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茶一绝:云门竹筒茶

禅茶一味 | 作者:网络 [投稿]

  茶,被道家、佛家认为是神仙所赐的仙品,可以炼丹作药,可以敬神如在。因此,民间对茶无不恭敬有加,往往用奉茶来表达成仙得道或感谢佛祖恩光普照的虔诚敬意。其实,古代祭神仙、祭祖宗都有用到茶,门神有神荼与郁垒,神荼中的荼,就是古代茶的代称。佛门礼仪中也用茶敬神待客,香客至,僧侣尼姑不敢怠慢,以寺里自栽自制的茶叶接待客人,洗尘净身,去烦安心,感受青灯古佛才能一心一意。信奉“四大皆空”的佛家子弟,对清淡微苦的茶味,持着一种缘于佛家学说的悟照,茶的清苦与淡泊,融入佛家禅语。武夷岩茶,大都有着茶栖云雾、委身岩崖的生态品格,茶的苦中有回甘,成为佛家修行以苦为乐的生动写照。

  茶被佛教界视为“神”物。饮茶之风传播武夷山大小寺庙,种茶、制茶成为僧侣的作业。名僧文化素质高,对茶叶采摘、焙制十分讲究,于是种种名茶便在山寺名僧的临制下产生了。誉为“武夷茶王”的大红袍,古代就属天心永乐禅寺管理、享用。清代名僧释超全善烹岩茶,入山为僧后又是制茶能手,他的《武夷茶歌》成为记载制造岩茶技艺的珍贵材料。唐宋以后民间多设茶宴,邀请来客共饮。唐代诗人赵莒在《茶宴诗》中写道: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净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唐代另一诗人郑清之也写诗道:“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宋代诗人杜耒有诗句道:“寒夜客来茶当酒。”由此可见以茶敬客之风自唐宋以来就形成了。

  茶之高雅,被古人总结出“十德”。其中四德是讲以茶修身养性: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性。自宋就形成于佛教寺院中的“茶宴”,品饮者大都是寺中僧侣。茶德使这些僧侣集中心思,边品茗边谈论佛经,在自家佛门师徒间形成一种很严肃的礼仪。武夷山慧苑寺,是武夷岩茶的加工场所,也是武夷山制作佛茶的最早作坊之一。慧苑寺有一对茶联,堪称佛门茶礼仪的经典:“客至莫嫌茶当酒,山居偏与竹为邻”。而作为武夷山唐朝就有的佛教传灯圣地瑞岩寺,更留下了茶与佛事的佳话。世界文化遗产地武夷山自唐朝以来佛教才有青灯传世,具有独特岩韵的武夷山茶,也被瑞岩寺僧人看中,武夷岩茶从此成了佛门法事的必需品。

  武夷岩茶早已闻名佛界。但是,瑞岩寺所产的云门竹筒茶,却鲜为人知。瑞岩寺座落在武夷山北面的吴屯乡,四周群峰环绕,山岚氤氲,云雾不绝,寺院清幽。就在寺院周边山上,僧人们从武夷山山北移栽了一种较为独特的岩茶,这种岩茶通过僧人们精心管理,长得十分茂盛。当时寺里的住持叫翁藻光(844年—928年),出家前是吴屯人,他幼年喜欢在寒冬季节里扣冰洗浴,出家后,人称他为“扣冰和尚”。

  翁藻光年轻时曾南下云游,他信奉云门宗。云门宗为中国佛教五大禅宗之一。五代时文偃创立,因文偃曾住广东韶州云门山光泰禅院,故名。云门宗认为万事万物皆体现“真如”,皆有佛性,其说教方式是“云门三句”,是说佛性普遍万有,真理不可“名说”,应随机教化学人。唐广明元年(880年)彭王当捐募巨金建瑞岩寺于吴屯的吴边山下,请翁藻光担任住持。翁藻光竭力弘扬云门禅宗,据说文偃宗师曾来过瑞岩寺,见扣冰精心伺弄着那些野生茶丛,文偃认为那些翠绿茶丛乃为佛界“灵物”,就指点扣冰和尚如何采摘和窨制这些野茶的方法。扣冰得云门禅宗大师点化,并按云门大师所说的去如法炮制,将野茶采来后,萎凋缩水,虚火旺炒,然后引入道教理论,遵循太极图案中“阴阳鱼”的走势进行搓揉,烘焙。再砍来纤纤玉竹,取其一节,将茶叶塞入压紧,以蜡烛泥紧密封存。

  每逢庙会或迎贵客时欲饮用时,将竹筒封口的蜡烛泥去除,剔净表层茶叶,掏出筒中净茶少许,先在佛祖香案供着,让佛祖享用后再置入沸水中煮。滤其茶汤啜之。此茶有玉竹之甘香、野茶之馥郁,消积健胃,解渴生津,涤心去浊,醒脑明神。扣冰及弟子也在品茗中悟出禅门精神,取其名为“云门竹筒茶”。当地百姓偶有小恙,便到寺中寻求佛方,扣冰和尚常将云门竹筒茶送给来求医问药的百姓,具有多方疗效。

  后来扣冰和尚圆寂,他的弟子张氏仍沿用此法制作云门竹筒茶。每年的庙会活动或行醮斋礼仪时,都要用到大量的云门竹筒茶。后来,云门竹筒茶发展到武夷山周边庙会的专用茶,佛教色彩更加浓厚。至于如何制作云门竹筒茶的工序与技法,如今在吴屯《张氏家谱》中亦有记载。由于云门竹筒茶产量不多,加上工艺独特,显得弥足珍贵。2000年7月,武夷山举办“凯捷杯”茶王赛,瑞岩寺云门竹筒茶的传人张旺,也带上这一佛门茶品,展示了云门竹筒茶的独特风格,云门竹筒茶吸引了一些港澳茶商茶客,就连老外们也青睐武夷佛门的特色茶,品尝云门竹筒茶后,当场向张旺认购了不少云门竹筒茶。堪称武夷一绝的佛门茶,从此扬名海内外。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