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戟天 白豆蔻 白术 白头翁 白芷 百合花 百里香 板蓝根 半边莲 半夏 薄荷 北沙参 苍术 车前草 沉香 陈皮 川贝 刺五加 大腹皮 大黄 大枣 丹参 当归 党参 地黄 丁香 冬瓜皮 独活 杜仲 防风 防己 蜂胶 蜂蜜 佛手 茯苓 附子 甘草 干姜 高丽参 葛根 枸杞 桂圆肉 旱莲草 何首乌 荷花 荷叶 黑枣 红参 红糖 红枣

天麻及其作用

天麻 | 作者: [投稿]

\

  天麻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其干燥块茎亦称天麻,是一味常用而较名贵的中药,临床多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等症。天麻过去一直依赖野生资源,20世纪70年代野生变家种成功后,家种天麻成为主要商品来源。

  产地:生产于四川、云南、贵州、湖北、陕西等地。此外,西藏、吉林、辽宁、甘肃、河南亦有分布。

  采集加工:冬春两季擦挖,冬季产者称冬天麻春季产者称春天麻挖出后除去地上茎及附着得菌素,洗净泥土,及时擦去环节上的鳞叶及粗皮,随机用清水或白矾水微浸,以防变黑,再蒸透,取出晾干或烘干。在烘干过程中,天麻受热膨胀,可用竹针刺破压扁,以防空泡。

  性状鉴别:块茎长椭圆形,略扁,皱缩而弯曲,大小不一,长5~15厘米,宽2~7厘米,厚0.3~2厘米。表面有黄白色或淡棕色,半透明,上端有茎痕,或红黄色的芽,习称呼鹦哥嘴或红小辫下端有圆盘状的凹脐。全体多纵沟,并有擦落鳞叶形成的节状环纹。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平坦,角质状,淡黄白色或淡棕色。未蒸透者中间略有白碴,有时显裂隙。气微,味甘,微辛。春麻与冬麻两者性状类似,唯冬麻肥厚呈油浸色,半透明,皮面光滑,皱纹较少,偶有鹦哥嘴但较短,坚实沉重,不易折断,断面明亮,如蜡状平坦。以体大,肥厚,色黄白,质坚实,断面明亮,无空心者为佳。习惯认为冬麻优于春麻。

  主要成分:含香草醇,香草醛、甙类、粘液质和微量氧生素A类物质。

  功效与作用: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已入药,以云南昭通产者为优。富含天麻素,香荚兰素,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其性辛、温、无毒,有抗癫痫,抗悸厥,抗风湿;镇静,镇痉,镇痛,补虚,平肝息风的功效。功能主治平肝息风止痉。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癫痫抽搐,破伤风。头昏眼花,神经衰弱,风寒湿痹,小儿惊风等症。临床应用证明,对血管性神经性头痛、脑震荡后遗症等有显著疗效。

  临床应用:为治疗眩晕,头痛的要药。其性虽微温,但不偏于发散,也不偏于滋补,在适当配伍下,内风、外风都可治疗。

  1.用于治疗眩晕,尤其肝虚、肝风所致的眩晕,效果较好。前人的经验说,眼虚头旋,虚风内作非天麻不能除。现代应用天麻治疗见证肝虚的高血压、动脉硬化、耳源性眩晕(即美尼尔氏综合症)和一般体弱所致的眩晕,取得一定效果,常配钩藤、菊花灯,方如天麻钩藤饮。痰湿较重者配半夏白术,方如半夏白术天麻汤。至于血虚(如贫血)所致的眩晕,一般以补血为主,不宜多用天麻,以防其温燥之性进步伤阻。必需试用时,只能加载补血剂内,酌情服四、五服便止。

  2.用于治疗头痛,尤其与肝风痰湿有关的偏头痛,效果比较确实,常配地龙、白花蛇、白芷、川芎等加强祛风镇痛作用,方入偏头痛汤。

  3.用于风寒湿痹(偏重湿痹)肢体麻木瘫痪,治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常配秦艽、羌活、牛膝、杜仲等。

  4.用于抽搐,配其他熄风止痉药,如治破伤风配南星、白附子;治流脑、乙脑等传染病引起的脑神经刺激症状,配全蝎,僵蚕等,方入天麻驱风汤。

  使用注意:1.与钩藤比较两者功用大同小异,都能治头痛晕眩,且常同用。其区别是:钩藤甘寒、偏于治因热而生风的头痛晕眩,天麻甘温而燥,偏于治风寒夹有痰湿引起的头痛晕眩;

  2.如无天麻,可酌情选用下列其中一组药物代替:1.白蒺藜加钩藤;2.川芎加羌活、首乌、防风;

  3.土天麻。

  用量:3~9g。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