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如何看待“浴佛”?与佛同在才是浴佛的意义

佛学常识 | 作者:明月法师 [投稿]

明月法师:佛陀如何看待“浴佛”?与佛同在才是浴佛的意义

  四月初八浴佛节,是佛教一个非常重大的节日,因为我们伟大的佛陀在这一天降诞于世,从此,我们有了得闻真理的因缘,也因此我们才有了离苦得乐之法,所以,全世界的佛教徒在这一天都要举行盛大的浴佛仪式来做纪念佛陀的降生。两千多年前,释迦牟尼佛在我们这个世界示现八相成道:降兜率、托胎、出生、出家、成道、降魔、宣讲正法、示现涅槃,佛陀这些所有的示现都在给我们以启示,都需要我们来纪念。

  “浴佛”这一仪式,在东汉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开始进入中国人的生活,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广泛流传。不知大家思考过没有,佛陀需要我们对他进行灌沐吗?什么又是最好的对佛陀纪念的方式呢?

  经典里面记载,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年,四月初八快要到了,很多比丘都在商量,怎么来为佛陀庆祝诞辰,以表达对佛陀的感恩之情。有人提议说,我们来写一首赞颂佛陀的赞美诗吧;有的人说,我们还是为佛陀做一件上等的袈裟作礼物吧;有的人还准备以歌乐来歌颂佛陀……所有的弟子都三一群,五一伙的商量怎么样来庆祝佛诞,因此,就连经行、打坐的时候都漫不经心了。

  佛陀看到这种情况,就在乞食结束后,让阿难尊者召集所有的比丘,佛陀慈悲的问这些弟子们说:你们最近为何心神不宁?是什么影响了你们安宁祥和的心呢?弟子们都默然不答。佛陀便再三询问,可是弟子们都不作答。佛陀便慈悲的说:既然你们不肯说出原因,那便是我教化无方,使你们对我心有恐惧,而不敢直言,因此,我应该自我惩罚,从现在起,我将七天七夜不吃不喝,不离此座。弟子们听到佛陀要自我惩罚,于是就说出了事情的原委。

  佛陀叹了一口气说:你们打算用写颂歌、做袈裟等等这些,来庆祝我的生日,这是不如法的。因为佛慈广大,遍一切处,即便有人听闻到我所教化的一句一偈,这都是我的化身,这怎么能够用外物来赞叹呢?

  真正懂得庄严佛道、赞叹佛法、报答佛恩之人,是能够对佛所说的法起恭敬爱念之心,并将之弘扬;是能够以戒为师,安住正道;是能够发大慈悲心,怜悯一切众生。

  所以,佛陀圣诞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佛不需要我们去为他庆祝诞辰,为他沐浴,而是我们需要佛法,需要佛陀的精神,我们需要自性犹如刚出生的太子佛一样清净无染,我们需要洗涤自己的恶业。佛陀不需要我们,而是我们要与佛陀同在,那么,怎么样才是真正的与佛同在呢?

  那就要做到清净三业,都摄六根。让我们的眼睛不是贪看红尘美色,而是懂得观察众生的疾苦;让我们的耳朵不是贪听巧言妙乐,而是能够倾听需要帮助的声音;让我们的舌根不是贪恋珍馐美味,而是能够宣说佛陀的妙法,救度众生的心灵;让我们的身体不是为了贪图享乐,而是能够力行一切善法;让我们的心意不是为了一己私念,而是能够与佛念念相应,行菩萨道。

  如此尽形寿,阐扬真理,如此献身命,广度有情,我们便体悟了人生的真谛,便找到了生命的价值,与佛同在一起才是浴佛的意义,才是学佛的意义。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原文标题:不能浴佛产生烦恼?佛陀早就给了破解之道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师父来啦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