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杂谈 养生误区 食疗养生 瑜伽 有氧运动 太极拳 其他运动

太极揉球让你精气神合一

太极拳 | 作者: [投稿]

  太极球是根据阴阳八卦和经络学说而创编的。它把武术、气功与健身融为一体,讲究以练精、气、神为本,人球合一。太极球流派很多,功法各异。根据不同的练功要求,球的大小和质量及运动方式差别很大。

  1.按太极球重量划分为:轻质球 中球 重球

  2.按太极球材质划分为:木质太极球 特殊材质太极球

  其中,木质太极球较为普遍,但是重量控制只能依靠改变体积,而特殊材质太极球可以通过改变密度控制质量,即保证体积不变,这样可以满足不同功力的练功需求。

  太极球的基本功:揉球

  揉球时用两手的八卦拿住球直径两端,大拇指柱外这么转叫外转(或正转),大拇指往内这么转叫内转(或反转)。要把球转正。可以在球上做个标记(如气球的球嘴本身就是标记),揉球时,精神集中,集中目力注意标记(第三节的晃头动作除外),使标记始终处于两手中间而不左右偏移,这样能不知不觉地把丹田气和肢体结合起来。

  揉球时怎么练整体性和螺旋劲呢

  第一,要求揉球时不光用手腕动,连肘带肩都跟着动,这样两臂慢慢会形成螺旋动作。如正转时肩往外翻,肘往下沉,手腕往外翻,这是一个大的螺旋,另外还有很多小螺旋。形体要放松,动作要慢,只有这样,你才能体会到这个螺旋劲是怎么从背到肩到肘到腕传过来的。在练坐功的时候揉球,放松之后,连腰两侧的肌肉,骶棘肌,前锯肌、胸大肌、背阔肌等肌肉,都在动。仔细地体会,正转时和反转时肩周围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正转走上面多,反转走下面多。这和解剖学的内容有关。

  第二,要求体会走指一一从小指到拇指、从拇指到小指逐指动,小指或拇指带动一拧,带着掌动。

  第三,要求被动转的这只手掌心往外吐,主动转的那只手掌心往内含。两手要想成为一个整体,必须这么一吐一含地交错转动。也可以先不管臂的旋转,就光转球。把臂稍伸直点,两臂放松,腋窝空虚,转球的幅度大点,但要轻而慢。做这个动作不怕抬肘,只要不耸肩就行。肘往上抬,同时往外张,腋窝就开了,肩井也容易下塌。这样揉球,感觉肩动能带动腰动,背部的肌肉和前面的胸大肌、前锯肌都在动。这是一个整体转动的整劲,要全神贯注地体会它。

  揉球时怎么练轻灵

  第一,转球时掌心的含吐动作要小而细,气就会发生变化。一般气球表面较光滑,和手接触得比较密切,如果手上再有点汗,一动它就响。不能让它响。用意不用力,手要轻,把意念贯得很足。放松着转,像小孩玩球一样。注意手在接触球时的感受,手和球的接触面要小,不要挤它,只轻轻碰那么一点。过去讲,用气催着球转。用竟不用力,意念一动,球就转。开始时,不可能做到用意气催着球转,而是通过意念和手的运动密切结合来实现。练时手用力太大球不容易转,用力太小球也转不了或掉下,所以必须意与力适中才能使球不停的转,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做到用意不用力,而呈现出轻灵。

  第二,太极球真正的活力点就在这个“S”线上,一阴一阳总在“S”线上变化。球里面有无数的“S“线。可你不能想无数个,只能结合自己的动作来想。如,在球体当中,以两掌心之间为直径的平面有无数个,每个平面都有一个“S”线,球里面密密麻麻都是“S”线,你可以先想一横、一竖那两个面上的“S”线。

  第三,揉球一开始用掌心转,以后用指尖转,最后用中指尖转。用中指尖转时,有大拇指辅助就够了,一般食指帮助较少。如果食指伸直不动,其他手指一动,气就从食指尖往外贯。这样转,手指会变得越来越灵括,当然也就为深入练习太极球奠定了基础。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