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佛缘:放下担忧,去往净土

净土旨归 | 作者:网络 [投稿]

父亲的佛缘:放下担忧,去往净土

  父亲1927年2月22日生于江苏省南通市河口镇,2011年8月22日寿终于北京,享年85岁。父亲是在佛号声中,在家人的守护下,在自己的卧室里安详而去的。

  念佛团助念24小时后,他身体比生前还要柔软,头顶温热,十分殊胜,由此方知父亲佛缘深厚。

童年在南通老家与佛门结缘

  爸爸此生最后两年时间,我和哥哥轮流回家照顾他,常常听他谈起南通老家的往事。爸爸说,爷爷奶奶学佛,铺桥造路、捐资建庙、帮助和照顾穷苦邻里,一生做好事无数。

  他还说,小时候他们全体兄弟姊妹和堂兄弟姊妹的姓名和生辰都由一个本家伯伯带给了印光法师,印光法师给他们每个人起了法名,爸爸还想起来印光法师给他起的法名叫“德明”。

  第一次听到这件事,真是出乎意料,一直以来都认为我们这一辈才是家族中最早接触佛法的,原来父辈们从小就皈依佛门了。

  有段时间,家里播放一些临终助念的光盘,家人也常常分享和探讨那些助念故事。爸爸先是默不作声,之后说他小时候也参加过一次助念,还说那时在南通老家,老人们去世前后都要助念。

  他说那是为他的堂奶奶助念,她去世前,很多本家亲友都去了,大家轮流跪着念“阿弥陀佛”,送她往生西方净土

  在之后的日子里,爸爸多次提起那场助念,还说他的好几个堂兄弟也都参加了,爸爸说:“我们助念了一整夜呢!”他还说,他看着堂奶奶从比较正常的呼吸变成了呼吸越来越慢,后来进气越来越少,出气越来越长,直到最后一口气完全没有了。

  停止呼吸后,他们又助念了一整夜,直至天亮。讲时他还学了一下老奶奶的呼吸,绘声绘色的描述让我仿佛也进入到了七十年前的助念现场。爸爸头一次讲得这么细致,回忆这段往事时,他半眯着眼睛,面带微笑,表情宁静祥和。

  我从没有参加过助念,所以在一旁听得惊心动魄、紧张不已。

  后来听说,因为印光法师的号召和影响,当时南通盛行家中念佛和庙里打佛七。背着枪的日本士兵一到住户家门口,看见人家在念佛,看看后转身就走,不敢进门,印光法师的这个方法保护了很多当地百姓。

  印光法师在历史上被传是大势至菩萨再来,而南通的狼山是大势至菩萨的道场,因此印光法师与南通有着特别的缘分,他一生多次到南通狼山,其中好几次是我爷爷接待的。

  南通家中有爷爷和印光法师俩人的合影,我二姑曾见过这张照片,可惜后来找不到了。

家人各显其能,劝父学佛

  妈妈认为夕阳将落的晚年是总结人生的时刻,是探讨和思考的关键时刻,探索无尽头,生命亦无尽头。妈妈经常拉着爸爸一起看光盘,探讨人从何处来,又到何处去;探讨念佛和佛经中关于西方净土的描述。

  妈妈对爸爸表示她将来一定要去西方净土,如果爸爸不去,那么他们夫妇二人就得“分道扬镳”了。爸爸听了“分道扬镳”这个词吓了一跳,说:“真有(西方净土)吗?”

  妈妈回答说:“我姥姥就是预知时至,打坐念佛走的,我相信西方净土是真的。”

  哥哥用了儿子特有的方式劝父念佛,例如临出门前说:“爸,您担心我开车不安全就念几声佛吧!不念我就不走!”,或者,“您希望孩子身体健康就念几声佛!”又,“您希望孩子家庭幸福就再念几声佛吧!”

  爸爸常常心系国家和国际的大事,哥哥就说:“您为了国泰民安念几声佛吧!”,或者“您再为世界和平念几声佛吧!”等等。

  我看到一本《龙舒净土文》文言白话对照本,里面多处谈到生死问题,就经常念给爸爸听。作为女儿与爸爸谈生死问题,我内心很不忍,但一想到再不说就来不及了,所以就狠心咬牙坚持着。爸爸好像并不反感。

  每次我念过、讲过之后,就会问爸爸:“您说他讲得有道理吗?”本以为爸爸会不表态,但每次他都认真地说:“有道理!”

  我还常常开玩笑地对爸爸说:“我今天的讲演到此结束,请专家评委打分!提意见和建议!”爸爸也常常笑着说:“打90分!”

  我接着追问:“还要提意见和建议、提问题,我来补充讲啊!”爸爸不再答话,开始闭目养神,他疲劳了。

  《龙舒净土文》有几段是爸爸最喜欢的段落:“人骤闻净土之景象,多不信之,无足怪也。盖拘于目前所见,遂谓目前所不见者亦如此而已,世间中人以上者,犹不肯妄语,以丧其行止,况佛乎,”(《净土起信三》)我爸爸一生从不妄语,听了这段话,频频点头。

  “譬如人入大城中,必先觅安下处,却出干事,抵暮昏黑,则有投宿之地。先觅安下处者,修净土之谓也。抵暮昏黑者,大限到来之谓也。有投宿之地者,生莲华中不落恶趣之谓也。

  又如春月远行,先须备雨具,骤雨忽至,则无淋漓狼狈之患。先备雨具者,修净土之谓也。骤雨忽至者,大命将尽之谓也。无淋漓狼狈之患者,不至沉沦恶趣受诸苦恼之谓也。

  且先觅安下处者,不害其干事。先备雨具者,不害其行远途。是修净土者,皆不妨一切世务,人何为而不修乎?”(《普劝修持五》)

  现在想来,爸爸喜欢这段话,是因为既适合他自己有备无患的一贯思想,也适合他的儿女。因为爸爸总是担心我们从事传统文化工作后,不管家庭事业了,跑偏差了,这段话也是提醒我们如何处理世间法和出世间法。

  也给爸爸念过《龙舒净土文》和《净土圣贤录》里面一些历史人物往生西方净土的传记介绍,表面上看爸爸只是听着不表态,但我感到了他在深思。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