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发菩提心的功德福报无量无边,但念佛功德福报已经远超出发菩提心,所以念佛法门确实是不可思议!且看《百佛名经》。
1、闻是现在诸佛名号。能受持者。一切魔众于是人所不得其便。一切恶人亦不得便。获得无量无边甚深功德。
2、随所生处具菩萨行。得宿命通颜容端正众相具足。常得亲近供养诸佛。乃至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3、若有闻是诸佛名号。受持读诵恭敬礼拜书写供养展转教他。所得功德无量无边。
4、刀不能伤、毒不能害、火不能烧、不堕于八难中。
5、得见大智金色光,三十二相诸法王,天龙八部常供养,冤家恶人不能害。
6、无量无边无数劫所作功德,不及能发菩提心。如是能发菩提心,不及能持此佛名!!!
7、若有一心受持读诵忆念不忘此佛名者。所生贪欲嗔恚愚痴诸怖畏等即得除灭。未生贪欲嗔恚愚痴诸怖畏者能令不生。
8、诵此佛名故,常得见好梦,恶鬼及恶人,不能得其便,是故此佛名,能救护世间。
9、一切天乐神,夜叉鸠槃荼,罗刹诸鬼神,不能起障碍,于此百佛名,常能念持者,一切诸魔事,不能得其便。
昼夜三时,各诵1遍:
经云“初夜诵一遍,思念佛而眠;中夜诵一遍,后夜亦复然;如是昼三时,于初中后分,一时诵一遍,精勤不放逸”。
一昼夜为六时,即:昼三时、夜三时。
晨朝、日中、日没,为昼三时,初夜、中夜、后夜,为夜三时。
晨朝,即上午八时顷, 6-10点;日中,为正午十二时顷,10-14点;日没,为下午四时顷; 14-18点
初夜,即午后八时顷, 18-22点;中夜,为子夜十二时顷, 22-2点;后夜,为晨四时顷。2点-6点
敬请常受持读诵以下100诸佛名号,共570字,约2部心经的字数:
南无月光佛南无阿閦佛南无大庄严佛南无多伽罗香佛
南无常照曜佛南无栴檀德佛南无最上佛南无莲花幢佛
南无莲华生佛南无宝聚佛南无阿伽楼香佛南无大精进佛
南无栴檀德佛南无海佛南无巨海佛南无幢德佛
南无梵德佛南无大香佛南无大生佛南无宝辋佛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大施德佛南无大金柱佛南无大念佛
南无言无尽佛南无常散花佛南无大爱佛南无师子香胜佛
南无养德佛南无帝释火炎佛 南无常乐德佛南无师子华德佛
南无寂灭幢佛南无戒王佛南无普德佛南无普德像佛
南无无忧德佛南无优波罗香佛 南无大地佛南无大龙德佛
南无清净王佛南无广念佛南无莲花德佛南无舍花佛
南无龙德佛南无花聚佛南无香象佛南无常观佛
南无正作佛南无善住佛南无尼瞿嚧陀王佛南无无上王佛
南无月德佛南无栴檀林佛南无日藏佛南无德藏佛
南无须弥力佛南无摩尼藏佛南无金刚王佛南无威德佛
南无无坏佛南无善见佛南无精进德佛南无大海佛
南无覆娑罗树佛 南无跋瑳德佛南无佛天佛南无师子幢佛
南无毗头德佛南无无边德佛南无德智佛南无厚德佛
南无花幢佛南无象德佛南无精进德佛南无龙德佛
南无德生佛南无宝聚佛南无德婆瑳子佛南无论义佛
南无普见佛南无宝多罗佛南无普舍佛南无大供养德佛
南无大网佛南无断一切众生疑王佛 南无宝德佛 南无普盖佛
南无大盖佛南无胜德佛南无千供养佛南无宝莲花奋迅佛
南无厚德佛南无智幢佛南无宝月德佛南无尼瞿嚧陀婆瑳王佛
南无常德佛南无普莲花佛南无平等德佛南无龙护救济佛
(发音备注:閦chù,辋wǎng,瞿qú,嚧lú,瑳cuō )
看到有同修因修持佛法,治愈了咽炎,末学也有感而发。
末学从7月28日发愿,七日内读诵《百佛名经》49遍。其实诵这49遍末学大概只用了3天,头两天共读了7遍,之后接着的2、3天有事耽搁,没读。最后2天,都在20遍以上,拼命地把49遍在定的期限内读完了。(末学只要一定期限精进,就会有杂七杂八的事出来耽搁我的时间,然后临近期限时拼命补齐功课。)
8月3日完功,之后便每天临睡前读一遍经,然后“思念佛而眠”,就是把经里的佛名在脑子里过一遍,有时还没过完,就睡着了。
