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谈处世

佛学常识 | 作者:星云大师 [投稿]

谈时间

  如何利用时空

  行善要趁早,求法要及时,我请问大家:你们在这短暂的人生时空中,是怎么样生活下来的呢?有没有把握时间行善求法?有没有利用空间自利利人?

  佛经里有个譬喻。有个国王身边经常有左右两大臣,国王喜欢左边的大臣,不喜欢右边的大臣。右边的大臣觉得奇怪,不明白自己何以失宠,只好密切注意对方的一举一动。不久,他发现自己不受宠幸的原因了。原来每次国王一吐痰,那个受宠的大臣就立刻伸脚去替国王把痰擦掉,藉此赢得了国王的欢心。这个大臣恍然大悟,立刻如法炮制,可是每次都慢了一步,赶不上对方的时间,一直争取不到替国王擦痰的机会。

  后来他想到一个捷足先登的办法,下定决心非抢到先机不可,就在下一次国王要吐痰的时候,他看准了时间空间,飞起一脚踹上国王的嘴巴替他擦痰……这下可好,不但把国王的门牙都擦掉了,还擦得国王满嘴都是血,也终于抢先一步把国王的恩宠完全擦掉了。

  贪爱愚痴的人,永远不懂得利用时空,甚至错过了时空,只有懂得利他利众的人,才能把握无限时空。

  有一个日本大官问泽安禅师如何处理时间:“唉,我这个官做得真没有意思,天天都要受恭维,那些恭维话听来听去都一样,实在无聊。我不但不喜欢听,简直有度日如年的感觉,真不知这些时间该怎么打发才好?”

  禅师笑笑,只送给他八个字:“此日不复,寸阴尺宝。”意思是说:光阴逝去就不再回来了,一寸光阴一尺璧,要懂得珍惜啊。

  现在大家讲“节约”,只知道用东西要节约,用钱要节约,不知道时间要节约,感情也要节约,欲望要节约,生命更要节约……一切心念和行事都要适当节制,不可以放纵泛滥,才是懂得利用时空的人。

  人生三间

  在人间的生活当中,“三间”是最重要的。“三间”如果处理得好,幸福安乐;处理不好,烦恼无边。

  所谓“三间”是——

  第一是时间。守时的人生非常重要,对于约定的时间要遵守,所以有“限时专送”、“限时完成”、“限时履约”。时间对吾人非常的重要,从小我们都读过:“日历日历,挂在墙壁;一天撕去一页,我心多么着急。”因为人生一世,有一定的时间,一年复一年,一日复一日,人生几何?怎能不重视时间呢?

  第二是空间。空间对人生非常重要,从小我们就知道要争取一个座位、争取一个床铺,总希望能有多一点的“空间”。及至进入社会,争土地、争房屋,也是希望自己多拥有一些“空间”。多少人为了争“空间”而闹上法庭;路边经常可见一些交通事故的现场,有人在争执,也是为了“空间”在计较。甚至国与国之间,为了领土空间而战争,死伤无数。虽然是宇宙宽广,夜眠不过八尺,但是谁愿意放弃“空间”呢?

  第三是人间。也就是人与人之间。人我之间如果关系良好,相助相成,这是很大的福分;如果相嫉相斥,则痛苦不堪。

  人我之间,重要的是相互尊重、包容、谅解、帮助,如果有一方不能体谅另一方,则人我之间必然会发生问题。相爱的夫妻闹婚变,就是不善于处理“人间”;多年的朋友反目成仇,他们的“人间”必然有了问题。所以,人我之间如果不能恰如其分,不能合乎情理,就会产生烦恼。

  其实,每一个人都只是世间的一半,甚至是三分之一;“我”以外还有一个“你”,你以外还有一个“他”,你我他之外,还有周遭接触的各种人等,所以人与人之间,是一个多么难处理的问题啊!

  人生三间,对于时间的流转,除了自己遵守时间以外,由不得我来掌控。至于空间的运用,各有各的据点,每一寸空间都有它的主人,我们不能不以合法来拥有。只有人我之间,端视我的智慧、本领、福德因缘;我应该把多少给予人间,才能和谐人间?如果我能圆融人我之间,人间就会回报我以安乐。

  所以,人生三间,我应该如何游走呢?就看吾人的智慧与修养了。

  忙的类型

  根据美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经营者所做的分析显示,“忙”的类型有下列数种,可做为自省的参考:

  一、喜欢指挥型:这种人什么事情都要管,就结果而言,是处处在妨碍别人工作。

  二、喜欢开会型:什么芝麻绿豆的小事都要开会,不仅浪费时间,也没有时效。

  三、梦想型:满脑子只有“明天来做什么”的空想,而没有一点实行能力。

  四、爱管闲事型:什么事都要插手,但不知其他的人,其工作效率会受到影响。

  五、图表型:只知道天天忙着做统计图表,不知活用所得到的资料。

  六、堆积如山型:视文件堆积如山为乐的人,这样的人唯有如此才能心安理得,实际上不见得真正在做事。

  七、天才型:本身对工作熟悉度确实较别人为甚,只是因此喜欢教导别人,结果反而疏忽自己工作。

  八、门户开放型:以广泛听取属下意见为最大乐事,连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也要管。

  我很欢喜徒众“忙”,也很鼓励徒众“忙”,从忙中可以学习,从忙中可以收获,从忙中可以增长见识,从忙中不会有烦恼。问题是要“知所以忙”,不要犯了以上任何一项。生命诚可贵,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事情上。

  说忙说闲,不过是事相上的对待,若能理事圆融,则虽忙犹闲。有一首偈语如是说:

  “闲到心头便是闲,心闲方可话山居;

  山中剩有闲生活,心不闲时居更难。”

  真正的闲,是心头上超然物外的闲。若心中无所住着,不计较人我得失,就能安住于清闲的生活中,而不被生活所羁绊,就可以做到能忙能闲、能动能静、能早能晚、能饱能饿、能进能退、能有能无……无所不能。

  珍惜时光

  据报道,有一位心理学家,抽取三千个人做实验,问他们一个简单的问题:“你怎么样过日子?”统计结果发现,三千人之中,有百分之九十四的人只是忍耐今天,等待未来。等待有什么事发生、等待还是幼年的孩子长大自立门户、等待下一年的来临、等待另一个向往已久的旅行、等待亲友死亡、等待明天。

  在我们生活中,确实有不少人,不曾体会过我们只有今天,因昨天已过,明天尚未到来。苟且的心态,滞阻了多少应做而未做的事情。

  尤其在讲究“生涯规划”的现代社会,大家更应该了知“自己”,如何自我定位于一份工作上,而好好发心奉献,不可在漫无目的的“等待”中,把“现在”牺牲掉。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