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乐“开悟”论——听明奘法师讲座

禅宗思想 | 作者:任红霞 [投稿]

作者: 任红霞

我在小时候总想着:长大后很快乐;上小学了,又想:上中学会快乐;上中学了,又想:上大学一定很快乐;上大学了,又在想:上研究生一定会更快乐……我还美其名曰自强不息,奋斗不止。我把快乐永远地留给未来。每日忙着上班教育学生,应付那没完没了的计划、表格、作业等;下班又忙着学习和教育自己的孩子……何日何时真正地从内心深处感到快乐。

“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现全身”指不断进取到达罗汉的境界后,还必须自利利他。“为人民服务”。看来,我只有先使自己觉悟,才能有能力帮助别人。而自己要开悟,就得“寻找超越物质之外的,超越世俗之外的一咱精神的寄托和兴趣”。我很喜欢佛学的宁静,与从自身做起,开启原来就俱有的佛性

禅宗的三大思想:直接、不二、包容,不仅使我对哲学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也使我对人生有了更清晰、明确的理解,在“苦海”中找到了堤岸。

“直接”思想很接近哲学中的本体概念。本体是本质的本质,是无法具体描述的,具体描述的只是一种现象、本质。就像当前的教育改革,不到十年就改一次,83年、93年、2002年的改革,双基教育、技能培养、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等,让人应接不暇,在忙于应付这些大改期中,各地市的小改革也让人眼花暸乱,快乐教育、和谐教育、成功教育、校本课程等也让我眼花暸乱,这些都是教育现象、本质的变化,真正不变的就是教育本体;教师教、学生学。这种用心体验,寻求“本来面目”的智慧,使我在“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纷繁世界找到了一块净土,心灵得到了过滤。

“不二”思想使我对哲学的对立统一有了更切合实际的认识。我从小就学会了分清对与错、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可现实生活中,有些事物尤其是人太复杂了,没有能一刀切开的二元对立。即使自认为分清了,带来的只是恨、烦感、遗憾,这个世界真不完美,不公平,真落后,真痛苦,。只有“超越一切分别、一切对立”才能超越烦恼,本心澄明。世人的烦恼大概都是太执着,有名有利的缘故吧!我也许就是太执着于文凭这个结果,才很少体会到上学的过程的美丽与快乐吧!“禅就是要把当下做你的永恒,在你的时时刻刻分分秒秒保持住你心态的安祥。”这种珍惜现在,并时刻用行动来保持,对于我们现代人是多么切中肯綮!我终于慢慢学着体验学习过程中的快乐,工作过程中的乐趣。虽然离真正的开悟还很远,但总算由烦恼向快乐迈了关键一步。活在现在,从每件事本身找到乐趣,不再只期待结果。学着享受阳光、清风、暴雨、小鸟、绿树,以及周围的一切,体会这一刻、这一分、这一秒的美丽之处。

其实,每个人的快乐程度由自己决定。

“包容”思想至今让我想得通却做不到。尽管知道宽容别人是一种高尚的情感,但真正轮到自己时,仍然是不选择原谅。他的一次背叛行为仍让我愤恨不已,经常让自己沉浸在心理折磨之中。原谅与不原谅经常在斗争,有时想原谅他,包容他;有时又想决不原谅这个不守诺言的伪君子,远离他。这种矛盾心情让我进退维谷。要想做到“大度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真是难啊!怪不得人们说:“三岁小孩都知道,八十老翁做不来”。

世界本来就不“完美”。我不能苛求完美,世界已经有自身的规律性、合理性,也许需要改变的就是自己的思想。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