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戟天 白豆蔻 白术 白头翁 白芷 百合花 百里香 板蓝根 半边莲 半夏 薄荷 北沙参 苍术 车前草 沉香 陈皮 川贝 刺五加 大腹皮 大黄 大枣 丹参 当归 党参 地黄 丁香 冬瓜皮 独活 杜仲 防风 防己 蜂胶 蜂蜜 佛手 茯苓 附子 甘草 干姜 高丽参 葛根 枸杞 桂圆肉 旱莲草 何首乌 荷花 荷叶 黑枣 红参 红糖 红枣

女性养生圣药当归的保健功效

当归 | 作者: [投稿]

  女科圣药

  当归和女人可以说有不解之缘。经过配伍组方,当归对妇女的经、带、胎、产各种疾病都有治疗效果,在治疗妇科病的中医方剂中,有十方九归的说法,也就是说,治疗妇科的方子中,有9个会用到当归。所以中医称当归为女科之圣药。

  当归药性沮,味甘、辛。性温能温养,味甘能补益,味辛能通脉。归肝、心、脾经。中医认为,肝藏血,心主血脉,脾统血,是气血生化之源。所以,当归是中医治疗和血有关疾病的关键药物,也是最适合女性养生的药物之一。

  当归的作用,四个字可以概括,就是李时珍总结的,养血调经。养血、补血可以治疗血虚证,即西医诊断的贫血;调经可以治疗月经不调,以及和月经不调有关的一系列疾病,包括月经不调导致的面色暗淡无华甚至黄褐斑,月经不调导致的不孕症,月经不调导致的头痛等。

  但是大家要注意,当归这味药不是所有月经不调都能治疗,当归所治疗月经不调的特点是月经量少,颜色暗,有块儿,月经延后,或者痛经。而对于月经量多、崩漏、月经出血不止或淋漓不净者,不适合用当归单味药治疗。

  如何用当归养生保健

  那么,当归这味药,养生保健应当怎么用呢?

  我有一个临床验方,即一味当归汤。用当归20克,水煎一大杯,分四次温服.从月经前I周.一直服用到月经第3天,治疗多种与月经不调有关的疾病.主要对以下4种情况疗效好。

  一是经期不准,经量少,有块儿,小腹怕凉。一般吃3个月左右,月经可以逐渐调好,小腹部开始感觉温暖。

  二是治疗由于月经不调导致面色暗淡无华,长黄揭斑。中医认为月经不调可以导致女性全身气血运行不畅.皮肤也不例外,气血运行不畅,皮肤供血不好,当然会面色灰暗。一般服用一味当归汤三个月经周期左右,月经正常了,面色也红润了,但黄褐斑消退的时间要长一些,一般要半年左右。

  三是治疗由于月经不调导致的不孕。中医认为,月经不调是导致不孕症最主要的原因,多数不怀孕的女性都有月经问题,特别是伴有小腹怕凉的感觉。中医认为这是宫寒,子宫里有寒,宫寒也不容易怀孕。我在临床上经常遇到月经不调、宫寒不孕的病人,往往用一味当归汤治疗,大部分都有效,怀了孕,但是服药时间要长一些,一般要半年到一年,每个月经周期都要用。也有快一些的,两个月就怀上宝宝了。

  四是治疗经行头痛。中医把头痛分成很多类别,有风寒头痛、风湿头痛、风热头痛,有肝阳上亢的头痛,有痰湿蒙蔽的头痛,有淤血导致的头痛,有气血不足导致的头痛等。有一种头痛,与月经关系密切,每到月经快来的时候,就开始头痛,有的是血管跳痛,有的是闷痛,有的是偏头痛,有的是后头痛有的是整个头痛,严-a的还有恶心呕吐的现象。等月经痛快了,这个头痛自己就缓解了。中医称这种头痛为经行头痛,主要由于月经不够通畅引起,可以用一味当归汤调理,月经前7夭开始用药,见效很快。如果不是特别严重的,当月就起效。不过大家注意,这个头痛是反复发作的,这个月吃药,可以不痛或痛得轻一些,下个月不吃药,头痛还会再来。如果能坚持连续吃半年,有一部分病人可以彻底治好。但是,很大一部分病人还是会痛.不过会减轻很多。这种

  头痛.不容易彻底治好。

  我之所以喜欢用一味当归汤治疗月经不调,一方面是这味药效果确实很好.另外一方面,这味药用起来会简单一些,每个月不用天天吃,10天就可以了,而且药味不是很大,也不苦,病人容易接受,也容易坚持。坚持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坚持服用,就达不到预期治疗效果,就会半途而废。对于养生保健来讲,坚持就更为重要了。很多人学了一大堆保健知识,哪个都坚持不下来,最后还是达不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