读完49遍经之后这样过了两天的样子,开始是忽然发现自己晚上睡觉不害怕了,也不用开灯了。(那段时间是和家人分房睡。)以前只要是自己一个人睡一间房的话,要开着灯才睡得踏实。记得有一次和母亲在一间房睡,夜里起床上厕所,要故意把母亲碰醒,有其他人醒着我才敢去上厕所。这是从身体变差的这几年里产生的症状---胆小。
经中说:“若有一心受持读诵忆念不忘此佛名者。所生贪欲嗔恚愚痴诸怖畏等即得除灭。未生贪欲嗔恚愚痴诸怖畏者能令不生。”
精进读诵《百佛名经》后,这是一个改变,胆子变大起来了。(从中医角度讲,应该是肾气在恢复,因为肾主恐嘛!)
然后还发现自己年久以来的慢性咽炎好了。以前每天晚上睡觉前要在床头柜放个小垃圾桶和一包纸巾,一晚上要吐1、20次痰,用纸巾包好丢垃圾桶。其实也算不上是痰,就是老觉得喉咙里有东西想吐出来,吐了感觉还有,吞也吞不掉,吐出来的往往就跟口水一样的。那种感觉很折磨人,特别是晚上,因为这种感觉导致睡不抻头觉。末学这么多年就是这么熬过来的。也不知这一天天是怎么过来的,有时想想,就跟人生一样,温水煮青蛙,不是急得要命的,都懒得治。
现在10多天过去了,上面说的麻烦事没有了,晚上除了上厕所,不会再因为要吐痰醒来1、20次。这正应了经中所说:“十方世界大法-王 能拔众生烦恼刺 譬如药树除众病。”
末学也曾多次精进修持其他法门,虽也有法喜充满的感应,但身体方面的改善这还是最明显的第一次。末学觉得个人因缘不同,因人而异吧。
除了上面所说的两点改善外,另外有一个更让末学欢喜的事是,末学前几日开始精进拜佛了。以前很少拜佛,除了每次读经之前的仪轨里的礼拜和有几天拜占察忏外,几乎不拜佛。但在8月9日,末学竟发愿精进拜佛,同时那天还发愿精进放生,连放了3天。因为还有其他诵经念咒的定课,觉得每天还要放生实在有些辛苦,遂改
为去菜市买菜的日子顺便放生,也就是3、4天一放。
精进修行完全没有刻意和勉强,感觉就像是水到渠成而该去做的事。末学在想,这应该是一种机缘,让末学对念佛法门生起真正的信愿了,念十方现在诸佛令末学消去了一些业障,才得以能够精进拜佛。以前不是不想精进拜佛,是感觉没有动力,行动不起来,其实就是业障太重。
念一声阿弥陀佛,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地藏经》云:“但念得一佛名号。功德无量。何况多名。”
《百佛名经》在几部佛名经里算是很短的一部经,末学现在读一遍大概8分钟。(注:如果只诵佛名号,才500多个字,约2遍心经的数量)
愿有缘同修也能精进修持这部经。
南无阿弥陀佛
百佛名经一卷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天王。四天大王。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无量百千大众。前后围绕。恭敬供养尊重赞叹。尔时世尊。为诸大众宣说妙法。时尊者舍利弗。即从坐起整理衣服。右膝着地合十指掌。而白佛言。唯愿世尊。演说十方现在世界诸佛名号。所以者何。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现在诸佛名者。生大功德。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得不退转。亦当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汝今为欲利益安乐诸大众故。覆护怜愍诸众生故。令诸众生所求满故。欲令一切生欢喜故。亦为未来诸菩萨等增善根故。善哉善哉。生善觉观作如是问。如是问者皆是如来威神之力。舍利弗。汝今谛听。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现在诸佛名号。能受持者。一切魔众于是人所不得其便。一切恶人亦不得便。获得无量无边甚深功德。随所生处具菩萨行。得宿命通颜容端正众相具足。常得亲近供养诸佛。乃至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舍利弗。若有闻是诸佛名号。受持读诵恭敬礼拜书写供养展转教他。所得功德无量无边。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若能持此佛名者 此人不为刀所伤
