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纲

传明法师 | 作者:传明法师 [投稿]

禅修的主要途径(提纲)

传明法师开示

一、正见与正信

1、见的定义:见如眼,对真理实相的认识与联系。从思维正见到契入空性的超越能所如实见。

2、见的种类:邪见、正见、如实见;对应的迷信、邪信、正信、如实信。

3、如何养成正见:听闻、阅读;找人讨论;与具正见的高手陪练。

4、见的次第:知识与正见;思维有前理性与超理性。区别在还没学会与学会超越思维的局限。

二、契入空性的二道途径

1、定入:教下通用广行教法。交替轮番修。

2、要件:目标 对象;过程:昏沉与掉举、粗细分;两根拐杖:正念与正知;力量:强紧大;弱松小;精神专注不离。

3、凡夫的心理特点:能所对立;不断更换对象;流动散乱;无根无主;单向性、局限性。

4、目标 对象:限制:能生功德与减弱执着。从外及内、从大到小;有所缘与无所缘;有相与无相。

5、心如蛋糕:三层,粗重乱强;细心行弱;本觉智大海。

6、细心行:二个方向:转变用心方向;明晰与华严帝网观。

7、次第:断绝对过去的攀缘,向未来开放,安住当下。当下的简别,意识流、现在心;不来不去、不随不止的安住。

8、九住心:衡量禅定的进度与阶位,避免以少推多走远而不自知。

9、打坐:拳法与七支坐法。

10、八触:觉受的生起判断与应对态度:六字箴言:“只管做,别理它。”

11、功能效果:专注力、注意力、反省内观能力。

12、衡量标准:凝住性、开放性、周遍性。

三、慧入:明利行人的教法。

1、六根修法:拆开根尘能所。

2、无所缘;夺所与扯脱。自夺与他夺,自夺是自己学会某种高明的可操作性技术;他夺是禅宗的惯用手段。彼此的优缺点:一是靠自己;一是依赖明眼人。

意识与潜意识:佛法不讲潜意识,只有粗细之分,觉察与不觉察。很仔细的自我观察:心的结构,很多层次:

(1)、粗,说话有条理,逻辑、我有思想,我跟动物不一样;

(2)、我想做很多事情,已经有想法,但还没总结成语言;我还没去之前,但我明明知道我要去某学校,还没形成在头脑中要表达的语言,自己知道;

(3)、我想去做的冲动与想法,能观察,是一种直觉,还没形成表达的语言;观察不到的,潜意识,细到观察不到,接近本能的冲动,不知道为什么要去做,不明确,但有要去做的倾向;

(4)、轻微将要动的倾向,不一定觉察出来,能观察得到观察不到的过度。非常快速,但观察,我与他人的一种相对,重要训练方式,通过观察,已知向未知推广。控制能力的自我崩溃过程。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相关阅读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