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大地是个无念

禅宗公案 | 作者:网络 [投稿]

一日,有一位老僧告诫无念禅师道:“十方一粒米,重如须弥山。若还不了道,披毛戴角还。”无念禅师听了,悚然惊醒,于是决志参访,自誓今生定要究明生死大事。

在行脚途中,无念禅师曾经听到有一位僧人举这样一则公案——有僧问大休禅师:“如何是西来意?”大休禅师道:“黄瓜茄子。”

无念禅师不明其旨,遂生大疑惑。于是遍参江浙名宿,却一无所得。后听说大安禅师在庐山接众,无念禅师遂前往参礼。

大安禅师一见无念禅师,便问:“汝号甚么?”

无念禅师道:“无念。”

大安禅师又问:“那个是无念?”

无念禅师茫然无对。于是便留在大安禅师座下请益。

一天晚上,无念禅师正在坐上用功参话头,忽然听到外面哭笑二声相触,猛然惊悟。后来有一天,他在厨房里,偶然看见一盆面放在地上,行走不便,于是将面盆掇起来,放入柜中。柜子旁边正好有一只果笼子,无念禅师准备顺手将它推到一边,不觉失手,触动了柜盖,柜盖正好打在他的头上,这意外的一击,将他心中的疑滞,一下打掉了。无念禅师当即豁然大悟,通身汗流,大笑道:“遍大地是个无念,何疑之有?”

万历辛巳年(1581),无念禅师前往龙湖,与李卓吾居士同至驷马山。当时有一讲经师也来到那里。

李卓吾居士问讲经师:“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

讲经师于是依文解义,说了一通。

李卓吾居士未置可否,回头看了无念禅师一眼,问道:“无念,你说看。”

无念禅师正要开口拟对,李卓吾居士忽然推了一下无念禅师怕膝盖,说道:“这个聻(呢)?”

无念禅师当即猛然省悟。原来,“十地菩萨,梦见众生身堕大河,欲救度故,起勇猛心,发大精进,人法两空,始得入门,全无交涉”。于是作偈云:

“四十余年不住功,穷来穷去转无踪。

而今穷到无依倚,始悔从前错用功。”

无念禅师后出世于瑞州黄檗。

下面请看他的三则接人因缘——

1.有僧问无念禅师:“道果有耶?果无耶?”

无念禅师道:“说有说无,二俱成谤。”

那僧便问:“如何即得?”

无念禅师道:“无念即得。”

那僧又问:“如何是道之体?”

无念禅师道:“满口道不着。”

那僧又问:“四大离散时如何?”

无念禅师竖立拳头,说道:“者(这)个不属四大。”[这里的“者个”指代自性。禅宗语录中,这种用法很普遍。]

2.有僧问:“见性成佛是否?”

无念禅师道:“是。”

那僧又问:“性能是无形底,如何得见?”

无念禅师道:“性是有形底,只是你不见。”

那僧道:“请和尚指出我看。”

[凡夫闻说性是无形的,便执着于无形,殊不知有形的万物当体即性。可是若说性是有形的,凡夫又必定执着于某个特定的有形。所以,宗门大德接人,往往有无俱遣,不立一法,不废一法。从这僧的问话来看,正是犯了这两种执著。]

无念禅师道:“我说你不见。”

3.有僧问:“如何出离生死?”

无念禅师唤那僧。那僧应诺。

无念禅师道:“从者(这)里出。”

那僧道:“和尚说底,某甲不晓得。”

[凡夫执著心强,闻说“这个”,便以为真有个“这个”可得,却不知从当下一诺一应中去体取。那僧正是患了这个毛病,结果当面错过。]

无念禅师道:“等你晓得,堪作甚么?”

这三则公案,虽然浅白,却不失宗门直接之风格。读者可细心体会其中的意旨。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