毒不能害火不烧 亦不堕于八难中
得见大智金色光 三十二相诸法王
既得见于诸佛已 无量供养彼诸佛
其目不盲不赤黄 身不伛曲不一眼
得那罗延大力身 受持佛名报如是
常得天龙及夜叉 乾闼婆等所供养
怨家恶人不能害 受持佛名报如是
汝今谛听舍利弗 如我所说微妙语
若有闻此佛名者 则得近于菩提道
是故汝今至心听 十方世界大法王
能拔众生烦恼刺 譬如药树除众病
愚痴盲瞑凡夫等 施与菩萨智慧眼
又如行施胜菩萨 无量千亿恒沙界
于中悉满阎浮金 昼夜六时无休息
施与大悲大导师 又以栴檀满百刹
幡盖衣服如恒沙 无量千万亿劫中
一心而以用布施 复于一佛国土中
满中建立诸佛塔 于十劫中而供养
如恒河沙等诸佛 又造高塔如须弥
其塔悉以七宝成 如是遍满十千刹
其数三十有六亿 以赤栴檀及真珠
造作伞盖供养具 一一伞盖能遍覆
百佛世界等诸国 真珠旒苏齐佛刹
其数犹如恒河沙 于空复造金伞盖
其数亦如恒河沙 色如紫磨真金像
各各遍照三千界 一一塔中设供养
无量无边无数劫 如上所作诸功德
不及能发菩提心 如是能发菩提心
住不放逸清净戒 不及能持此佛名
如是能持此佛名 又能怜愍诸众生
所在诸方广流布 教令受持佛名者
彼于一切众生中 为作福田犹如来
尔时佛告舍利弗。若有一心受持读诵忆念不忘此佛名者。所生贪欲嗔恚愚痴诸怖畏等即得除灭。未生贪欲嗔恚愚痴诸怖畏者能令不生。尔时世尊。即说佛名。
南无月光佛 南无阿閦佛 南无大庄严佛 南无多伽罗香佛 南无常照曜佛 南无栴檀德佛 南无最上佛 南无莲花幢佛 南无莲华生佛 南无宝聚佛 南无阿伽楼香佛 南无大精进佛 南无栴檀德佛 南无海佛 南无巨海佛 南无幢德佛 南无梵德佛 南无大香佛 南无大生佛 南无宝辋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大施德佛 南无大金柱佛 南无大念佛 南无言无尽佛 南无常散花佛 南无大爱佛 南无师子香胜佛 南无养德佛 南无帝释火炎佛 南无常乐德佛 南无师子华德佛 南无寂灭幢佛 南无戒王佛 南无普德佛 南无普德像佛 南无无忧德佛 南无优波罗香佛 南无大地佛 南无大龙德佛 南无清净王佛 南无广念佛 南无莲花德佛 南无舍花佛 南无龙德佛 南无花聚佛 南无香象佛 南无常观佛 南无正作佛 南无善住佛 南无尼瞿嚧陀王佛 南无无上王佛 南无月德佛 南无栴檀林佛 南无日藏佛 南无德藏佛 南无须弥力佛 南无摩尼藏佛 南无金刚王佛 南无威德佛 南无无坏佛 南无善见佛 南无精进德佛 南无大海佛 南无覆娑罗树佛 南无跋瑳德佛 南无佛天佛 南无师子幢佛 南无毗头德佛 南无无边德佛 南无德智佛 南无厚德佛 南无花幢佛 南无象德佛 南无精进德佛 南无龙德佛 南无德生佛 南无宝聚佛 南无德婆瑳子佛 南无论义佛 南无普见佛 南无宝多罗佛 南无普舍佛 南无大供养德佛 南无大网佛 南无断一切众生疑王佛 南无宝德佛 南无普盖佛 南无大盖佛 南无胜德佛 南无千供养佛 南无宝莲花奋迅佛 南无厚德佛 南无智幢佛 南无宝月德佛 南无尼瞿嚧陀婆瑳王佛 南无常德佛 南无普莲花佛 南无平等德佛 南无龙护救济佛。
此诸佛名等 能救护世间
初夜诵一遍 思念佛而眠
中夜诵一遍 后夜亦复然
如是昼三时 于初中后分
一时诵一遍 精勤不放逸
诵此佛名故 常得见好梦
恶鬼及恶人 不能得其便
是故此佛名 能救护世间
一切天乐神 夜叉鸠槃茶
罗刹诸鬼神 不能起障碍
于此百佛名 常能念持者
一切诸魔事 不能得其便
尔时天帝释 三十三天王
整理身衣服 胡跪而合掌
白佛言世尊 我等常卫护
受持佛名者 及四天大王
亦常护于彼 受持佛名者
唯除必定业 不可得救护
一切天人中 无能加恶者
尔时一切智 出大微妙声
八种和雅音 善美众乐闻
普告诸大众 速受此佛名
于十方世界 所在广流布
而作大法施 断除众生疑
大圣释迦文 演说此法时
