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生 夏季养生 秋季养生 冬季养生

食疗扫除春季忽冷忽热

春季养生 | 作者: [投稿]

  最近天气忽冷忽热,很容易感冒,有时咳嗽拖了老半天都没好。咳嗽本来就是呼吸道正常的防卫反应,当我们吸入异物、过敏原等物质,气管黏膜上的接受体,透过反射系统、达到咳嗽中枢,引发咳嗽的动作,以清除呼吸道内的异物。

  感冒之所以拖着咳嗽没好大都有两个原因:一是直接的刺激例如发炎反应,就是喉咙发炎等,就会咳不停;另一种是间接的,像是有痰卡着或因感冒急性期过后,喉咙仍有伤口在,空气在气管内流通时,会搔痒内部,引起咳嗽反应。此外,吃了辛辣食物、菸、酒等,也会间接刺激而咳嗽。

  中医咳嗽的病因不外有外感内伤两种。内经一段话提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盖肺主气,主开合,司呼,为五脏之华盖,主宣发肃降,以降为和,以宣为贵。若受六淫之邪侵袭,五脏的功能失调,令肺气宣降失司,开合不利而生痰浊,阻塞气道而成咳嗽。所以治疗咳嗽要掌握升降、开合、出纳三个方面,其中的升,开,出是为散;降、 合、纳是为敛。

  治病必求其本,治疗咳嗽如果不分标本缓急,不究因果,但治其肺,是难以收到满意疗效的。如新咳多为外感所致,当以散为主,敛为辅。 久咳多为内伤所致,当以敛为主,散为辅。正确运用宣肺,降气,袪痰等方法。则气道不为阻塞,肺气开合得司,才是咳嗽的治法。

  中药中常见入肺部药有麻黄:性辛温微苦,宣肺透邪,平喘止咳,能缓解支气管之痉挛及舒张支气管而达镇咳的作用。北杏仁:苦而微温,苦能降逆,降肺气而收镇咳的作用。甘草能调和诸药,且有袪痰止咳的作用,另外可随证加入枳壳、苏子、莱菔子等行气之品。知母、黄岑、川贝、栝萋仁等清热袪痰之品。陈皮、葶苈等理气化痰之品。天冬麦冬桔梗沙参等养阴润燥,生津利痰之品。白术半夏茯苓、浙贝等健运脾胃,理湿袪痰之品。

  在此,提供一帖保养肺部食疗方,让民众参考:

  【百合木耳汤】

  材料:百合一两、杏仁二钱、玉竹三钱、白木耳五钱、冰糖适量。

  作法:将以上的材料放入锅中,以三碗水煮成一碗,后放入冰糖,待其溶化即可。

  功效:滋肺阴、润肺、生津、止咳,功能与燕窝相同

  适用:用于干咳、咽喉干燥,痰少而粘,或痰中带血丝等,可治燥咳滋养肺阴。若仍有外感症状头痛、发热、痰多黄等则不适合使用。

  另外中医科林琬翎医师也要提醒民众一些咳嗽需注意的观念:

  1. 咳嗽糖浆别乱喝,甜甜的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喝太多,其成份中的可待因(codeine)长期使用会上瘾,最好别自己买来喝,须先向医生咨询。

  2. 超凉喉糖别乱吃太多: 挥发性物质短暂可使喉咙觉得舒服,久了易损伤支管黏膜组织。<br>

  3. 咳嗽达1星期以上应立即就医检查,找出引发咳嗽原因,看是否为肺部或支气管的问题。若小朋友出现习惯性清喉咙的咳嗽,可能是鼻窦炎症状之一,要上医院检查。<br>

  4. 注意背颈部、口鼻的保暖,避免因突然接触到过冷、过热的空气,而引发反应性的咳嗽。另外,少吃辛辣刺激物等易使喉咙受伤的食物也可避免咳嗽。

  当喘咳发作时,也可按摩肺俞、天突、和合谷三个穴位来达到减缓的效果:

  ■ 肺俞:第三、四胸椎旁开1.5寸的位置,为肺之精气输注的处所。

  ■ 天突:在喉结下2寸、胸骨上凹窝的正中间隙,居高位,可宣肺化痰平喘。

  止痛。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