,是为至要!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