三百诸比丘 悉得诸漏尽
复有比丘尼 其数有四十
一切漏法尽 逮得阿罗汉
复有优婆塞 其数满五千
住胜欢喜心 获果须陀洹
复有优婆夷 其数千一百
皆远离尘垢 而得法眼净
复有大天王 无量千万众
于法王法中 得清净法眼
如彼恒河沙 分之为三分
菩萨如一分 悉获无生忍
三千大千刹 是时六震动
诸山及高峰 大地皆震吼
于上虚空中 雨诸天妙花
天龙非人等 喜声悉遍满
尔时帝释天 目连离波多
蛇奴劫宾那 摩诃迦旃延
及摩诃迦葉 沤楼频迦葉
乃至那迦葉 富楼弥多罗
善吉不见空 阿难陀跋提
沓婆摩罗子 如是等大众
二万五千人 同声白佛言
释师子法王 我尽精进力
皆悉无有余 以诸神通力
于无量世界 化作无量身
过无量佛刹 常说此佛名
亦如佛所说 尔时佛世尊
为令众见故 示现大神通
现无量亿刹 以佛神通力
见释师子王 处处而遍满
说此修多罗 亦如过去佛
所说无差别 佛告诸大众
我于无量劫 久善修神通
于无上佛法 决定莫生疑
安隐众生故 速说此佛名
令诸众生等 永离生死苦
尔时佛告慧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佛名已。深信清净发菩提心。爱乐受持昼夜精勤。读诵书写广为他说。得无量无边广大功德。得不退转乃至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切众魔不能娆乱。佛说是经已。慧命舍利弗。释梵四王。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等。一切大众闻此法已。皆大欢喜。
佛教团体,最重纪律。受了戒的人,习过威仪,自然动作合礼;普通学人,何能懂得,不免招惹讥笑。特为写出几条通常规矩来,作个参考。(一)入寺,入寺门后,不宜中央直行,进退俱当顺着个人的左臂迤边行走。入殿门里,帽及手杖须自提携,或寄放他室为佳,万不可向佛案及佛座上安放。
一般人不了解佛教所说的「空」,以为佛教所说的「空」是什么都没有的空,这可说是误解了空的真义。宇宙「缘起」的现象是:「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诸法因为因缘的和合而生,因缘的消散而灭,所以其本性为空。即世间上的形形色色,皆由于因缘和合而成,并没有实在的自体,故称为「空」。常人对空的了解,往往止于什么都没有的「顽空」;说到有,则认为是什么都有的「实有」。其实,佛法所说的「有」,是如幻的缘起假有,虽有而不碍其空;佛法所说的「空」,是无实的自性本空,虽空而不碍其有。此即缘起性空的道理。
回向偈一,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回向偈二,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回向偈三,大慈菩萨回向偈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品度众生,威德无穷极。
虽然信仰佛教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其实有很多烧香拜佛的人,他们的动机并不如法。三年前曾经有一位居士对我说,某一个庙门口,有一位老太太手里拿着高香,祈祷佛菩萨说:“观音菩萨呀、佛菩萨呀,我的儿媳妇对我不好,让她早早受到惩罚吧!”这哪里是在学佛呀?明明是害人,太可怕了!这种东西简直是离佛教千里之遥。还有这样说的:“神佛呀,让我赚多少多少钱吧,我拿着多少多少钱来给你烧高香……”这些是要佛菩萨替你出气、合伙做生意。
观音菩萨的六字真言,又叫六字大明神咒——唵嘛呢叭咪吽。此神咒为观音菩萨的心咒,具有多重且深广的意义与功德,普为一般佛教徒所诵持。一说唵嘛呢叭咪吽就是“皈依莲华上之摩尼珠”的意思,为西藏佛教徒向莲华手菩萨祈求未来往生极乐时所唱的咒语。
