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统编年

禅宗典藏 | 作者:网络 [投稿]

书名。三十二卷。清·纪荫撰。收在《万续藏》第一四七册、《禅宗全书》第二十三册。

本书是一部禅宗编年史。作者纪荫,清·康熙时僧,住祥符寺。本书卷末有光绪年间陆鼎翰后序,略述其生平,并述其撰述此书之缘起及态度,其文云(万续147·510下):“尝以佛祖纪纲,宗师血脉,历数千年来,纪述之家或体例未精,或征采埙驳,未足为千古正传。(中略)因博采经史释乘,一仿朱子纲目体例,断以周昭王二十二年,我佛降生为始。迄国朝康熙二十八年,曰佛纪、祖纪、五宗纪。其自明·万历四十三年以后,诸方之出处,附书年甲之下,曰略纪,以俟后之宗统定而详系焉。上下二千六百四十年间,绍述宗风之次序,授受法印之机缘,备及朝政废兴之有关释氏者。淹贯翔核,融儒释为一贯。正其谬、阙其疑,自为注,以发明之。谨严一遵史法。(中略)当时以天童三峰二世,互相成短,开悟来学,厥后子孙,各立门户,分左右袒。(中略)荫虽三峰的裔,而中立无所倚毗。”

陆氏后序所述内容,大体本诸此书卷前之凡例所载。兹据纪荫此书之凡例内容,另择要摘录数则于次并略加说明,以见此书之特征。(引号内文字皆凡例原文)

(1)“大道之统,归于正宗。正宗之传,统乎大道。故曰宗统。”此所谓“宗统”,即宗门法统。以今语称之,实即禅宗传法系统。故此书可称之为禅宗法统编年史。

(2)“佛法宗旨,随机设化,编年纪事,据实征时,其间纪注正变,一本紫阳纲目。他如五经、孔子家语、诸子、通鉴(中略)。法门文字如释迦谱(中略)皆详考合订,不敢一字私涉臆见。”此可见纪荫其书所受朱熹《通鉴纲目》体例之影响。其“不敢一字私涉臆见”之语,显现其确有陆氏后序所说“谨严一遵史法”之治史态度。

(3)“是编单纪宗统,凡正传宗统者,大书其嗣统示寂之年。昭法化也。支流旁出者,皆不具书。(中略)诸方拈颂论议(中略)切要者书之,否则不书。”

(4)“讲律并书,儒道兼摄,昭宗统无外也。国政时事,有关宗统,须参考者,亦附书之。”作者此等态度,颇能符今日治佛教史者之需要。由此亦可见此书与单述禅门机缘之书(如《五灯严统》)之不同。

(5)“文献俱阙,地异时远,无从稽定者曰阙文。文献并征,因时因事,不能无碍,未敢据定者,曰阙疑。自昔互有异同,至今确实考证者,曰考定。诸子百家别集中,参合可证者,曰别证。文阙献征,据实准定,以俟后稽者,曰存考。”纪荫此段有关史学方法之语句,甚合史学方法原理。

(6)“迦文开宗垂统,为佛纪。迦叶以至黄檗云岩诸祖、绍统传宗,为祖纪。五宗而后,承宗继统,为宗纪。临济禹门、曹洞宗镜,两祖之下,诸方法化,正在繁衍,宗统未敢遂定。诸方之出处大略,随年编至今康熙己巳,为诸方略纪。以俟后来补定。”

全书内容大略如次:

(1)卷一至卷二佛纪。单记释迦牟尼佛事迹。而未如《五灯会元》、《严统》等书之自七佛记起。此亦可见作者之别具史眼。

(2)卷三至卷十三祖纪。其中卷三至卷七记迦叶以下之西天二十七祖弘法事迹。卷八至卷十记达摩至慧能等东土六祖事迹。卷十一至卷十三记南岳、青原以迄洞山曹山,共十余祖之弘化事迹。

(3)卷十四至卷三十五宗纪。记临济、曹洞、沩仰、云门、法眼等五宗嫡传诸祖之弘化事迹。

(4)卷三十一至卷三十二诸方略纪。记明·万历四十三年以后,迄康熙二十八年间之禅门史实。

此书虽然仅记禅宗正统诸师之事迹,然以甚注意史法,故颇值瞩目。其书订正旧传禅宗史书(如《景德传灯录》等)之误者多处。且有考定、有别证、有发明。故姑不论其成果是否为必定可信,然能持此等史学立场,已迥非一般史着所能及。至其体例之依循《紫阳纲目》一事,吾人亦可依此以见儒家史学对佛家史学之影响。[佛百]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