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戟天 白豆蔻 白术 白头翁 白芷 百合花 百里香 板蓝根 半边莲 半夏 薄荷 北沙参 苍术 车前草 沉香 陈皮 川贝 刺五加 大腹皮 大黄 大枣 丹参 当归 党参 地黄 丁香 冬瓜皮 独活 杜仲 防风 防己 蜂胶 蜂蜜 佛手 茯苓 附子 甘草 干姜 高丽参 葛根 枸杞 桂圆肉 旱莲草 何首乌 荷花 荷叶 黑枣 红参 红糖 红枣

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人参 专家教你冬季进补怎样选人参

人参 | 作者: [投稿]

  随着现代人健康意识的增强,进补成了都市人的时尚,尤其是入冬之后,用人参进补成为很多人的首选方式。面对白参、红参高丽参西洋参党参以及太子参等种类繁多、性能各异的人参,人们究竟该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人参呢?服用时又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中医专家为您一一解答:

  人参——能促进儿童性早熟

  人参有“百草之王”的美誉,临床所用有人工栽培、野生、炮制等多种剂型,功效差别较大。据《本草纲目》介绍,“人参性温,味甘微苦,具有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回阳救逆之功”。

  研究表明,人参可大补元气,可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具有减轻疲劳、降低血糖、抗衰老、抗癌等功效,但人参有促进儿童性早熟之弊端,故儿童不宜选用。

  白参、红参与糖参——同是东北参,功效并不同

  所谓白参,是将栽培六七年之后的东北参挖出,摘去参芦,洗净后直接晒干而成的,因此也称生晒参。该参的药性比较平和,不温不凉,有很好的补气作用。只要是气虚体质者,均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红参的性能就与白参有很大的不同,它是将栽培的东北参蒸熟后烘干或晒干而成的。由于多了一道加工工序,药性偏于温热。虽然也长于补气,但更适合于畏寒肢冷的阳虚体质者。平素口干舌燥,大便秘结的阴虚火旺者不宜服用,不然轻则引起上火,重者导致牙龈出血和鼻出血。

  糖参的加工过程十分有趣,是将新鲜东北参经沸水浸泡后,浸渍在糖汁中,再取出晒干而成的。有了糖汁的“调教”,糖参的药性变得十分平和,健脾益肺的功效显著。只要服用对症,就不会上火。

  党参——糖尿病患者谨慎选用

  翻开中医典籍,可以发现其中有些方剂中“人参”的用量很大,折合成现在的计量单位要达到30多克。一下子服用这么多人参,体质虚弱者恐怕消受不起。“其实,这类方剂中的‘人参’指的是‘党参’。”中医专家介绍道,“这是一种原产于山西省上党县的桔梗科植物,功效与人参类似而效力略弱,故名党参。”

  与人参相比,党参性味甘平,为临床常用之补气药物,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润肺生津作用,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衰弱症。有报道说党参可能有升高血糖的作用,建议糖尿病(中医病名:消渴证)患者谨慎选用。

  太子参——气虚容易感冒儿童可食用

  体质虚弱的儿童进补是棘手的问题。由于处于生长发育期,若服用人参等补药,有可能诱发性早熟。产于江苏一带的石竹科植物太子参就能很好的解决上述矛盾。太子参的外形十分小巧,功效也极为平和。平素气虚容易感冒的儿童以太子参煎汤服用,可显著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由于太子参长于补益脾胃,所以,脾胃虚弱易泄泻的中老年人服用也较为适宜。

  西洋参——大便溏薄、畏寒肢冷等的人不宜服用

  一般公众对西洋参的理解往往停留在“吃西洋参不会上火”的概念上,“其实,这样的观点是不全面的。虽然西洋参和东北参一样属于五加科,但由于生长地不同,‘性能’也与中国人参大不相同。”中医专家说道。

  西洋参性凉味甘微苦,功长补气阴,清虚热,生津止渴。

  医生提醒

  服用参类的注意事项

  1.无论是哪种参,在服用之时都有“通用”的注意事项,如当患有感冒和腹泻等实症时,应立即停止进补,否则就有“闭门留盗”的弊端。

  2.进补的过程中需要随时留意身体状况,一旦出现口干舌燥。面红耳赤乃至牙龈出血的情况,需立即咨询医生作及时处理。同时应避免食用浓茶、海产品等,否则会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避免影响睡眠。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