许愿是佛教发愿思想的一种民间表现形式。在茫茫人海中,个人的力量非常渺小。通过向佛菩萨许愿,祈望得到加持保佑,增强人生信念。多数人许愿,是为亲朋好友的健康平安、工作顺利和儿女的学业有成。这样美好的人生愿望,被一些人错误理解为向佛菩萨贿赂。偏见实在令人无语。
什么是业障?业障,指妨碍修行正果的罪业。谓众生于身、口、意所造作之恶业能蔽障正道,故称业障。业是造作,佛在经上把它区分为三种,身、语、意叫三业。我们身体的动作是身业,包括的范围非常广,肢体动作是业,我们肢体不动作的时候,还在造业,造的什么业?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全文,大慈大悲愍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 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归命礼。(一拜)南无归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诸佛。(一拜)南无归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尊法。(一拜)南无归依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贤圣僧。(一拜)
佛,在佛教里是指佛陀,是释迦牟尼的简称。释迦牟尼是一个平平凡凡的人,他在廿九岁那年舍弃了即将可以继承的王位,出家学道,寻求解脱人生苦恼的方法。六年后,也就是卅五岁的时候,释迦牟尼在尼连禅河旁的菩提树下证得了正觉,正确而透彻地觉悟了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 释迦牟尼同我们一样都是平凡的人,他能够藉修行而悟道,所有千千万万的人类也都可以群起仿效,依照他所垂示的教法修行而证果。他祗是人类无数的先知先觉之一
印良法师,1974年出生于天津市,法号“天几”,字号“印良”,别号“岚山斋主”。天津乐善妙觉院住持,武夷山乐善福安寺住持,现代梵呗佛教音乐人。医易世家世袭祖德,自幼参学儒释道文化,研习禅、律、净、密四宗佛学,垂髫皈依,而立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披剃,太姥山平兴寺律坛得戒。常年历行佛学及传统文化推广,孜孜不倦示德身行。势承如来家业,发愿利乐有情。
在社会上,确实有很多贡高我慢之人。有一点点学问的人,就认为自命不凡。其实学问多了又怎么样呢?徒增分别念而已。有一些人长得漂亮,就目空无人,其实你长得再美,青春都会老去。有些人,有钱有势就盛气凌人,其实这只是今天的努力。有些人哪怕是出家了,也很傲慢
我们人有两个方向可以选择,一个选择向善向上,就是走向光明;一种就是走向堕落。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命是增上的,要往上走。所以我们就要找到一些方法来让我们的生命往上走。佛教把引导我们生命往上走的第一个基础就讲到五戒,五戒是通往人天的护照。如
佛教以人的认识为中心,对世界一切现象分为根、尘、识三大类根,合称十八界,包括能发生认识功能的六根(眼根界、耳根界、鼻根界、舌根界、身根界、意根界),作为认识对象的六境(色尘界、声尘界、香尘界、味尘界、触尘界、法尘界),和由此生起的六识(眼识界、
什么是幽冥菩萨戒?“幽冥菩萨戒”是在世人给过世亲人、祖先、冤亲债主等一切亡者,及孤魂所受持的菩萨戒律。由于他们生前曾造作恶业,现在堕落在恶道中受苦无尽,如果没有阳上亲人代他们超度,并受持菩萨戒律,就会永无出离之期。所以,受持幽冥菩萨戒就是阳上亲
弟子问:顶礼法师!请问法师第七识是什么?把阿弥陀佛名号和第七识绑在一起,是什么意思?一如法师解答:这个问题第七识是末那识,是什么识呢?他是一种我执的根本,就是我们凡夫众生生死的根本就是坚固的我执,但是坚固我执的根本原因就是第七木那识……
最初,梁武帝并不信仰佛教,但是当他登上了王位以后,他就改奉佛教了。当时,他下旨“舍道事佛”,并且要求群臣百官都“返伪就真,舍邪入真”。梁武帝推崇佛教可谓是不遗余力,在他的倡议下,佛教很快就进入了繁盛时期。在南朝时期,全国的寺院、僧尼数量也迅速增加起来,仅建康这个地方,就有五百多座寺院,十多万僧人。
在中国历史上,法显是第一位前往印度巡礼佛迹,求取经律,并且获得了巨大成就的中国僧人。东晋隆安三年(公元399年),他从长安出发,向西前行到达了巴连弗邑,他在这里停留了三年,求得了大量的经律论梵本,包括《萨婆多部律抄》、《摩诃僧只阿毗昙》等,后来,他又将这些经本传到了斯里兰卡。
简单地说,修行就是按照佛法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修正,要反思自己曾经的过错,要修正自己的心、口、意等。佛教修行的方法有很多,但最终的目的都是破邪显正,去妄存真。因为佛教认为,众生遭遇的苦难都来自于贪爱,如果希望能够离苦得乐,就必须对自己的思想和言行进行修正。
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居住在东欧和中亚地区的雅利安人开始从兴都库什山和帕米尔高原入侵恒河流域,占领印度,并且创立了野蛮的种姓制度——婆罗门教。婆罗门教把人分为了四等,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悉答多王子得道成佛后,就动身去寻找侨陈如等五位侍者,他在鹿野苑里为他们开示说法,佛教史上将这称为“初转*轮”。
“我怎么什么都不会”“我怎么什么都做不好”。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焦虑成了人生的关键词。焦虑、不安、压力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总结过去很焦虑,计划未来更焦虑……也许大多数人更多的是抱怨与逃避,而佛陀却早已教给我们,直面问题的智慧与勇气。
“我怎么什么都不会”“我怎么什么都做不好”。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焦虑成了人生的关键词。焦虑、不安、压力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总结过去很焦虑,计划未来更焦虑……也许大多数人更多的是抱怨与逃避,而佛陀却早已教给我们,直面问题的智慧与勇气。
一、口德。得饶人处且饶人:1、直话:可以转个弯说。2、冷冰冰的话:可以加热了说。3、批评人的话:一对一的说,要顾及别人的自尊。二、掌德。赞美别人,学会鼓掌:1、每个人都需要来自他人的掌声。2、为他人喝彩是每个人的责任。3、给别人掌声其实是给自己掌声。
投子大同禅师与嵇山章禅师在室外品茶。大同禅师指着茶杯中倒映的青山绿树、蓝天白云说:“森罗万象,都在里边。”
僧璨禅师召集僧众,向他们宣讲佛法。有一小和尚,名道信,年方14,礼拜完僧璨禅师后问道:“什么是佛心?”禅师反问道:“你如今是什么心?”
道吾禅师带着弟子渐源到一信徒家诵经吊祭超度。渐源敲着棺木问师父:“棺木里的人是生?抑是死?”道吾:“不说生,不说死!”渐源:“为什么不说?”
石巩禅师一天问他的师弟西堂智藏说:“你能不能抓住虚空呢?”智藏回答:“能!”石巩就要智藏示范一下,智藏于是向空中抓了一把。
从前,无德禅师面前来了三位信徒,他们为各自的事情烦恼不已,不知道如何才能使自己快乐。禅师首先问他们:“你们为了什么而活着?”
唐朝江州刺史李渤,问智常禅师道:“佛经上所说的‘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未免失之玄奇了,小小的芥子,怎么可能容纳那么大的一座须弥山呢?过分不懂常识,是在骗人吧?”
一人问禅师:人的一生中哪一天最重要? 禅师不加思索答道:今天。 问:为什么?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